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更加倾向于环保型建筑物,低碳建筑设计理念应运而生,这也是实现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为了实现低碳节能的发展目标,需要从建筑设计理念与技术措施上进行改进,将低碳节能的概念融入其中建筑全生命建设过程,进而降低施工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关键词:低碳;环保;建筑技术措施;可持续发展;
前言:
在经济发展的新时期,资源与能源成为了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在低碳环保的建筑理念的指导下,一方面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降低了建设单位的施工成本,同时对周围的生态环境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增强建筑的低碳节能特性,进而为实现建筑低碳节能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1、低碳建筑理念概述
在目前的建筑节能工作中,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能够在减少建筑的资源消耗的同时,对建筑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和废水进行控制,进而对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进行控制,从而保证人们的生活处于绿色健康的环境下。低碳建筑技术就是指通过低碳节能设计的模式来降低建筑能源消耗,营造绿色健康的生存环境。人们对于建筑的基本要求就是保证生活环境的舒适健康,这就要求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前体下,严格控制好室内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的需求,并尽可能地降低建筑消耗。建筑设计存在地域差异,低碳建筑设计的融入,必须因地制宜,需要结合建筑选址地的建筑环境、地形、地貌、地质结构等特点,并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优选出最为合理的能源、资源供应方法。为了实现这一理念,需要从建筑的设计思想、具体结构、施工环节等全过程进行低碳节能设计,从而在整体措施上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提升建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低碳建筑技术的具体应用措施
2.1注重工程环境的考察和整体规划
低碳理念指导下的建筑设计,要求将建筑视为一个整体,在各个方面细化设计,充分考虑各环节的节能环保性能。为了实现低碳节能的目标,必须对施工环境进行详细的考察。首先地质条件要勘测准确,并结合实际的勘测情况明确工艺设计过程,满足质量要求,减少人力物力浪费。通过建筑空间的合理规划设计,能够更好的节省建筑建材的使用,选择低能耗的电气设备,也是控制建筑建材及建筑空间内部能源消耗的主要原则。其次是工程规划要合理。对于工程的整体规划要满足实际需求,进而供需协调的合理配置,比如说工程的整体投资、材料的使用、人员的投入、工作任务分配、机械设备的需求等等,要结合项目特征进行有效配置,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时间节点的设计和任务的分配,保证在按时按质完成施工任务的同时,有效节约资源。最后,对建筑周边的自然环境也要科学掌控,有效利用,根据建筑物周围的气象情况对可再生能源等进行充分利用,例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地热能、废热能等。
2.2合理优化建筑形式
建筑空间的高效利用可以降低总体的面积需求,充分拓展其可以利用的空间以及扩大单位面积土地上建筑工程建设空间,能够减少在建筑过程中材料的使用,实现节地节材的目标。同时从可再生能源的层面出发考虑建筑空间的合理利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建筑空间的合理使用率。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首先需要在结构设计时尽量减少材料的使用和人力、设备等方面的消耗,在保证建筑使用性能的同时,降低其他成本的投入;其次是结构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建筑的绿色健康性能,尽可能兼顾到空气流通顺畅,采光性能好,热能浪费较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合理进行风能和太阳能的使用,实现舒适、绿色、健康、节能、环保的目标;第三是对周围环境进行有效的利用,保证建筑的内部环境与室外环境相协调,避免出现较大的反差,造成能源的浪费;第四是在优化建筑结构时,应保证结构性能的最优性,保证结构的耐用性,控制建筑工程各个环节能耗的控制。
2.3 采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的选择是低碳建筑的基础,只有在保证建筑材料的节能低碳性能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建筑的绿色环保。为了符合低碳建筑设计理念,建筑单位应该选择绿色环保型的建筑材料。这种材料具有对环境污染小、对人体伤害小等特点。另外需要考虑此材料的适用性和经济性,在选择绿色建筑材料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的整体特点和使用要求,对建筑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还需要保证此建筑材料的经济性,在保证低碳的基础下,保证建筑施工整体的经济效益。设计人员根据低碳建筑设计理念对建筑物的内部空间进行了优化,结合建筑的整体特点,使用相应的节能建筑材料和节能技术,从而对建筑的整体结构进行优化,提高建筑资源的整体利用率。具体措施包括:在设计时考虑墙体砌筑过程的低碳节能特性,使用空心砖代替实心砖;其次是要尽量采用节能技术和施工工艺。建筑施工人员不仅要考虑建筑质量是否达标,同时还能够考虑建筑工程生态效益是否也达到相应标准。
2.4建筑保温性能设计
建筑的保温设计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降低成本,提高建筑使用性能。因此保温性能设计是低碳建筑设计的重要部分。在进行墙体设计时,首先应考虑采用节能材料,这对于墙体的构造、墙体颜色的确定等都有非常大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墙体的保温性能,同时减少建筑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具体措施包括:在设计时采用空心砖砌筑,空心砖质量较轻,适用于一些非承重墙体的保温设计;混合保温设计的方式经济效果较好,对保温需求适应性较强。除此之外,在保温设计时要注意内保温系统与外保温系统的差异,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保温系统的安放方式,通常情况下在内部设置保温系统,保温效果较好。比如说在保温施工过程中使用发泡聚苯乙烯、聚氨酯和玻璃棉等,还可以利用空心砌砖、空心粘土砖和粉煤灰混凝土等节能材料来进行墙体砌筑,这些材料能耗小,而且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较低。同时,在建筑保温体系改造中,要特别注意门窗洞口的保温措施。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门窗的尺寸,这样可以减少热能的损失,降低能源的消耗,有利于保温;其次是门窗的材料选择要尽量选择传热系数较低的窗户材料,比如多层玻璃、low-e玻璃等;第三是对门窗设计时要注意缝隙的填充,同时考虑合适的施工工艺,保证窗户气密性。另外,可以根据建筑物的整体特点,栽种相应的植物,以此来构建立体绿化网络体系,并且对建筑物的屋面进行节能设计,通过对建筑物的立体绿化和屋面绿化,能够有效的提升建筑物的整体隔热性能,同时还有利于雨水回用措施的采用,也提升了建筑物的整体美观性。
3、低碳节能建筑的发展趋势
低碳节能建筑在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具有较大的优势,发展前景广阔。由于不同地区建筑物对能源消耗量的程度不同。所以,在进行低碳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结合不同地区的特点,选择合理的能源使用形式,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根据建筑的功能和人们的要求,合理的使用一些新型绿色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能够满足建筑内部的健康舒适要求,并且能够减少建筑的使用成本,加强对大气环境的保护。目前建筑设计中,采用较多的是在建筑中增设利用太阳能的建筑。采用该建筑设计,很好地利用了太阳能来替代其他非再生能源的使用。例如常见的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集热器等。采用这些可再生能源设备,既满足了能源需求,又不影响建筑外观,还能保持与建筑的统一和谐。
4、结语
低碳概念的提出和运用对于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重视低碳技术的使用,将低碳理念进行深入的了解,选择节能减排的低碳发展模式,从建筑设计施工运营全过程来增强低碳节能的效果,营造绿色、健康、节能、环保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李佳,崔乃夫.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节能措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30)
[2]王晋宇.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分析[J].建设科技,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