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投标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叶芳
[导读] 摘要: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做好投标工作非常关键。
        云南建投第十建设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做好投标工作非常关键。但是,在具体的招投标工作中,企业应该高度重视风险分析工作。在遇到风险问题的时候,可以及时有效地做出调整,从而使企业避免损失,获得相应的利润。所以,这就需要建筑企业应该加强对于企业招投标风险合理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认真做好风险分析各个环节的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加有效地规避风险。鉴于此,文章对建筑施工企业投标风险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对策,旨在可以为相关业界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投标风险;对策
        前言
        如今,社会经济日新月异飞速发展,使得建筑业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鉴于此种背景,建筑企业想要促进自身的长远发展,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就应该承接更多的工程业务,这样才能够使企业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下去。但是,对于建筑企业来说,若缺乏合理有效的风险预测和分析,而是贸然地开展企业的投标工作。那么就会容易导致出现经济问题,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在承接工作的过程中,企业在开展投标工作的时候,应该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做好风险分析和预估,对于风险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1建筑施工企业投标风险的类型
        1.1经济风险
        在建筑项目投标阶段,经济风险主要体现在施工方案与计价原则的衔接。一是施工方案不能与工程实际情况有效结合,导致施工方案的价值无法体现,由于管理能力原因或是方案的有效实施性,导致已编制的方案无法实施。将要重新编制方案的,往往无法实现预计的经济效益;二是施工方案的策划未能前瞻性的考虑材料涨跌情况,或是材料的地域性等问题难以采购或是已禁止使用的材料仍然出现在方案中,给日后实际实施带来巨大困难。三是施工方案中非标设计方案未能详尽描述,给计价带来困难。重新核定招标时没有的单价往往会给项目带来严重经济损失。
        在编制商务标的经济风险主要体现在一是由于投标时间紧,不能有效组织人员编制施工图预算,在投标阶段不能合理高效运用投标策略争取利润,而往往由于不能对整个项目经济进行掌控,即使中标,在结算阶段也会很被动。二是由于编制投标文件的预算人员不能对市场行情及价格做充分了解,会给投标决策带来巨大风险。
        1.2市场风险
        一是社会经济带来的风险。受世界经济危机的迫害,我国社会经济出现萧条的状态,加剧了施工企业在建筑工程中出现施工中断的可能,这也为投资单位和承包单位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二是通货膨胀带来的风险。若施工项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旦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物品价格就会较大的变化,无法估量自己的损失。三是外汇带来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发生在国际化合作建设工程中,一旦发生会影响承包单位的后续施工。
        1.3工程量清单缺项风险
        在工程量清单招标过程中,若建筑施工企业在审查工程量清单的过程中,发现其中存在漏项,或是编制的项目与实际工序不吻合的,需及时与业主协商来增补项目或是调整子目,来争取重新确定该项目综合单价的权利。反之未能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漏项,索赔难度较大,会给项目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4合同风险
        投标阶段,施工企业容易忽略合同条款带来的各项风险,如合同中出现的明显不合理要求,难以实现或是按照规范保质保量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完成的进度要求及经详细测算已超出本单位的成本必须涵盖的工作;合同付款条件苛刻,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难以垫资完成的;或是出现明显不平等条约等情况,都要求施工企业有高度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投标单位应组织公司经营部、经济管理中心、法律部门以及工程具体实施部门的相关人员,召开投标前会议,及时沟通,是否可以承揽该项目。目前很多企业只想到尽可能多接工程项目,未能做到长远的考虑与分析,尤其是合同的关键条款未能细细琢磨,导致项目结算阶段争议问题较多或是出现严重亏损。


        2建筑施工企业招投标风险防范对策
        2.1以标书编制为核心,详细考察项目
        首先竞标前,施工单位需要对地方招标细则进行了解,将企业在地方政府的信息备案工作详细了解,需经自身的经营机制进行完善,然后详细调查招标单位征信状况,实际资金情况,并对招标单位以前工程的完成状况进行了解。为后续标书编制做足准备。在标书编制中,要先安排好投标的组织机构和计划,再落实到个人,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然后建筑单位需要为修改标书留有一定的时间。其次,施工企业要派专人亲赴施工项目现场考察,并对内外部条件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合理科学的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在公司内部应通过标前会议,统一意见,决定是放弃或是参与投标,分析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办法。当决定要竞标该项目时,施工企业要结合具体实况修改原来的标书,从而使标书内容和招标文件的契合度提升。
        2.2采用科学方式回避风险
        在工程实际工作中,风险回避可使施工企业的对存在的风险及时发现,并通过分析与把控风险后,运用风险形成因素来规避风险,从而有助于更好的规避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风险。尽管这样的风险回避方法十分常见,且局限性也较为明显:无法从根本上避免风险产生;风险与利益同在,风险回避了同样利益也失去了;在对某个风险回避时,另个风险也可能出现。
        2.3报价失误风险防范对策
        当进行投标的相关工作时,施工单位要熟读招标文件并正确应用合理的报价方式,这样也能够有效规避投标风险,招标文件中评标办法的理解有助于施工单位在对项目报价或是方案编制采取合理的报价集编制方法,这个方法充分满足了招标文件需求,确保得到一个不错的分数。所以,有关人员要针对项目基本内容与招标文件条款综合考察项目,并根据方案合理制定报价,若施工中要应用较为复杂的技术,则需要将报价适当的提高。
        2.4提高对于投标风险的警觉性
        因风险为客观存在的我无法有效避免的,为此,施工企业需要尽量采取措施防止风险扩大和蔓延,工程投标阶段,将自身警觉性进行提升,特别是承包要有高度的警惕性。实际工作中要将准备工作提前做好,预测可能发生的风险并采用良好的应对举措,企业根据风险的出现合理科学的制定解决对策,以最大程度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低。此外,在准备前期工作时需要调查好招标项目相关的信息及对招标文件做到理解透彻,确保投标文件的合理性。最终才能对投标风险进行更好的控制,为企业争创更大经济利益,助力企业健康稳定长期发展。
        结束语
        简言之,做好建筑施工企业的投标风险管理工作,结合当前招投标存在的风险,应该制定出相应的策略。在开展招投标的过程中,企业对于招投标存在的风险因素应该有清楚的认识,同时对于存在风险因素的原因进行认真的分析,阐述相应的风险对策。在具体的工作中,建筑企业应该对于企业自身的招投标风险做到更加科学合理的控制,强化对于风险因素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获得更可观的经济效益,有效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使其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有更好的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马剑.建筑施工企业招投标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11):98–99.
        [2]郭法军,刘希林,李建军.建筑施工企业的招投标风险分析与对策[J].四川水泥,2017(4):250.
        [3]张大伟.建筑施工企业招投标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J].山西建筑,2017,43(11):218–219.
        [4]白占青.建筑施工企业招投标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J].建筑知识,2016,36(6):274.
        [5]吴隆云.建筑施工企业招投标风险分析与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5(52):182–183.
        [6]王雅洁.浅谈建筑施工企业有效控制投标风险的对策与实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23).
        [7]郁蕾.建筑施工企业招投标风险分析与策略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03):3-4.
        [8]陆锡振.建筑施工企业招投标风险分析与对策[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22):8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