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2月5期   作者:陆勇明
[导读] 新型建造方式的提出为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契机
         摘要:新型建造方式的提出为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契机,强调装配式建筑施工新要求,这对于提高建设效率、促进节能环保以及统一建筑标准有很大帮助。装配式建筑在机械化的应用中有了进一步提高,预制部件的机械化生产和组装,提高了建设效率,降低了施工风险,推动了建筑施工的标准化进程。该文首先介绍了装配式施工的优势,分析了装配式施工存在问题以及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并以此提出了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控制措施,旨在确保装配式施工的有序开展。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应对措施;分析
         前言:建筑业的发展为装配式施工提供了技术和管理基础,但装配式建筑施工仍面临一些质量问题,提高了施工管理的难度。传统建筑模式中采用的是现场浇筑的方式,而装配式建筑在施工现场主要进行预制构件的装配工作,例如梁、柱、板等构件采用工业化、标准化的生产模式,集中生产并统一运输到施工现场。作为施工方,应逐步熟悉装配式施工,培养装配式施工专业人才,采购符合装配式施工要求的机械设备,还应改革管理制度,加强各方沟通,为装配式建筑施工提供有利条件。
         1装配式建筑优势分析
         1)建筑结构设计更加灵活,在满足标准化建设要求的同时突出了多样化和个性化建筑设计需求。2)装配式建筑的能耗水平更低,在保温、抗震、防火及实用性等方面有较好表现。3)能够实现建设标准的统一,可提高建筑整体性能,施工质量易控制。4)由于建筑大多部件采用的预生产方式,现场主要负责装配,且机械化水平高,工程建设效率较高。5)装配式建筑质量控制要点主要在基础施工环节,而主体施工作业难度低且风险易控。
         2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因素
         2.1构配件供应
         专业工厂生产出的结构配件,作为工程材料的主力,在建筑施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的构配件生产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装配式构配件生产工厂规模不足,经验不够,质量难以保证。在运输到施工现场之后,相关人员要对构配件进行科学的放置以及养护,避免因储存不当,而影响建筑的质量。在构配件等材料出工厂前,如果没有进行严格的技术检验,那么不达标的构配件就会流入施工现场,影响整个施工质量。
         2.2施工准备
         各个环节都影响着整个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的质量,而施工准备工作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影响着识别和控制施工工作的质量。在这个阶段,施工方要规划好对质量的检验,增强预见性。构配件堆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施工机械的质量和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都影响着施工的质量。除此之外,为了保证装配式施工能够顺利完成,还需要完备的图纸审核、施工策划以及质量规划方案。
         2.3人员与机械操作
         装配式施工与其他工程最显著的区别就是装配式建筑施工更强调技术,这就必然要求组织管理要与时俱进。在新兴的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人员比例以及工程队所使用的机械配置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环境下如果要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效益,就方法来说,要使熟练工人与做工精良的施工机械有机结合。就具体操作而言,当进行装配式施工时,如果施工人员不按规操作,例如违规运输设备、违规吊装设备以及违规使用灌浆专用设备等,不仅影响施工质量,还会使机械性能大大下降。
         2.4管理协调
         在对构配件进行施工时,要尤其注意关键部位的施工。任何细小的失误都有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施工方应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因此,施工方要做到“三个协调”——与构配件厂协调好构配件的质量。与设计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图纸交底,并对设计变更进行协调。在工程接近尾声时,与业主、市民进行协调,共同验收工程所用构配件,尤其是其搭接部位和灌浆部位。同时,工程的劳务分包各方也应各司其职,促进工程高效有序地完成。值得注意的是,施工方需要设置技术专员,专员接受装配式施工全流程技术培训,在施工时进行同步质量跟踪和进程反馈。

主管方根据专员的反馈进行调整,这种方法可以在积累施工经验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
         3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原则与措施
         3.1质量控制的原则
         3.1.1统筹兼顾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施工方应当重视事前控制,这是保证工程项目质量的必要前提。在施工准备期间,应提前分析可能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并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以控制施工进度和质量。倘若因为事前准备不充分,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就需要花费极大的人力和物力去弥补疏漏,甚至可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施工过程的控制是事中控制关键。与传统的现浇结构施工相比,装配式建筑施工有许多差别。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主要任务是严格控制配件运输、堆放、检验和安装等过程。努力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配备相应的专业设备,重视各工序的检验工作,高质量完成装配式建筑的工作要求,以保证最终的施工质量。及时做好事后总结工作,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改进以后的工作。现阶段,我国刚刚出现装配式建筑,没有成熟的管理、技术人员,也没有充足的数据资料。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应派出具有高水平专业素质的人员时刻对现场的情况进行实时记录,以取得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通过系统的分析施工过程中记录的资料,我们可以较为充分的了解影响施工质量的种种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一套完整的应对方案,进而稳定和提高施工质量水平,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为以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3.1.2内外控制不可偏废
         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因素会对施工质量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施工方与企业其他参与方对于构配件材料和设计变更等不可避免的因素就需要做好充分准备,以合同的方式来约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不失为一个可靠的保证。同时,积极履行自身义务,并及时监督对方履行义务是控制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在由施工方承担全部责任的人员与机械操作方面,应以恰当管理手段为主,加强内部控制。
         3.1.3树立良好的系统观念
         施工企业进行工项目建设并非施工方的一枝独秀。施工方是项目建设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项目的完成需要各个子系统的配合。系统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各子系统是否能有机协作。施工方若想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就必须首先树立系统观念,在完善自身的基础上积极与外界合作,高效有序地达到质量目标。
         3.1.4持续改进原则
         装配式建筑方式在我国尚处于试验阶段,施工的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施工的经验也亟待积累。施工方应在汲取他人经验的同时总结自身施工的不足。对核心工序如构配件的吊搭等进行总结,同时与设计方、监察方就构配件的安装和交底等进行深入交流,注重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
         3.2质量控制措施
         应该结合项目管理中的四种措施,来解决上面的原因可能产生的后果,针对不同的因素,也要有侧重的采取不同的措施。
         4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控制装配式建筑质量,施工方应针对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预测可能造成的结果,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系统的解决方案。施工方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有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以保证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在如今装配式建筑高速发展的阶段,应当不断完善科学、系统的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控制方法,只有有效控制影响建筑质量的因素,才能使装配式建筑的质量不断地发展、提高。
         参考文献
         [1]马乙智.装配式建筑质量控制施工生产要素的识别与分析[J].建设科技,2019(Z1):110-111,124.
         [2]钱家豹.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分析[J].智能城市,2018,4(21):57-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