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文化建设与专业工作融合的路径探索 王晓敏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23期   作者:王晓敏
[导读] 摘要:本文针对供电企业文化建设与专业工作融合的意义展开分析,包括加快企业经济的创新发展、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等,结合企业文化建设与专业工作融合的现状,通过研究加强企业员工培训、完善相应的制度体系、健全企业考核体系、优化企业管理模式等路径,其目的在于加快企业文化建设与专业工作之间的融合速度,促进供电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薛家湾供电局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010300)
        摘要:本文针对供电企业文化建设与专业工作融合的意义展开分析,包括加快企业经济的创新发展、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等,结合企业文化建设与专业工作融合的现状,通过研究加强企业员工培训、完善相应的制度体系、健全企业考核体系、优化企业管理模式等路径,其目的在于加快企业文化建设与专业工作之间的融合速度,促进供电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企业文化;专业工作;制度体系;重视程度
        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于电能的依赖性也在增强,与此同时,用电负荷量的不断增加,也对供电企业的专业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如果企业没有及时处理用户的投诉信息,势必会激化二者之间的矛盾,制约供电企业后续的发展。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与专业工作融合管理,不仅可以优化供电企业的管理体系,而且对于提高企业服务水平也有着积极地作用。
        1供电企业文化建设与专业工作融合的意义
        1.1加快企业经济的创新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供电企业开启了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新征程。“思想引领,文化先行”是供电企业实现新时代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有中国特色供电企业创新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和现实需要。
        1.2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
        供电企业作为能源行业的重要央企,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时代供电企业基本价值理念和发展战略体系,如何让这一体系凝聚大家思想、激发大家力量,成为公司当前建设企业文化的重中之重。推进企业文化落地,就是要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建设在凝聚力量、激励创新、推动发展上的积极作用,具体现现在加强党的建设、促进电网高质量发展、推进经营管理模式现代化、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等实践工作中,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1.3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
        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内容涉及到多个层面,不同层面对应的发展格局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在实际应用管理过程中,文化体系的构建属于首要重视的内容之一,只有确定了最优的文化体系,才可以为后续管理活动的推动创造环境。专业工作与企业文化之间,本身就具备着较高的共通性,将两者融合在一起,能够为企业管理提供科学性的理论依据,而且制度内容也可也以更加贴合企业现有情况,从而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2企业文化建设与专业工作融合的现状
        2.1企业重视程度不足
        企业文化建设这一理念提出时间较长,但是目前依旧没有成为企业品牌保障的重要依靠。究其原因,部分企业管理层还没有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给予充分的认知,并且对于企业文化的潜在价值理解不深刻,这也导致了企业制定文化活动时,并不会积极参与到其中,更多地只是走过场。
        2.2制度体系不完善
        企业是否拥有稳定的内部工作环境,与企业制度体系的完善度有着重要联系,目前很多供电企业所制定的制度体系存在不完善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制度体系内容的细化程度较差,对于很多内容的界定并不明确,这也造成了企业内部日常工作越权、出问题后推卸责任的局面。另一方面,制度体系内容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很多制度内容已经不适合目前企业的发展现状,但是企业却依旧在使用,这也导致企业管理与企业实际情况相脱节,无法满足企业管理的基本需求。
        2.3考核体系不健全
        与大多数企业相类似,制定考核体系是为了激励员工工作,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部分供电企业考核体系的侧重点主要是专业能力的考核,同时是依靠于工作结果来判断员工的综合能力,给予薪资上的奖励。这类考核模式也引导员工开始重视专业能力提升,而企业文化素养方面的重视程度却明显不足,此类情况虽然在短时间内并不会带来什么影响,但是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势必会干扰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到企业内部环境的稳定性。
        2.4实践经验相对较少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持续性的工作,并不是在某一阶段执行之后,后续就不需要再管理了。部分供电企业在该方面的实践经验较少,虽然明确了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与专业工作同步进行的要求,但是缺乏实践经验的支持,所制定的内容细致程度较差,并且许多内容还缺乏 规范性,这也导致很多融合工作在执行中,容易陷入到盲区当中,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融合效果,而且还会激发企业内部矛盾,影响到企业内部环境的稳定性。
        3企业文化建设与专业工作融合的路径
        3.1加强企业员工培训
        通过加强企业员工培训,可以提高企业员工对融合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配合融合工作的进行,从而起到融合工作快速推进的作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供电企业应做好定期培训工作,工作内容主要是融合意识培训,让企业员工养成良好的文化意识。并且企业还需要营造良好的融合氛围,如制作宣传栏、评定先进代表等,对于先进代表给予相应的资金奖励,从而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在工作中能够更加配合,以加快制度的落实速度[1]。
        3.2完善相应的制度体系
        制度一直都是企业经济稳定推进的基础,通过完善相应的制度体系,能够为企业融合工作开展提供保障,确保制度内容的顺利实施。在实际应用中,供电企业应做好以往制度体系的研究工作,替换掉已经淘汰的落后制度内容,并且对于缺项内容进行补充,从而提高整个制度的完善性[2]。而且在制度推行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好制度内容的调整工作,使其可以更加契合目前企业的发展情况。另外,新制度体系完成之后,需要做好宣导工作,使所有员工能够清楚了解到制度的具体内容,提高制度内容的认知度。
        3.3健全企业考核体系
        通过健全企业考核体系,可以给于员工正确的思想引导,从而起到加快制度融合速度的作用。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供电企业可以将考核内容进行细化,将其分为专业能力和文化素养两大类,采用“百分制”来对员工表现进行打分,最后汇总整理得出现阶段员工的基本情况,将结果划分为几个等级,如优秀、中等、一般、较差等,不同等级对应着不同的薪资奖励,对于一直不求上进的员工,可以对其进行调岗或者劝退,从而提升员工重视程度,改变消极怠工的情况[3]。
        3.4优化企业管理模式
        通过优化企业管理模式,能够优化企业内部环境,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实践应用中,供电企业可以尝试模块化管理,即每一个部门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模块,负责统筹安排管理层下达的任务。同时模块又受到管理层的统一管理,这也在很大情况下给予了部门管理的自主权。另外,在工作开展中,也可以积极学习其他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结合企业现状进行调整,从而起到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企业员工培训,可以提高企业员工对融合工作的重视程度,完善相应的制度体系,能够为企业融合工作开展提供保障,健全企业考核体系,可以给于员工正确的思想引导,优化企业管理模式,能够优化企业内部环境。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与专业工作融合管理,对于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经济良性发展有着积极地意义。
        参考文献
        [1]吴雪梅.探究企业文化品牌建设中的“三觉五感”传播模式[J].办公室业务,2019(22):76-77.
        [2]刘鑫.企业文化创新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05):196-197.
        [3]刘英建,张娟,邹林城.供电企业文化建设与专业工作融合的路径探索[J].企业文明,2018(12):83-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