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是作为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其施工质量不仅影响到人们的住房安全和生活水平,同时也会关系到一座城市的对外形象及其吸引力。如今,我国在建筑工程方面已取得较为显著的成就,但在施工技术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难以保证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这时就需要应用预应力技术进行建设,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而且还能保证人们的住房安全。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应力框架梁;技术应用
引言:现阶段,我国越来越重视关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相应的建筑工程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人们对大空间需求的增加,在多梁少柱结构的应用下,预应力框架梁技术随之到了推广和普及。相比于传统施工技术,预应力技术的起步时间较晚,但由于其具备较强的适应性,而受到广泛的应用。鉴于此,本文针对预应力框架梁就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
1.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原理与优势
为了优化建筑结构受力体系,在应用预应力技术时,首先对建筑结构预先施加的压力是预应力,目的是让结构能够全部或部分抵消荷载应力,从而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承重能力,对结构施加了预应力后,构件在日后的应用中受到外力的不良影响会降低,能够有效的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在施工中采用预应力技术不仅能够给提高结构的机械性能,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工程的建设效果,充分发挥出预应力技术的作用。
2.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的应用
2.1在混凝土构件中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构件是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预应力技术应用的核心构件之一。而建筑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构件的质量,因此,工作人员一定要重视对混凝土构件质量的检测。在采用预应力技术时,通过预应力筋的张拉事先对构件施加一定的压应力,进而在使用过程抵消因自身上部结构和外载作用而产生的拉应力,以此优化建筑结构受力体系,提升构件承载能力和整体质量。
2.2在下料处理工艺中的应用
在建筑建筑预应力框架梁施工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施工工序之一就是下料处理工艺。其主要包括了固定预应力筋、粘结段及粘结段粘结力三个内容。关于固定预应力筋方面,工作人员一定要确保粘结部分的牢固性,落实好锚垫板及孔道的灌浆处理工作;而对于粘结段的处理,工作人员要先保证钢绞线处理干净,清洗掉钢绞线上的油脂物质。粘结段粘结力的工作内容较为繁琐,工作人员要在穿束工作中融入钢绞线自身的重力,且结合拉伸力对钢绞线的影响进行考虑。
2.3在压降施工工艺中的应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固性,在施工中要先对框架梁进行局部的粘贴加固,避免施量出现缺少或多余的情况。除此之外,建设中工程的实际预应力筋伸长量及张拉应力也要结合设计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降低预应力钢筋出现断丝的概率,如果出现此类情况,施工人员就要立即进行更换,同时对钢筋开展防锈工作。工程施工人员一定要重视对预应力孔道的清洁、处理工作,确保预应力管孔的密封性,防止管孔出现堵塞情况,影响到后续的正常使用。对混凝土开展振捣工作时,施工人员一定要严格把控好振捣的时间及速率,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增强工程的建设质量。其次,完成了混凝土的浇筑后,工作人员要落实好孔道排气孔管口的清洗工作,同时还要对管口进行密封。施工人员要重视关于预应力筋的保护工作,在施工中要保护好预应力筋,避免预应力筋的表皮遭到损坏,保证预应力筋能够正常使用。在施工中要严格根据标准来把控水灰比及添加剂用量,增强水泥浆的整体性能,防止由于混凝土的闲置而影响到混凝土的密实度。在开展钢绞线拉伸的试验前,要先充分检查好断面及锚固效率系统,确保正常后才能继续开展。
3.应用预应力技术的注意事项
3.1严格把可控好张拉时间及力度
在实际施工中,为了能够最大化的增强混凝土早期强度,大多数的施工单位都会在配制的过程中添加适当的早强剂,确保在预应力张拉后的一段时间内,混凝土的强度能够在预定时间内提高到适当的强度。与此同时,这种措施虽然能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但也会使混凝土弹性模量提高,造成预应力的效果丧失。其次,在开展预应力施工中,对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综合能力以及张拉力的力度、各桥段张拉力度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等因素的要求较高,一旦不达标就会直接影响到预应力在混凝土中的传递路径和受力方式,预应力技术的作用受到影响,相应的技术价值也降低。因此,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一定要把控好预应力的张拉时间及力度,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如果没有把控好预应力的张拉力,就会导致建筑结构的整体质量受到影响,如今在开展张拉力度时通常会采用双控法进行调控,通过对张拉力伸长量和预应力筋伸长量的同时控制,来实现对预应力张拉的控制,同时还要合理的调控预应力筋伸长值对张拉力进行校核,最终检验预应力筋的张拉效果。
3.2钢筋管道堵塞
在应用预应力技术进行施工时,如果预应力管道堵塞,或是受到了损害,影响到钢绞线穿过的顺畅性,就会进一步增加实际预应力张拉与设计预应力张拉间的误差,更有甚者会直接拖慢了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给施工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在实际的施工中,还要对施工人员定期开展培训和教育,提高操作人员的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从根本上提高工程的建设水平,加强关于现场的管理力度。如果持续堵孔且无法疏通的情况时,首先要确定堵孔的位置,再进行凿开,清除异物,疏通管道。
3.3控制好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
在配制混凝土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用途来适当的添加外加剂,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性能,但由于混凝土会出现收缩和徐变的情况,导致预应力的压力逐渐降低,影响到预应力技术在工程的作用。因此,在挑选混凝土的外加剂时,还要控制好混凝土收缩和徐变程度,从而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3.4提高混凝土的灌注质量
在预应力混凝土的构件施工中,利用混凝土来填充预应力的预埋孔道,增强预应力筋的抗腐蚀性能,如果预应力筋处于多跨度弯曲状态,或呈现非水平倾剥的状态,一旦水泥浆液的水蒸发掉后,就难以发挥出预应力筋的保护作用。在外界水分和有机物侵蚀的作用下,会进一步对预应力筋造成腐蚀,使预应力筋受损,影响到预应力筋的结构,降低了混凝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如果在施工中,管道出现了水泥浆液硬化后与孔道壁分离的情况,就要立刻进行回填处理,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中应用预应力技术进行施工,不仅能够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而且还能增强其稳定性和承重能力。预应力技术的优势较多,但在应用中对工程的各项要求较多,例如施工前准备、混凝土配制、构件的稳定性等方面,否则就会影响到工程的建设。其次,工程的施工人员还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较高的操作水平,一旦施工中出现问题就要及时的进行解决、控制,在工程中充分发挥出预应力技术的作用,从而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大立.论建筑工程中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7(18):176+181.
[2]李洋,王建东,吴永华.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J].科技通报,2018,34(12):100-103.
[3]周增强.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7,24(6):199-200.
[4]顾建平,刘建华,张国华.有粘结预应力梁施工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