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探讨向仕全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2月5期   作者:向仕全
[导读] 建筑工程的机电安装的施工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建筑工程的机电安装的施工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多工种、多工序,涵盖面较广,关键环节较严格的过程。只有根据自身施工特点,本着安全高效、优质稳定的原则,并不断改进施工方法、采用新技术才能使得工程质量更优,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使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机电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加强措施
         1 机电安装工程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工艺的更新换代。自动化的机械设备不断地的到普及,在大中型企业和工厂到可以看到自动化设备的身影。由于建筑机电安装工程规模比较,一些大型企业迁移,就需要机电安装工程的来进行,这种规模的工程大约需要花费近半年的时间来实施,对于安装的技术要求较高,这就需要不断地对工程技术进行改进加强质量控制。建筑机电安装的概念较大,具体来说不但涉及范围广,其学科跨度也较大。在民用、公用、工业工程中的电气、采暖、自动化控制系统等设备的安装中都有广泛的运用,另外在涉及到与排水、消防有关的设备安装中,机电安装的施工采用的技术水平都很高。
         2 建筑施工中机电工程技术存在的问题
         2.1 机电工程技术的经济性重视不足
         在建筑施工中,有着直接质量影响的是机电设备的运用,而机电工程技术却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即机电工程技术的水平越高,其的机电设备的运行和性能越高,反之亦然。随着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质量要求的提升,机电工程安装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积极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机电工程安装技术的水平。但是与此同时,忽略了机电工程技术的经济性,导致人力与物力之间发生浪费,过于重视机电工程技术的提升,却忽略了成本的投入,过高的技术成本,使得企业获得的经济效益较少,同时也对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有着很大的影响。
         2.2 机电设备安装操作不规范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对机电设备进行安装与设计,但是由于机电工程施工人员在安装设计环节操作不规范,严重的影响了机电设备的质量以及使用性。在实际的施工作业中,需要机电工程设备按照工程的实际进行设计安装,一旦未按照工程的实际进行机电设备设计安装,就会导致机电设备使用功能不能充分的发挥。即在建筑供水工程中,需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使用功能设计供水工程,如果供水设计不能达到建筑工程实际的需求,则会影响这个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导致整个工程瘫痪。因为机电工程设备的安装必须要按照程序严格的执行安装,不能随意地进行更改,规避由机电设备安装操作不规范所导致的风险。
         2.3 设计不够严密的问题
         经济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人们的生活,同时也给建筑机电工程的安装带来不断的变化,这个变化让机电安装人员要不断调整原有的传统的安装方案,以适应人们新家电的安装。同时,机电设备的种类开始变多,安装人员在机电设备采购上就需要细心以免错误得采购了产品。为了规避这种情况,就需要机电安装人员实现做好详细的设计图纸,在安装之前就进行安装设备的种类、型号和规格的讨论和规定,作为采购的重要依据。
         3 建筑机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要点
         3.1 机电工程相关线路的预埋技术
         众所周知,在建筑工程中,最为重要也是最基础的环节就是土建技术施工环节。为了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机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则需要将几点工程技术和土建技术两者进行结合,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计算中机电设备安装的预埋线区域。使得机电工程中的接线、打洞工作更好的实施。而且还要要求机电工程的施工人员在进行机电设备预埋施工作业时,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规定以及标准进行施工,保证预留线工作的质量。一旦预留线工作出现问题则会为建筑工程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严重者会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将预留线区域标记记号,避免因施工不当影响的预留线工作的质量。


         3.2 主体内铺设电气管线
         建筑工程的主体内需要建设电气管线,因此机电工程技术人员要在墙壁中做好短线定点工作,严格的按照工程设计的要求进行定位工作,将电气管线科学合理的安装至墙壁中,而且要求墙壁内的修建工作未竣工,则不能对电气管线进行施工。对于电气管线的铺设不建议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操作,一旦在砌体时进行电气管线的铺设,则会影响建筑整体的美观性。所以在建筑工程墙体施工后,再利用专业的设备在墙壁内构建合适的浅沟,进而实施电气管线工作,保证了电气管线工作的质量。
         3.3 信息模型技术
         机电工程信息模型就是BIM技术,将该项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机电施工中,可以对工程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将机电施工的数据作为基础内容,构建三维立体模型,从而反映机电施工过程中遇到的真实情况。
         第一,构建建筑信息模型,并且要做好相应的碰撞检查。通常来说,在进行三维管线图设计前,要优化设计方案,进行优化的目的是确保各项参数内容的可行性与真实性,为更好地创建3D仿真模型等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较为严重的碰撞,工作人员通过检查数据和分析,可以优化模型,施工中如果遇到问题,可以通过模型分析的方式,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加快工程的施工进度,提高经济效益。
         第二,做好参数复核工作。建筑工程机电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对管线进行适当调整,调整管线过程中,线路的线头会出现变化,导致管线弯头处发生故障,这将会对工程机电整体施工造成不良影响,降低了操作的准确性,如果利用BIM技术对参数进行复核,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并可以依据数据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设备。
         第三,物资与成本。工程造价也可以通过对BIM技术进行应用来实现,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内容传输到BIM系统中,相应的工程负责人,可以更加直观地对工程施工中涉及的物质、设备等各项内容科学管理,同时也可以通过BIM数系统中的数据,分析出相应的补充时间等各项内容,实现对工程成本的合理控制。
         3.4 机电综合管线深化技术
         综合管线创新技术在机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要在做到以下几项内容:
         (1)做好平面定位。依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预先布置管线,对管线的尺寸、材料、形状、价格等各内容加以确定,为施工顺利开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2)布置标高。综合管线施工时,第一,要布置管线。在该过程中,应当优先布置那些大管和不翻弯管,这些管线在具体施工中,对于操作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较大的空间加以保证。因此,必要严格地依据相应的参考标准施工,针对可以避让的施工作业,应当依据情况,适当避让,避免对工程的整体施工造成不良影响。第二,交叉翻弯。机电综管线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相应的设计工作,针对管线布置施工该问题,不得出现交叉,如果施工时出现了交叉情况,要确保施工符合机电的具体要求,并且应当在造价合理范围内,进行避让。例如,小型管道避让大型管道;有压管道避让无压管道等。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确定了管线布置的设计方案后,施工必要严格的依据设计方案进行,最大程度减少施工中各种管线交叉现象,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要依据施工情况和施工资源的具体分配状况,对施工工序进行合理安排,在保证施工质量能够达到要求的基础上,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
         结语
         总而言之,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并不是一项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工作,必须要从多方面、多环节着手进行,也唯有如此,才能有效提高机电安装的施工技术,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袁尽珂.谈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J].科技与创新,2017(11).
         [2]岳井亮.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探析[J].江西建材,2017,10:63+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