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城市建筑发展过程中,对于建筑规划与城市发展要求日益严格。将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有效融合,可以满足不同的建筑需求,合理进行园林景观设计可以提升景观质量,深化建筑结构以及园林景观的内涵,彰显艺术感以及文化感,可以在根本上提升城市的市容市貌,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建筑规划;园林景观设计;共融探讨
1导言
注重城市发展领域的科学发展观,要想实现现代建筑的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处理好园林设计和城市建筑之间的关系。在城市规划中保证绿化率,对绿化的合理分布进行科学管理,在提高城市空气质量的同时,给居民全新的生活体验感。目前,我国城市绿色发展已经走上正轨,未来必将高速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2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内容及意义
2.1内容
在城市建设中融入园林因素的出发点在于解决城市建筑用地的扩张与城市绿化不足的矛盾。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建筑用地和绿化用地之间必然产生矛盾,合理的绿化也是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着力点。二者的合理融合能够有效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居民幸福感。然后,规划不科学、设计不合理反而会成为城市发展的阻碍。因此,二者有机统一的基础在于共融。
2.2意义
实现二者的共融的意义有以下两点:从居民的角度而言,这是为了满足居民对高质量建筑的需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言,这是探索绿色城市的重要出路。在建筑规划中尽可能的融入园林因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再盲目追求经济发展,而是将居民的居住体验感放在首位。实现基础建设与城市园林的一体化能够改善居民的生存环境。据调查显示,居民在选购房屋时会优先选择绿化率高的区域,这也成为了房地产开发中的风向标。就自然环境而言,城市绿化率降低更容易产生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环境自我净化能力也就更差,这将不利于城市的发展。目前,我国建筑密集的城市就已经存在城市污染问题,要想实现城市的健康绿色发展就必须做到城市绿化与基础建设的同步发展。
3当前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3.1起步晚,发展经验不足
我国绿色城市发展起步较晚,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存在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绿色城市建设的经验相对缺乏。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落实,绿色城市发展理念才开始得到大范围落实。然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我国大多数城市只是实现了二者的共存,却难以实现共融。
3.2人口密集,规划难度大
我国人口基数大,城市居住人口远远大于城市人口,这就导致城市人口密度过大,一方面居民对现阶段住房的需求量大,另一方面,建筑密集的老城区改造困难。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建筑规划与园林设计融合的难度。这也是导致我国城市绿色发展艰苦的问题之一。
3.3高质量园区需求量大
在质量园区发展困难的同时,居民对高质量住宅园区有着广阔的需求。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居民对住房的交通、位置、周围环境有了更多的要求。也为优质建筑的设计和产生奠定了市场基础。
4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对策
在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过程中,要保障二者理念、内容的有效融合,在实践中要根据建筑结构规划设计要求以及园林景观设计的基础准则合理开展,保障二者的有效性,避免为了融合而盲目融合,在融合中缺乏统一的主题与风格,造成景观与建筑结构不匹配等问题。
4.1园林景观设计内容的融合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关注的自然社会功能以及和谐相处的一种状态。在设计过程中,要根据生态设计理念,综合建筑规划以及园林景观的要求合理开展,深入挖掘其内在的文化与艺术内涵。对此,在整体规划设计中,要综合建筑规划以及园林景观设计的需求合理分析。在设计过程中综合建筑物周边地理特征,分析环境、气候等因素,综合地形以及交通等因素合理的设计分析,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之下制定完善的设计方案,进而提升建筑规划的质量,在设计中要综合园林景观设计的需求,为后续景观设计奠定基础。同时,科学的建筑规划可以提升规划的质量与艺术感。在建筑与园林景观的融合设计中,要具有一定的生态理念、绿色建筑以及节能减排理念,在设计过程中要合理的应用各种可再生资源,应用新型的节能技术与手段,重视能源消耗等问题。综合现阶段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应用各种环保材料、节能技术、装配式建筑等相关内容,在根本上提升融合的紧密性。
4.2建筑规划与园林设计理念的有效融合
在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二者设计理念的有效统一。在设计理念上来说,要保障文化内涵、背景的统一性。在设计过程中明确具体的主题内容,分析其蕴含的文化、艺术、经济以及历史特色,要有的放矢的开展,避免为了融合而盲目的堆砌,给人一种杂乱的感受。同时,在融合过程中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创新理念会影响景观的风格定位。对此,在融合过程中,要综合具体的内容与风格,综合城市文化底蕴等因素,在各种技术手段的支持之下,合理适度的创新,避免为了创新而创新,削弱了其整体的艺术感以及文化感。科学合理的建筑规划会在根本上提升工作效率,增强规划质量。在建筑设计中,要综合地理优势以及本土植物,合理进行建筑与园林景观的规划分析,在设计过程中融合一些传统文化、历史文化等相关内容,不断丰富规划设计的内涵,在给人视觉享受的同时,也满足不同群体的精神需求。
4.3遵循融合设计基础原则
在建筑规划以及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要重视精神层次的满足感,关注人们的精神需求。因此,在实践中,要在生态发展理念的支持之下,融合绿色建筑理念,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分析循环利用、绿化设计、资源配置、光线等因素,为建筑设计提供有效参考。在进行融合设计过程中,要在保障其整体功能性的基础之上进行艺术设计,在技术手段的支持之下合理进行建筑规划,进而达到自然与建筑的和谐统一性。在进行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建筑结构的规划要求合理的配合园林景观内容,综合小区具体定位要求以及风格特征,确定具体的景观比例,整合现有资源,提升各项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在根本上提升景观设计质量。同时,要综合建筑物结构的规划要求合理进行软景面积规划,确定硬景观、软景观绿化面积的科学性、适宜性,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在选择景观植被过程中,要综合地理环境特征并以其为基础,选择具有观赏性、功能性的本土植物,这样不仅仅可以降低经济成本,也可以提升植物的成活率,增强建筑结构的美观性,真正实现建筑结构规划以及园林景观的有效融合。在进行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基于建筑结构分布,确定景观设计的层次性与立体性,综合地形走势、水源等因素系统分析,实现分层次的管理,进而提升制备的合理性。
5结语
人口城市化导致城市用地日益紧张,实现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是保证城市绿化的有效方法,也是未来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方向。要想实现二者的融合发展就需要合理调整布局,对城市建设进行重新规划,在传统城市建设的基础上,融入更多优秀的园林设计因素。
参考文献
[1]范文韬.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13):63-64.
[2]王娜.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J].中国高新区,2018(02):200.
[3]石栋.关于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分析[J].居业,2017(10):62-63.
[4]赵艳,王晓建.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策略[J].居舍,2017(2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