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护理中的风险管理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护理前沿》2019年第8期   作者:冯倩华
[导读] 目的:探讨放射科护理里的风险管理,提升护理满意度
        摘要: 目的:探讨放射科护理里的风险管理,提升护理满意度。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来我院放射科治疗的病人180人,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90人,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则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方式,并对比两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的概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发生护患纠纷的情况也更少,经统计两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放射科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能够显著降低护理失误的出现,对于提升护理满意度、拉近护患关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关键词:放射科;护理;风险管理

        医院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并且随着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进步,到医院就诊的人数逐渐增多,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病人就医的急迫,两种因素的作用使得医患纠纷事件频频上演,导致医患关系逐渐恶化[1],影响了医护人员的正常治疗工作,同时也对病人的康复造成了不必要的阻碍。其中又因为护理人员作为医疗的执行者而更多的直接接触患者,所以护理人员和病人发生纠纷的概率也更大,有很大的护理风险。对于放射科来说,主要的治疗手段是通过ct、核磁、放疗等来对病人给予医疗干预,而这些方式都伴有很大的辐射,会对病人的身体有一定影响[2],只能通过全面的护理,来尽可能的降低、阻隔这些伤害,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有很多调查都表明,良好、 优质的护理对于病人的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减少护理失误,提升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因此探讨放射科护理的风险管理,对于降低护理人员实际工作中的护理风险、增强护理质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放射科护理中的风险管理,研究过程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一年间来我院放射科治疗的病人180人,其中男性患者93人,女性患者87人,最低年龄30岁,最高年龄69岁,平均年龄(58.3±2.1)岁,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90人,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则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方式,并对比两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的概率。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此次研究知情同意,且在工作、习惯、环境方面无较大差异,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对照组:使用一般护理管理方式,具体包括:对接收放射的病人给予保护干预,减少放射对病人身体的损害;全程注意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及时了解病人感受,如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情况、或者病人身体皮肤出现红斑、刺痛、痒等情况的时候要给予相应护理。
        研究组:使用风险管理护理方式,首先,要建立全面且合理的风险管理制度,制定护理操作的规范,制定应急措施,加强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包括业务、应急、心理等各方面,用专业的、规范的操作技术去规避风险,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患者,帮助患者消解紧张等负面情绪。

在一般护理管理方式的基础上,对一些常见风险加强学习,有针对性的强化护理专业度,增加护理范围,如:在病人推注药物的过程中进行严密观察,如病人因对造影剂过敏而出现休克,则在第一时间给予抢救,平卧、吸氧,视情况注射地塞米松、肾上腺素[3];随时观察药物外渗的情况,以免给患者皮肤造成刺激,如患者出现肿胀,可以给予药物湿敷,并向患者讲解注意事项,消肿过程持续的时间,安慰患者无需惊慌;对于年幼或高龄的放射科患者给予更多关注,在不平、湿滑地面安放提醒路牌,病人行走时要给与搀扶,防止病人因跌倒造成损伤。
3.观察指标
        向患者发放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记录护理纠纷发生概率,记录护理差错发生的情况。
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时使用的是SPSS 18.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表示,如果处理结果P<0.05,则视为具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对照组:90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十分满意者43人,占比47.77%,满意27人,占比30.00%,不满意20人,占比22.22%,总满意度为77.78%,发生护理纠纷11例,发生率为12.22%,出现护理差错13次,发生率为14.44%。
        研究组:90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十分满意者46人,占比51.11%,满意41人,占比45.56%,不满意3人,占比3.33%,总满意度为96.67%,发生护理纠纷2例,发生率为2.22%,出现护理差错2次,发生率为2.22%。
        经对比可以发现,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和护理失误的出现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从现实状况上来说,我国医院放射科普遍存在着护理工作难度较高的问题,有很多的护理风险,与放射科的主要治疗内容相比,护理方面并不受重视,通常很多护理风险都被忽略了,如医疗器械问题、药品问题、护理操作不规范、不全面,护理不及时、不到位等等[4],有很多突发因素可能会直接或间接的导致患者受伤,无法满足病患的需求。通过此次研究表明,风险管理在放射科护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效降低护理失误的发生,促进良好护患关系形成,更重要的时候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效果和质量,有助于患者更好的接受治疗和恢复。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的实施能够有效增强放射科护理工作的实效性,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失误与偏差,降低互换纠纷,有较高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程伊莲;程琳;胡静.放射科护理人员的压力源分析及自我调适策略[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A0):1-3.
[2]李雪;陈金华;卢蓉等.持续质量改进在放射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1)44-45.
[3]周红艳.护理质量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08)1260-1262.
[4]吴玉仪.放射科护理存在的风险隐患及应对措施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0):231-2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