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建筑设计建造事业的发展,各种新的施工技术出现并应用于实际工程建设中,使得现代建筑的规模与功能性不断提升。在现代高层建筑数量日益增多的情况下,深基坑支护技术的作用更为凸显,为此,加强对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前言:对于一项建筑工程而言其中涉及到多项施工的环节,其中深基坑就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支护技术的使用非常的关键。在实施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时候需要保证有足够的施工规范与科学依据,从而保证实际施工的质量。在对支护技术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还要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特点与实际问题出发,不断的完善与创新支护技术,为深基坑支护的质量提供重要的依据。
1深基坑支护技术概述
所谓深基坑就是开挖深度在5m以上的或开挖深度在5m以下但其所处区域地质、环境与地下管线排列比较复杂的基坑。此外深基坑底部面积一般在27m2,深度更可达地下三层或更多。正是因为深基坑的特殊性使得建筑在建设时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以确保基坑不会对建筑上部主体建设稳定性造成影响。在这一方面,深基坑支护技术是最常用的一种,其主要是通过对深基坑内壁采取保护措施来对其进行加固,以增强深基坑的整体稳定性。另外,由于深基坑支护技术使得深基坑更为稳固,因此有助于为施工人员提供一个更加可靠的工作环境,最大程度上保障生产安全。
2深基坑支护施工的主要特点
2.1支护方式较多
在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结构比较多样化,其施工技术与工艺的使用也会存在区别,所以需要结合深基坑的具体深度、城市施工规划、水文环境等等综合分析,确定对应的施工方案。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也不断的增加,深基坑支护的质量也在逐渐的提高。我国使用的深基坑支护技术有很多种。为了满足不同深基坑支护项目的质量要求,在深基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护技术。
2.2基坑的深度相对较深
目前城市的发展,建筑工程的施工规模与施工范围也在增加,这样就会导致城市建设规划与土地资源使用之间的矛盾。所以,高层建筑工程逐渐出现在建筑行业中,并且被广泛的应用。这对于施工企业来讲是建筑的承载量不断的增加,就需要提高地下空间的使用效率与强度,因此,对于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效果与质量要高度重视。
2.3施工难度较高
目前随着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与施工要求不同,其深基坑的具体深度也会存在很大的区别,与传统的建筑工程比较,更具有难度。其主要是因为不同地区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与水资源的不同,建筑工程中深基坑的施工需要与排水与防水工作相结合。另外由于深基坑的深度比较大,因此施工难度就会大大的增加。除此之外,一般的深基坑周边都会有不同的建筑物或者地下管线工程,为了保证不会对周边的建筑与管线工程产生影响,从而就会增加深基坑支护的难度。最后,很多的高层建筑与周围的施工区域都比较小,从而引起施工设备与施工材料的随意堆放问题比较严重,这也对深基坑支护带来影响。
3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施工技术分析
3.1深基坑搅拌地基加固技术
建筑工程深基坑搅拌工作中地基加固技术的使用,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非常的常见,其方法的应用主要是在软土层中添加一定的固化剂,从而实施充分的搅拌,然后就会产生相应的化学反应,最终产生良好的加固效果,有效的提高土体的强度与抗压力度。经过处理之后的土体其抗渗性能会更好,这样对于基坑的施工质量都会起到提升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还要提高对深基坑开挖深度的高度重视,保证基坑施工的质量与安全。
3.2土方开挖技术
在建筑工程的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非常的重要,这是确保土方工程顺利施工的关键。准备工作充分之后为了防止工程出现严重的塌方问题,给施工人员带来安全影响,延误工程的工期,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就需要保证深基坑支护技术中土方开挖技术的应用。
要提前对土体的样本进行合理的分析,选择对应的开挖方案,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科学的论证。在实际土方开挖后,工作人员还要严格的根据施工流程与规范进行操作,从而确保土方开挖工作的顺利进行与质量保障。
3.3支护施工
实施深基坑支护技术,进行土方开挖结束之后就需要对深基坑进行对应的支护处理,从而保证基坑的安全。基坑支护中支护桩非常的重要,其中的锚杆支护技术主要是使用钢丝绞线与关注的方法实现支护作用,在具体的施工中还要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需要在施工之前对周围的环境与地质条件充分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对相关地质的全面掌握。对于支护技术的选择也非常的关键。锚杆支护的方法在施工的时候技术人员需要对现场的开挖深度进行确定,还要明确锚杆的具体位置,对于锚杆机的使用中水平位置与倾斜度进行准确的测试,确保锚杆的支护稳定性与安全性。
3.4基坑支护监测技术
为了确保深基坑支护的质量与安全性,建设单位需要委托具有相关资质与施工技术的第三方,负责工程的监督与检查工作,对整个深基坑开挖的过程实施全程的监督分析,如果深基坑开挖的深度越大其发生不良便移的概率就会越高。作为施工人员需要结合实际发生偏移的具体情况与未来的发展情况做好支撑的保护,检测技术在整个施工中起到的监督作用非常关键。能够促进对深基坑中偏移问题的处理与改善,提高深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一般情况下,深基坑支护工程发生偏移以前会有一定的预示,监测工作就要以此为出发点,如果发现了偏移的动向就要及时的增加监测的力度,对监测的结果反复的分析,根据结构判断深基坑开挖可能会给周围建筑与地下管线工程、附近道路等带来影响,然后指定对应的处理方案措施。
3.5钢板桩技术
钢板桩技术是一种深基坑工程中十分常见的支护技术,其钢板桩结构不但对基坑深度没有过多要求,且在变形设计方面也较为简单,同时其支护结构的稳定性也十分优秀,所以该技术可以被应用于多种地质情况的深基坑工程中。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需要重视以下几个要点以保证其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首先,应注意做好钢板桩横截面的裁剪工作。一般情况下应将钢板桩的横截面裁剪成Z形、U形或直腹板形,然后再利用黄油等油脂对桩尖凹槽口的封闭处理来避免施工中沙土进入而给钢板桩产生影响。
其次,要保证钢板桩的形状符合要求。对于施工中出现变形的钢板桩必须以火烘和千斤顶顶压的形式对其实施矫正。
再次,为保证打桩过程造成钢板桩的弯曲,需要对其采取必要的支撑与加固。此外,还应运用经纬仪来对打桩方向加以控制,以确保桩体的垂直度。
最后,在打桩过程中应尤其重视最开始的两块钢板桩的施工精度,可以采取一边打桩一边测量校正的方式保证打桩过程的规范性和精确度,以便为后续钢板桩施工提供参考标准。此外,在钢板桩深入到预定深度时,要对其采取临时加固措施,避免后续施工对其深度产生影响。
4结束语
为了保证我国建筑工程的抗压强度与施工安全性,就需要对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的控制要严格的把握。在深基坑支护中质量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会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效果。所以,要保证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效果。而深基坑的施工中存在很多种的施工方法,每一种方法都具有自身的应用优势,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与施工环境选择对应的施工方法,从而提高整体工程的安全性与实用性。
参考文献
[1]邓玉庆,魏文康,刘贤锋,张亮亮.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1):55~57.
[2]孙超,郭浩天.深基坑支护新技术现状及展望[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8,35(3):104-117.
[3]李岚.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8(26):94.
[4]王春桥.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价值工程,2018(30):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