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中的 BIM 工程进度管理的应用李魁勇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月1期   作者:李魁勇
[导读] 绿色建筑的建设对我国社会发展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摘要:绿色建筑的建设对我国社会发展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综合分析建筑施工建设的特点和主要因素,在已有研究的理论基础上构建基于BIM数据库的施工进度管理模型,并且结合BIM技术及其他信息技术对建筑施工进度易滞后问题进行应用分析,为提高建筑施工进度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BIM;建筑施工;;管理
引言
        目前,BIM技术的发展在我国建设行业逐渐成熟。BIM技术具有参数化建模功能和施工模拟功能,应用BIM技术能有效解决建筑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然而,当前BIM应用于管理方面的研究不多。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以盾构法施工为例,分析论证了BIM技术结合其他信息技术在建筑盾构法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为有效缩短建筑建设周期提供参考价值。
1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1.1构建沟通平台
        BIM技术在进行建筑信息模型的构建中能够解决二维设计图纸中专业化过强的问题。一般而言在没有通过系统的学习前,对于立面、剖面、平面等都难以明确,因此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管理层往往也只能通过管理途径进行管理,对于工程的了解则往往比较片面。而使用建筑信息模型,工程的设计则是完全能够理解的,三维的立体模型能够通过肉眼察觉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对于管理而言也能够增强对工程的认识,通过模型可以生成效果图以及报表,在设计及建造和投运过程中,也能够在可视化状态下展开沟通以及决策,能够明确问题、提升沟通效率。
1.2实现事前协同
        其次项目在进行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及设计单位、业主因为各自接口问题市场发生冲突,进而召开接口协调及配合会议,寻找接口问题根源以及解决的办法,一次作出补救。此类的现象发生较为频繁,BIM平台构建完成之后便能达成事前处理,对接口问题进行有效的反映,从而实现实施前解决问题。最为典型的就是装饰施工项目中的管线施工,通过BIM模型的碰撞检查程序就能对管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明确,因为改善之后可能会造成其他影响,一般问题改善后还会再次进行碰撞检查,不断的对管线布置优化,以此在工程实施之前编制好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案,为整体工会才能效益实现亦有积极作用。
2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进度管理模型的构建
        建筑施工进度管理是基于BIM技术,以BIM数据库为基础,依托BIM的相关软件建立模型,然后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进行危险分析、概率估算、随机试验、仿真处理等方法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进度进行识别、评估、控制,以此降低施工返工率,提高建筑施工进度。
2.1 BIM数据库的建立
        文章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参考互联网信息以及收集以往类似已完工的建筑施工案例,将这些信息储存在BIM中,形成BIM数据库,当有新信息出现时,相关人员对数据库信息进行更新和维护。那么当新的建筑项目施工时,就可以与BIM数据库中已有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
2.2建立BIM模型,识别因素
        各参与单位根据自身需求构建自己的BIM模型,然后参照BIM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相关的模拟仿真,分析仿真结果,导出因素集,在IFC标准格式的基础上处理因素。利用矩阵分析法,贝叶斯网络法,层次分析法等评估事件发生的概率和等级,然后将预测的信息导入BIM模型中。通过专家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分析和判断,评估因素所带来的损失和项目能承受的能力,并及时商榷制定相应的对策应对,提高施工效率,在缩短工期的同时,也能降低施工成本。


3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3.1 BIM信息集成加强各参建单位和各专业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绿色建筑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多个单位和多个专业参与,如业主、监理、施工、设计、采购等多个单位,岩土、建筑、结构、暖通、机电等多个专业。各单位以及各专业之间相互协作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BIM技术具有信息集成功能,能构建一个平台,将各单位和各专业的数据信息集统一为标准的IFC格式,相关人员可以在自己的平台上查看相关的信息,必要时进行修改和上传,及时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传递。例如,当预先设定的轨道开挖路线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某种的存在需要变动时,轨道专业的工作人员只需要把相关信息输入BIM模型中,其他专业人员就可以通过BIM平台的信息共享及时制定处理方案应对,提高施工进度。BIM使建筑施工中各参建单位及各专业人员由传统一对多的交流模式转变成一对一信息传递的方式,保证了信息的时效性,有效解决了信息传递的缺失和信息传递时间长的缺点。
3.2 BIM技术对建筑施工资源的动态跟踪
        建筑施工空间的有限性,使得物资的堆放,机械的出入,人员的容纳相对于地上施工项目来说难度加剧。而且,由于建筑施工本身的工作量大,传统的项目管理无法兼顾对施工现场的每一个材料进行跟踪管理。然而,BIM可以挂接商务、物资、合约等资料,使设备材料进场,机械排班,劳动力配置等情况更加清晰合理。除此以外,BIM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各类电子设备,如GPS、RFID(无线射频识别电子标签)、红外线等结合应用到项目管理中,可以清晰地掌握现场施工情况,并根据反馈的现场的时实信息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资源使用情况进行动态跟踪,使施工中各项工作安排更加经济合理,从而加强了对施工进度及质量的管理。例如:盾构机何时推进以及推进的程度;不同地质情况下盾构机的种类和规格的选择等。BIM技术和其他技术的结合使各参建单位更好的掌握施工现场的可视资料和静、动态信息,减少决策和处理的时间,便于资源得到合理安排,有效保证了施工进度,节约成本。
3.3 BIM技术有助于合理安排施工计划
        建筑施工规模大,施工过于复杂,受场地限制许多专业要在有限的空间各自开展不同的专业工作,因此对进度计划管理要求高。传统的施工进度计划是由相关干系人进行编制,因此进度控制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不可避免会出现工序间的逻辑错误,造成工期延误。BIM技术将时间和空间信息进行整合,在原有的3D基础上形成4D模型,利用4D可视化技术动态模拟建筑施工过程。通过BIM四维施工模拟,施工方和业主方及其他项目参与方可以清晰直观地了解整个施工环节的施工进度,施工工序的合理性以及技术工艺的适用性。将BIM模型和进度编制结合成整理,预测可能出现的冲突,并将模型模拟情况与实时进度不断进行对比分析,寻找相关因素,再采取应对措施消除。例如:当某一因素或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车站施工进度滞后,未能按时提供施工场地,那么盾构机就会被迫采用盾构转场、盾构调头等间接过站方式,严重增加盾构工期压力,影响整体的施工进度。BIM技术与其他信息技术的结合能充分验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工期。
4结论
        建筑建设在我国各大中小城市的兴起,加快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施工进度的滞后不断增加了施工成本,也给城市的面貌带来严重的影响,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本文的目的是将BIM技术和其他技术的结合,通过更科学的管理,大大缓解施工周期的压力。这无论是对建筑项目本身,或是城市,或是居民,都是非常有利的。BIM技术与其他信息技术的结合,其功能强大,应用广泛,不仅仅局限于进度管理,还可以应用于成本分析,质量跟踪等。推动BIM技术和相关技术的升级能够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洋.BIM技术在综合体建设工程控制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2017(5):508-511.
[2]陈一鸣,唐会芳.基于BIM技术的PPP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J].项目管理技术,2017(5):51-56.
[3]秦松华,刘强.基于BIM和AR技术的石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J].项目管理技术,2015(9):106-111.
[4]陈明欣.基于BIM的建筑项目管理研究[D].河北:河北工程大学,2017.
[5]赵驰.绿色建筑项目施工进度管理研究[D].江苏:中国矿业大学,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