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建设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月1期   作者:李可
[导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海绵城市理念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我国地域十分辽阔,建设海绵城市时,一定要根据地区的气候特征开展建设,寒地城市由于独特的气候特点,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地域景观。因此,在寒地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要合理运用相关建设方案来体现海绵城市建设思路。
        关键词:寒地城市;风景园林设计;海绵城市;建设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作为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景园林设计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自然环境呈现出了不断恶化的趋势,如何充分发挥城市风景园林规划的积极作用,提高城市自身的调节能力,适应各种复杂的自然环境,一直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之中的应用,有效解决了城市调节能力差的问题。因此,深入研究将海绵城市理论恰当的运用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的有效形式,对于促进城市发展,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效率,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1海绵城市理论概述
        近年来,在城市建设中,海绵城市理论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一种新型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可以进一步优化城市的存水系统、用水系统等,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城市内涝灾害、雨洪现象的发生,大大提升了水资源利用率,对城市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由于对资源的过度开发,污染了环境,而且造成了生态破坏。而在城市建设中应用海绵城市理论,当雨水过多时,可以有效的吸收雨水,并对雨水进行有效的利用,很好的适应了气候环境的变化,进而实现了城市建设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此外,海绵城市建设理论的应用,还能够比较准确的判断一些自然灾害,同时在海绵城市理论的指导下,还能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治理水平,减少自然灾害对城市建设的影响,提高人们生活空间的健康性。传统的建设理念,不仅没有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还影响了城市的发展,而海绵城市建设理论不仅能够保护城市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能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修复,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增长。
        2寒地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建设的探讨
        2.1体现人文关怀的设计理念
        ①寒地海绵城市风景园林设计要满足居民对风景园林的需求,着重体现人文关怀设计理念,应尽可能挑选避风和面朝阳光的区域。同时,还要考虑季节性差异,使得风景园林设计中所运用的景观可以在寒地区域的四季都能够适用。②选择植物时应满足冬季向阳挡风、夏季通风遮荫的需求,街道广场风景园林设计应选择一些防滑抗冻的地面铺装材料及施工方法。③秉承人文设计精神,有机结合园林景观使用要求和形态,不仅有利于满足人们对风景园林的需求,而且使得风景园林景观具有层次感。④避免使用石材材料,在冬季,其会营造出愈加冰冷的感觉,同时也要避免将木材应用于室外,雨季使得木材容易出现潮湿的情况,可运用一些导热系数较小的塑料等材质。⑤寒地城市冬季景观单调,可增添一些色彩鲜艳的元素,提高风景园林的观赏性。
        2.2道路规划
        园林道路规划过程中也要注重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从而使园林设计生态环保特征得到最大化展现,并以实际地貌为结合点,对道路进行合理规划。就实践过程来讲,可以将环状道路网设计方式应用其中,从而在缩减道路面积的同时扩大其绿化带面积。同时,其分布时要注重间隔形式的运用,确保道路规划与道路实际排水需求的一致性。对道路树木的分布进行设计时,要改变以往刻板、整齐排列的方式,而是要注重植被的分散性,并确保植被密度满足相关标准,从而使道路周边的储水性能得到大大提升。从道路材料选择方面来讲,也应注重应用渗透海绵理论。要将渗透效果好的材料作为首要选择的材料,从而使雨水径流得到缓解,并能改善水质。

此外,草皮砖、多孔混凝土和疏松粒料等也是可以应用的材料,从而使道路的透水性得到保障,进而提升道路设计的生态性。在园林道路改造过程中,可以将凸型绿化带应用其中,以此使园林道路的面积得到合理缩减,在径流速度减小的同时达到高效储存雨水的目的。
        2.3凸显城市地域特征
        寒地海绵城市风景园林设计要考虑区域内的城市特色,有机结合区域内的文化背景及自然环境,从而形成符合该地区文化特征和生活习惯的独特景观。形成区域性景观设计,例如,冰雪景观,通过各个景观的构成来反映寒地城市四季分明的特点。设计前深入了解寒地城市景观、气候特征,不断创新风景园林设计,从而为城市增添更多的活力和特色。除此之外,还要了解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从这些要素中汲取一些设计灵感,从而形成独特的城市景观。
        2.4海绵城市理论在公园建筑物规划中的应用
        建筑物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而建筑物本身也可以成为城市海绵体的一部分。在公园建筑物设计过程中,通过事先掌握的基本情况,可以对建筑物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建设良好的雨水收集系统。具体来说,在雨水丰富的季节,可以通过建筑物内部的暗渠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滤水槽之中可以放入一定数量的卵石等,在暗渠的下面可以直接设置蓄水槽,也可以将暗渠之中的水直接导入植被绿化系统,实现对植被的直接灌溉。另外,也可以采用在屋顶设计花坛的形式,对雨水进行回收和利用,屋顶花坛可以净化雨水,并且将收集到的雨水流入浅沟之中,较好的符合了海绵城市理论的基本要求。
        2.5在建筑物规划中的运用
        在风景园林建设时,需要合理规划建筑物,以充分发挥海绵城市理论的价值,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进行改善,促进城市生态建设的开展,保证城市雨水控制系统的建设,将建筑物的位置规划进行合理的设计。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按照具体的地势情况和预期效果,设计建筑物与雨水管理系统的协调布局,使其性能与美观性充分发挥出来。通过把建筑物区域所积蓄的雨水利用输送管道以及绿化植被中预挖的种植槽,来对植物进行灌溉。而一些建筑中可以设计屋顶花园,利用屋顶花园可以有效净化雨水和收集雨水,同时提高建筑的美观性,以此来提高建筑设计规划中对雨水的控制能力,使得海绵城市能够在风景园林规划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6物种生态化原则
        在寒地城市设计下沉式广场时,不能忽视各种植物生态位这一因素,科学地选择和配置植物群落。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栽种高度、颜色、季相不同的植物,最大程度发挥空间资源的价值和作用,构建立体化、功能丰富的植物群落,营造出更好的生态环境。所以,需要进一步巩固绿色基质,考虑寒地城市下沉式广场面临的特殊环境、生态条件,结合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将下沉式广场和城市生态系统无缝连接起来,充分凸显广场景观各方面的特性,维持自然和城市人文之间的平衡。
        结语
        由于寒地海绵城市气候和区域的特殊性,风景园林设计一定要全面地了解该区域的气候及地域特点,将海绵城市建筑理念融入寒地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从而形成较为鲜明的地域性城市景观。
        参考文献
        [1]梁艺薰,米泓颖,林锦浩,等.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105-107.
        [2]薛雨葳.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1):21-23.
        [3]彭小峰.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103-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