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在电力领域中的应用探索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2期   作者:张锐峰
[导读] 摘要:文章主要论述自从国家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各行各业如荼如火的纷纷拥抱互联网,推出本行业内的应用发展思路。
        (国网宁东供电公司  宁夏银川市  750001)
        摘要:文章主要论述自从国家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各行各业如荼如火的纷纷拥抱互联网,推出本行业内的应用发展思路。处于能源行业中的传统电力,则依靠以新兴技术为主的一整套信息通信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物联网等)和借鉴互联网思维在电力行业的各个环节推行安全管理、优质服务及用户互动。
        关键词:“互联网+”;应用;电力领域
        1、“互联网+”的概念
        “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的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深入融合,是通过分析、整合大数据,以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途径来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的一种新形态。
        1.1、跨界融合。+就是跨界,就是变革,就是开放,就是重塑融合。敢于跨界,创新的基础就更坚实;融合协同,群体智能才会实现,从研发到产业化的路径才会更垂直。融合本身也指代身份的融合,客户消费转化为投资,伙伴参与创新等。
        1.2、创新驱动。我国粗放的资源驱动型增长方式早就难以为继,必须转变到创新驱动发展这条正确的道路上来。这正是互联网的特质,用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来求变、自我革命,也更能发挥创新的力量。
        1.3、重塑结构。信息革命、全球化、互联网业已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地缘结构、文化结构。权力、议事规则、话语权不断在发生变化。互联网+社会治理、虚拟社会治理会是很大的不同。
        1.4、尊重人性。人性的光辉是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的最根本的力量,互联网的力量之强大最根本地也来源于对人性的最大限度的尊重、对人体验的敬畏、对人的创造性发挥的重视。
        2、“互联网+”在电力领域的探索
        国务院《“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为公司在“发、输、变、配、用、调”等方面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可以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发电侧分布式能源的负荷预测与即时调控能力将大幅提升;输电侧和配电侧电网检修作业将更加精细与安全、基于营配调贯通的配网故障抢修模式将广泛开展、管网设备及线路将实现数字化精益管理;售电侧客户服务将更加周到便捷;员工工作效率将进一步提高。
        2.1 在发电方面的应用
        在发电方面大规模使用光伏、风能等清洁能源,针对分布式电源波动性高、可控性差等特点,为推进新能源按计划有序并网、为“十三五”新能源消纳创造有利条件,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加强分布式电源与新能源并网、电力负荷预测、需求侧管理及需求响应等研究,提升分布式能源负荷预测及调控能力。以常规发电、分布式风光能源、抽水蓄能电站、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站、用户储能设备、智能家电等产能、储能和用能节点为依托,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对“源-网-荷-储”各节点进行电能一体化采集、智能量测分析与自动控制。
        2.2 电力负荷预测
        应用分布式计算、数据挖掘分析等新技术,针对不同区域负荷特征及气候、季节、用电时间、经济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构建多元线性回归、灰色预测等短期预测模型,趋势平均预测、二次指数预测等中长期预测模型,从时间趋势、区域电力、行业电力、重要客户电力等维度分析预测各地市、各分类电力负荷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等多维度信息,提高负荷预测精度,为发电计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为电网规划和运行提供决策支撑。


        2.2输电环节探索
        针对公司电网规模不断扩大,新能源发展迅猛,电网运行日趋复杂等特点,充分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技术在智能巡检、设备在线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智能化现场作业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提高公司安全生产能力及现场工作的信息化支撑能力。输电线路智能巡检计划制定。综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针对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根据线路分布特性和负载情况实现巡检计划的智能生成、巡检任务的自动派发。
        2.3变电站智能巡检
        用平板电脑作为巡检人员的巡检手持终端,构建Pad-Server的软件架构。服务器端的软件程序主要用于管理系统用户、变电站设备、巡检标准等基础信息。平板电脑端从服务器下载最新的巡检标准后,巡检人员将平板电脑携带到变电站,通过RFID准确识别设备,根据相应的巡检标准开展巡检工作,巡检人员将发现的设备缺陷记录在平板电脑中,巡检结束后将巡检结果同步到服务器,系统自动在服务器端进行汇总统计并生成Word版本的巡检报告和图形分析报告。即时调阅设施设备信息及巡视检修记录,保证巡检工作质量;变电站巡检现场根据巡检工序和内容进行标准化作业,杜绝错漏操作发生,保证现场作业规范,提升现场巡检工作效率[1]。
        2.4配电环节探索
        对公司电网及通信设备、线路(含地下管道)基于电网GIS的坐标、高程、拓扑关系开展数字化采集和治理,结合PMS、营销档案信息,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射频识别智能感知设备,实现管网设备、线路及光纤的精确溯源、异常振动检测、有害气体探测等,为配网安全作业、管线精确定位和管线防外破提供技术支持。
        3、“互联网+”在电力销售方面的应用
        电网公司“互联网+电力”售电综合服务平台,是以增强电网公司竞争性业务的挖掘和开展为依托,以电网公司电力交易中心及基础进行平台及业务的拓展,以互联网电商模式进行经营的面向用户的公共服务平台。主要提供的服务业务有电力交易、数据服务、信息化服务、金融服务以及电力相关的一些产品电商服务。电力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实现是售配分离,也就是说售电公司可以直接以商榷好的上网电价从发电企业直接购电,然后直接面向用户销售电量,那么在售电综合服务平台业务设计中,也充分体现了电力体制改革的重点。售电综合服务平台的电力交易服务是以电力交易中心为基础,以电商交易平台的模式进行展示和交易。交易的主体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面向发电企业(电厂)与售电公司的交易系统,另一部分是面向售电公司与电力用户的交易系统[2]。
        4、“互联网+”在电力企业人力管理中的应用
        为了与社会的进步发展步伐相一致,也为了电力企业适应市场环境中发展,所以电力企业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建立移动人力资源共享型数据库。该信息数据库不仅可以将相关的网络资源进行共享,还能够提升电力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工作过程中要是遇到困难或问题,也能够及时提出解决方法将其解决,以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另外,当问题出现的时候,也能将问题提交到相关的系统中,可以进行查过和反馈,使信息的处理具备高效性[3]。
        5、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与发展,致使互联网技术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互联网+”这一模式被率先提出与我国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并由李克强总理亲自提出,自此以后“互联网+”这一模式就被广泛地运用于我国的各行各业之中,并在这些行业之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此背景下,电力企业想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就可以开拓运用“互联网+”这一模式,创新融合“互联网+”模式,或许能够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徐海猛.基于Pocket PC 和.NET 平台的变电站巡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6.
        [2] 梁波,高宁,谢磊.“互联网+电力营销”建设应用解读[J].农村电工,2017,25(04):12-13.
        [3] 张红.互联网+背景下加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及职工教育培训的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22):93+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