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技术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设计 王春达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23期   作者:王春达 刘震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了电力企业不断进步,智能化科技的到来也带给电力企业更多福利,电力系统自动化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电力系统控制平台任务量巨大,仅凭借人力根本无法完成,一套先进的自动化电力系统设备便可以减少这种对于电力情况应接不暇的问题,但是自动化设备也并不是完美的,而智能技术的应用才能带领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提升了一个档次。
        (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了电力企业不断进步,智能化科技的到来也带给电力企业更多福利,电力系统自动化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电力系统控制平台任务量巨大,仅凭借人力根本无法完成,一套先进的自动化电力系统设备便可以减少这种对于电力情况应接不暇的问题,但是自动化设备也并不是完美的,而智能技术的应用才能带领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提升了一个档次。本文简述了电力系统智能化的概况,并具体介绍了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关键词:智能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
        引言
        电力资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互联网的时代,智能技术的应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自动化技术可以控制电力系统工作中的每个环节,自动化技术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促进了电业的发展,从而保障了人们对电量的需求。本篇文章分析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促进电力系统的发展。
        1智能技术
        智能技术,主要是指高级计算机能够代替人类重复脑力劳动的活动过程中采用的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则是指将传统的自动化控制体系作为重要基础,所采用的智能化系统调节技术。这项智能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依托物理电力系统,并充分借助于多种技术手段,比如说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以及传感测量技术,从而针对电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2智能技术的应用优势
        2.1发电智能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促进了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智能技术逐渐成为各领域的主流技术。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普及,将更多的人工从电力生产一线解放出来,实现了发电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处理。现阶段电力企业的整个电力网络结构得到了优化创新,不仅使得电力设备的功能性增强,能实现远程操控和自动升级,而且可有效降低电力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问题。各种新能源发电方式的出现,智能技术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2电网调度的智能化
        电网的理想状态就是电力负荷适当、运行状态良好,电网覆盖的范围很广,所承受的用电压力也很大,智能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可以恰到好处的将电力合理分配,电网调度智能化可以有效地将电力负荷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将电网运行状态保持最好状态。电网调度的智能化通过密切关注电网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作出反应,而且电网调度智能化还可以对电力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出电力系统的某些不足或者有异常的数据,为改进电力系统提出借鉴和依据。数据采集对于人工来说任务量巨大,而且数据采集要求的精确度很高,这对人工来讲是一个挑战,然而电网调度的智能化能够满足大量数据的采集,更能满足电网秩序的维护。
        2.3用电智能化
        基于电力系统的复杂性和各组成元件的多样性,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都会对整个电力系统造成不利影响。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降低了因运行问题而引发的系统问题,智能化技术使电力自动化系统具有自我完善的功能,它强大的自我检测和自我调控功能,可实现对整个发、输、变、配电过程有效控制,其自检功能的有效运用能及时检测到线路和电网故障,可有效解决各种问题,满足用户多种用电需求。
        3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3.1模糊控制技术
        模糊控制技术主要是利用模糊模型,全面掌握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操作简单,在电力系统的电器运行模块中比较常用。例如: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电器控制,采用模糊控制技术,构建电器运行的模糊模型,通过模型控制电力分配,明确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分配方式和过程,体现智能化的服务特性,根据不同电器的功率需求,智能化的分配电力资源,辅助建立智能化的运行系统,优化电器资源控制。

模糊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比较实用,专门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按照用户的需求,构建模糊模型,辅助电网运行的自动化分配,而且具有智能化的分配特点,解决了电能浪费的问题,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
        3.2神经网络控制
        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在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解决很多的非线性问题。神经网络控制系统能够解决语言无法表述的非线性问题是因为它自身的非线性特点。神经网络系统的应用必须要注意“权值”,因为该系统作用的发挥和“权值”的算法之间的关系比较大。此外,国家还应该给予神经网络控制系统一些硬件支持,让神经网络系统能够得到更好的应用。
        3.3线性最优技术的应用
        社会生产生活的不断发展,对于电力系统提出的要求在逐渐提升,尤其是一些远距离输电线路的增多,如何采用最优的设计方案排列相关线路和配电设备,就成为当前电力系统在各个地区实际运行发挥作用的主要问题之一。最优励磁模式这项智能技术,依据线性最优控制原理,比较给定电压和发电机的实际测量电压数值,在运算的过程中又有效借助了PID方法,能够获取到最终的控制电压数值,这样才能更为准确地控制电机电压。线性最优技术的应用,不仅科学化地调节了最优电压,同时还能够针对电压本身的相位转移角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得控制电压在转化为输出型电压的过程中更为顺利。通过线性最优原则,电力工作人员能够更为科学合理地应用最优励磁,切实强化局部的线性模型控制效果。
        3.4专家系统控制技术
        专家系统控制技术是模拟专家在线解答,对于出现的问题能够通过电力系统智能化自动寻找出答案,并且能够很好地对问题进行解决。但是这一技术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电力系统中输入的是提前预设的已经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措施,但是对于未曾出现过的电力输送问题,专家系统控制技术并不能像专家一样进行思考和分析,简单来说,专家系统控制技术只是对原来出现的问题答案进行对号入座,专家问答库也不是万能的,总有兼顾不到的方面,出现新问题时,专家系统控制技术将会一头雾水,无从下手。这项智能技术想法是可行的,但是还是要不断的完善专家问答库,做好兼顾工作。
        3.5综合智能技术应用
        综合智能技术,是指智能技术的综合利用。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中,融入了综合智能技术的思想,可以将相关的智能技术,融入到现代化控制系统中,也可以融合不同类型的智能技术,构建综合的服务体系。电网自动化是负责运行系统,内部控制的要求非常高,掌握电网自动化的运行规律和发展要求后,才能安排综合智能技术的应用。比较常见的综合智能技术有:模糊控制理论与专家建模、神经网络与模糊建模等,智能技术的相互结合,弥补了单一技术的不足之处,更符合电网自动化的建设需求。综合智能技术的优势明显,服务于电网自动化,解决电网运行中的不确定问题,体现综合技术结合的特征。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若能引入智能技术,则有利保持其良好的实践应用效果,使得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得以提高,保持其良好的自动化发展概况。因此,未来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中应结合电力市场的形势变化及其自身的业务开展要求,重视智能技术使用,发挥出该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优势,从而为现代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倩.浅析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山东工业技术,2019(11).
        [2]王栋栋,金义彪.试论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技术的应用.科技经济导刊,2019(25).
        [3]刘青松.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探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33).
        [4]黄安林.浅析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9(25).
        [5]李振杰,李强,程金等.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探析.科技创新导报,2019(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