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剖析我国城市经济构成可以发现,建筑工程行业在其中的占比十分显著,并且已然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此外,随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也更加迫切,全社会提升了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注度。在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施工期间获得了广泛应用,为了避免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出现技术问题,本文将着重对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
引言:
建筑工程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施工单位采取先进的施工技术参与工程建设,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是其中的关键部分,如果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应用期间把关不严,则容易引发施工质量事故,影响施工单位的市场竞争力,降低技术优势。因此,为了提升施工技术应用水平,加大对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的研究就显得更加重要。
一、 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作用
为了避免工程主体结构出现沉降、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变,通常会在建筑工程中引入后浇带施工技术,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要求。后浇带的设置,可以避免工程结构因外部因素作用,而引发收缩、形变等问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作业要等后浇带施工结束一段时间后进行,并且后浇带的布设区域大多在紧密连接的结构部位,确保彼此连接的结构可以形成相对连续的整体结构。总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后浇带施工水平有直接联系,并且相比于其他施工技术,后浇带施工难度较大,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也更高,必须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开展相关施工作业。
后浇带施工主要是解决沉降差以及降低温度收缩带对工程主体结构形变的影响。通常来说,为了确保建筑工程整体效果满足要求,施工单位会在混凝土浇筑前实施后浇带施工技术,提升施工质量的同时,防止建筑结构中出现安全隐患,最大限度的抵抗建筑结构中存在的温差变形应力以及能够引发沉降的载荷应力,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二、 超长结构后浇带的设计与布置
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主要是为了避免异常沉降或者收缩问题,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满足要求。对于超长结构后浇带来说,其宽度以及间隔距离要满足标准要求,并且为了增强钢筋强度,仅需要将钢筋采取措施固定住即可,无需将钢筋切断。将混凝土浇筑在已敷设好的后浇带两侧,经过一段时间后,对浇筑后的混凝土实施凿毛处理,将标号更高的混凝土浇筑在凿毛区域,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振捣以及维护作业。为了保证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效用可以发挥,要注意采取合适的措施来确保强钢筋的强度满足施工要求。
三、主次梁后浇带的布置
将后浇带布置在主次梁位置,可以有效的改善伸缩缝在主体结构中出现的概率,确保施工可以顺利、安全的进行,同时也可降低后期工程维护费用。此外,在建筑结构中布置后浇带,可以改善建筑的外观质量,地下室结构与建筑主体结构的连接也会更加趋于整体,建筑自身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也会有所增强。但是,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运用,同样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建筑底部结构布置后浇带,通常需要较长的施工周期,并且随着施工时间的增加,出现大量施工垃圾,增加了清理工作的难度。此外,对于地下结构来说,后浇带在布置过程中容易出现中断,增加施工难度。在混凝土浇灌前,施工人员必须要将后浇带两侧彻底清理,并进行凿毛作业,由此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高级混凝土与结构混凝土的等级存在差异,容易导致裂缝在建筑结构中的出现,引发渗水问题。所以,后浇带施工务必要谨慎、规范,避免相关问题在施工期间出现。
四、 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
1、 模板支撑技术
在施工开始前,施工人员要先做好模板的支撑工作,并对后浇带区域进行划定,在该区域完成混凝土的浇灌工作。另外,在设计模板支撑时,设计人员要根据工程要求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固定模板支撑。
2、 钢筋处理技术
在建筑结构中,钢筋负责承载楼梯的作用力,在施工前,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施工人员要对钢筋进行科学处理。钢筋的绑扎作业要指派专人来完成,以免影响后续浇筑作业。此外,在钢筋绑扎作业结束后,质量检查人员要对绑扎后的钢筋进行查验,防止漏绑、错绑问题在施工期间出现,如果发现存在上述问题,则要立即予以整改。最后,施工单位要注意做好后浇带后期维护工作,保证接头可在需要连接时进行灵活调整。
3、混凝土级配与浇筑技术
在实施后浇带施工期间,浇灌作用的混凝土大多是现场搅拌所制成。此外,根据施工规范以及标准要求,施工单位在浇灌时要注意选择等级更高的膨胀混凝土。此外,混凝土的配比要科学,以免因混凝土质量不达标而影响工程质量。在拌制混凝土时,施工人员要控制搅拌的频率,不得出现忽快忽慢的情况,避免局部膨胀问题出现,导致混凝土质量达不到浇灌要求。最后,在振捣混凝土时,施工人员要了解振捣设备的操作流程,实施科学的振捣作业,避免裂缝在混凝土表面出现。
4、施工缝的处理技术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模板、底梁板的拆除可在浇筑完混凝土后一个月进行,拆除作业要依据规范要求来开展,避免后浇带的板底出现损坏问题。在拆除时,如果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要求,则需要将模板、底梁板保留一段时间,以免形变问题在楼体结构中出现。在浇筑前,为了防止后浇带两侧被混凝土损坏,可在后浇带两侧覆盖模板进行保护,只有做足充分的准备工作,方可确保施工可以顺利实施。另外,在浇筑前,同样要对模板的质量进行查验,有助于降低裂缝出现的概率。最后,如果发现裂缝,则可按下列步骤进行处理,即:(1)使用铁钻,钻掉裂缝以外的区域,并进行彻底清理;(2)对裂缝区域重新实施灌浆作业。需注意的是,施工人员务必要泥浆、杂物等清理干净,降低废弃物对于钢筋的腐蚀程度,提升钢筋性能的同时,也可有助于提升建筑结构质量。
五、超长结构 后浇带维护技术
待混凝土浇筑作业结束后,为发挥后浇带的作用,要做好后期维护工作,具体为:(1)施工人员将后浇带施工中产生的废弃物清理干净;(2)采取妥善的措施保护地下室结构外墙的竖向后浇带;(3)将塑料薄膜放置在混凝土表面,避免裂缝在其中出现,同时注意维护时间要满足工程要求;(4)将栅栏放置在后浇带周边,以免施工人员踩踏而导致后浇带遭受破坏。
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关注日益增加,施工单位为提高施工质量,避免建筑结构中出现裂缝、沉降以及形变等问题,需要加大对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的研究,提高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整体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蔡信团.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J].四川水泥,2016,0(12):225-225.
[2]王旭.房建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技术探讨[J].山西建筑,2017,43(29):114-115.
[3]方建锋,傅忠.建筑工程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12):59-60.
[4]王怀恩,张少柱.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技术研究[J].河南科技,2018,0(14):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