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王倩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月1期   作者:王倩
[导读] 精细化管理就是明确主体责任与连带责任,
        摘要:精细化管理就是明确主体责任与连带责任,将管理目标具体化,并且要求每一个管理人员都应树立企业发展的大局意识,务实精干、恪尽职守,做到当日事当日毕,同时,对个人职权范围内的各项工作内容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以完成工作目标。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水平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逐步缩短,究其根源,与实施精细化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关键词: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策略
        引言
        在当前建筑行业运行及发展中,建筑施工企业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步伐,需要将精细化管理作为核心,结合建筑工程的各项环节,进行管理工作的优化处理,以更好的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建筑施工项目的系统化管理提供支持。但是,在当前建筑工程的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着市场信息不准确、施工技术管理方式不足等问题,这些现象的出现都为建筑企业的稳步发展带来限制。建筑施工中,项目管理者应该认识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将精细化管理内容融入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各个阶段,提高人们对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认识,以全面展现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价值,实现各项施工工序的稳步进行。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质量意识淡薄,过程管理粗放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维系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要素,但是,部分施工企业往往将关注焦点集中在工程效益指标上面,而忽略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在材料采购环节,为了节省采购成本,施工企业不关心材料质量,以次充好,导致建筑工程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此外,施工质量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为了抢工期、赶进度,在分项与分部工程施工中,不注重细节管理,事前无预案、事中无响应、事后无跟踪验证,管理粗放,针对性不强,责任不明确,进而埋下了重大的安全事故隐患。
        1.2综合素质低,自律能力差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流动性较大,部分施工企业并未建立完善的岗位培训机制,尤其对临时施工人员的管理,未经过系统培训,加之施工人员缺乏施工经验、法律意识淡薄、学历资历低、综合素质差,在施工过程中,常常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增加了施工安全风险,工程质量无法得到切实保障。
        1.3施工监管不到位,问题处理不及时
        施工企业缺乏系统、完善的工程施工监管机制,在建筑工程施工前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突发质量与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等方面,没有相匹配的专检、巡检、自检流程,虽然配备了专职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人员,但是检查过程流于形式,检查内容过于简单,并未辐射到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点,使施工管理暴露出诸多管理死角,既影响了后续施工进度,同时也埋下了质量与安全隐患。针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或者安全隐患,施工监管人员无故拖延问题的处理时间,导致小问题积累成大事故,给施工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2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策略
        2.1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
        在进行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建筑企业应该建立多个部门对整体建筑工程进行多方位控制,创新和完善诚信管理制度,提高工程质量。由于建筑工程是一项工程量大,花费时间较长的大型工程,这就需要各建筑企业在施工之前,对整个工程进行详细的划分,将每一块大工程细分成大量的小工程,并且对每一个小工程派遣相关的管理人员,实现对工程的多方位把控,这样不但能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如果在日后的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建筑企业还能第一时间对工程细节进行追责。并且给予相应的处罚,促进工程的有效发展。
        2.2强化精细化管理的意识
        员工的素质也是决定一个企业能否将安全问题完全杜绝的一个重要标准,员工的素质强,他们自然就会自觉严格按照规定办事,所以各企业应该加强对企业员工素质的管理,强化企业员工的素质,提高职工素质,强化职工意识。许多事故的发生往往都是一瞬间的事情,一个不经意的小的违规可能会引起巨大的祸患,所以各企业应该不断加强对员工意识上的培养,各企业应该不定期开展精细化管理意识学习工作,强化施工人员临场应变的能力,在遇到事情时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和解决。


        2.3加强对施工技术与原材的管理
        要促进施工技术的精细化管理,就应实现施工技术与项目具体特点、施工环境、气候特征等的结合,综合分析施工技术的可行性,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保证施工技术组织管理的合理性,加强对工程项目的了解,根据现状对先进的施工技术进行完善与修改,使其满足当前项目的施工要求。施工材料的精细化管理,首先应加强材料的准入验收环节,提升材料的质量水平,保证材料的合格性;其次在剩余材料与废弃材料的处理上,应制订明确的处理制度,避免材料污染环境,又禁止材料混入到合格材料内,可以重复利用的应制订回收流程,避免材料的浪费;最后在材料的存储上,应加强对仓库的管理,避免材料遗失或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
        2.4加强施工项目的质量监督与安全监督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要切实推行精细化管理,保证达到应有的效果,首先应细化现有的管理职责与目标,与管理人员签订工程质量保证书,督促其履行监督管理责任,促进现有管理体系的全面化,保证各个施工环节满足施工规范,避免出现质量隐患。其次应落实施工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制订安全管理条例,使其与考核制度挂钩,促进作业的标准化,避免不规范行为与违章作业,做好安全教育,设立必要的警示设施。
        2.5施工管理技术水平精细化
        为彻底落实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工作,最初企业需要具备完善的管理技术,提高管理技术水平才能高效的落实各项管理工作。其次,对于施工图纸和施工设计的要求,都需要使其能够满足精细化管理需求,能够给工程施工详细的参考,保证工程有序地进行。施工图纸作为建筑工程施工工作顺利实施的基本要素,根据实际情况对施工图纸进行修改,优化施工设计图纸,防止出现施工失误的现象。最后,施工图纸是保证施工能否顺利执行的基础,因而严格核查施工图纸十分有必要,从而给建筑工程施工工作提供全面条件。
        2.6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企业的自身发展情况以及工程建设需求,制定出精细化施工方案,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前做好施工设计方案还能够确定施工工艺的使用,把工程财务资金有效的利用起来,减少工程施工成本的消耗,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筑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全方位的针对工程建设地点进行实地考察,并针对施工位置的周围环境,施工人员、施工机械设备做好调查工作,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任何不稳定的影响因素都要通过设计及时有效的解决,让制定出来的具体施工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方案进行严格施工,避免后期出现方案变更行为,影响工程管理效果。
        2.7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在如今时代下,信息化、互联网等先进技术逐渐改变了社会大众的生活与工作,这些科学技术为生活与工作都起到了很大程度的便利帮助,因此,在建筑行业中针对施工过程展开精细化管理时,也需要充分利用如今时代下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提升精细化的管理质量与效率。例如:应用信息化技术的话,就可以构建精细化管理的信息化系统,通过此系统就可以对施工现场展开实时监控,并在第一时间得到施工过程中的信息数据,通过这些信息数据就可以分析出建筑工程的施工实况,如果其中存在安全方面的隐患与问题的话,就可以利用远程设施对施工现场展开控制,从而使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更加规范、安全。除此之外,在监管部门中的相关人员,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当工程施工中出现任何问题无法解决时,都可以在网络中寻找合理、有效的解决方式,这样不仅能够降低问题对于工程施工造成的多种损失,还能够有效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与压力,从而在针对施工过程展开较为全面且深入的精细化管理同时,为建筑工程中的精细化管理起到一定的强化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只有施工质量有所保障,人民群众才能获得最佳的居住体验效果。而精细化管理恰恰从建筑工程的质量细节以及每一道工序的安全管理内容作为切入点,将笼统与粗放的集中式管理转变为具体与精细的分级、分层、分散管理模式,实现了施工管理无死角,管理全程无漏洞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丘文德.建筑施工管理中如何应用精细化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9(20):170-171.
        [2]孙贤坤.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运用[J].居舍,2019(20):131+159.
        [3]陈亮.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9(19):11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