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绿化工程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   作者:盛洪斌
[导读] 摘要:本文对公园绿化工程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文章从阐述公园绿化工程养护管理的重要性表现入手,进一步分析了公园绿地工程的养护管理原则,最后提出了做好公园绿地养护管理工作的措施。
        新昌县城乡市政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绍兴  312500
        摘要:本文对公园绿化工程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文章从阐述公园绿化工程养护管理的重要性表现入手,进一步分析了公园绿地工程的养护管理原则,最后提出了做好公园绿地养护管理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公园绿化工程;养护管理;重要性;原则;措施
        前言
        在现代城市体系中,公园绿化工程已经成为重要的城市一景,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所不可或缺。而加强公园绿化工程的养护管理工作,则有利于体现公园绿地的环境美化作用以及精神文明建设作用,同时降低公园绿化工程的建设与维护成本,因此如何做好长期养护工作,值得思考。
        1、公园绿化工程养护管理的重要性
        1.1体现公园绿地的环境美化作用
        因为城市公园绿地工程中分布有多种类型的、数目可观的植物,这就能发挥植物本身具有的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新鲜氧气、分泌杀菌素、降低空气尘埃量、调控室外温度、消解噪音等作用,为城市带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园林工程设计单位会从生态、环保等原则出发,尽可能丰富园林工程植物的种类,引进先进技术。但为了将前期设计好的图纸内容落实到位,就必须做好后期的施工建设以及更长远的养护管理工作。因为植物的生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加强长效养护管理机制的建设与实施,才能确保植物始终处于健康生长的状态,避免其因为缺水缺肥、病虫害侵害等原因迅速枯萎死亡。事实证明,养护管理到位的公园绿化工程,其所体现的生态价值与环境美化优势往往更为显著。
        1.2体现公园绿地的精神文明建设作用
        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公园绿地工程规模不断扩张,它不仅构成了一个城市生态圈的重要要素,也成为了城市文化体系中的关键成分,某些地标性公园绿地工程甚至作为一个城市的名片存在,它体现了城市的文明程度与审美品味。更基础的是,城市公园往往是群众休闲娱乐、锻炼身体、周末出游的重要场所,因此它能直观地满足群众某些日常生活中的精神需求。尤其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群众工作压力加大的今天,做好公园绿地工程的建设,投入足够的资金与资源用于其长期的管理与维护,可以确保工程的精神价值得到持续的彰显,进而维护群众部分休闲、娱乐的权利。
       
        图一彩色混凝土
        1.3降低公园绿化工程的建设与维护成本
        当前城市公园绿化工程的建设,更多的是为了优化城市整体环境、为群众提供良好的精神体验,因此自然而然带有极其明显的公益性特征。为了确保公园绿地这一公共工程长期高效运行,同时降低其经济成本,就需要做好其日常维护工作。如果维护不到位,将可能出现绿地被破坏、植物干枯死亡等问题,这无疑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如果其养护未能形成周期性模式,在发现问题后再加以补救,这也会面临较大的经济损失。
        2、公园绿地工程的养护管理原则
        2.1量化原则
        在公园绿地的建设以及长期养护过程中,加强对低碳理念的运用,其基本条件在于加大对园林工程中各种资源的消耗情况及废物排放及再利用程度的重视程度,进而采取妥善措施,确保资源利用率达标。管理人员在其工作中就要通过合理的数据整合与分析,设计出具有高度可行性的管理养护方案,实现碳排放等的有效控制。
        2.2可持续再生原则
        随着当代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得到不断改善,对精神生活及美好环境追求也有所增强,公园绿地工程的建设因此加快发展。在其建设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注重新型材料和绿色技术的运用,例如彩色混凝土,就是一种防水、防腐、防滑的绿色环保地面装饰材料。而在其后期养护环节,则更多地提倡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追求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的并重,打造具有可持续性特征的优质景观。
        2.3共生原则
        由于公园绿地工程内存在多种植物甚至动物、土壤和石块的搭配也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因此景观系统是一个复杂多元的系统,为提升景观的协调性和生态价值,应该坚持共生原则。所谓共生,即是指在景观工程内的不同造型结构互相搭配提升园林美观程度、不同树种植物彼此协调实现共同的良性生存与发展,创造良好的休闲审美与生命体验。
        3、做好公园绿地养护管理工作的措施
        3.1建设动态健康良好的监控体系
        在公园绿地工程的长期养护工作中,对公园体系内的植物做修建、保养、病虫害控制将构成了工作的核心内容。因为不同植物的生活习性、环境需求不同,养护人员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植物现实状况设计出最佳养护方案,同时兼顾方法和结果,并且对结果进行必要的评估与反思,以此为导向逐步合理编制专项资金计划,使投入与产出形成良性循环,建立动态健康良好的监控体系。
        3.2全面实施公园绿化管理政策和硬性措施
        由于公园绿地工程的运行与市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其养护工作不能仅仅交给专业的管理单位来完成,还应该调动全体市民的积极性,通过培养其绿化意识,号召其保护公园环境。同时,要注意对强制性的手段使用力度,借助法律的力量将公园绿地工程的养护落实到位。例如海口市园林管理局集将包括万绿园、白沙门公园在内的中心城区38处公园绿地纳入城市绿线保护范围,实施最严格的保护措施,促进“四宜三养”最精最美省会城市建设。
        3.3提升工程管理人员专业素养
        如前文所述,公园绿地工程的建设会对大量活体进行利用,这就说明工程建设必然会涉及生物学、园艺学相关知识,而此类工程的另一特性则在于它也属于建筑工程之列,因此必然牵涉建筑、市政、水电等工艺技术,这就要求相关单位大量招聘具有交叉学科知识背景及特定专业知识背景的优秀员工,确保其具有丰富经验和足够的资质,实现真正的工程精细化管理。
        3.4将低碳理念贯穿后续建设工程
        由于公园绿地建设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且其规模在现代社会不断扩大,因此往往耗时较长,需要分多期完成。一般的公园绿地可以一期完成,随后进入下一期,所以在建设阶段往往会注重前期工程问题的全面分析和经验总结,避免在后期施工环节遇到同样的问题,面临同样的损失。在建设中,秉承低碳原则,不只是要在园林材料采购、植被种类搭配方面满足要求,还要在后续的整个建设工作中,对该原则进行一以贯之的严格落实,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公园绿化工程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的探讨,意义重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公园绿化工程养护管理的重要性;同时把握具体工程的养护管理原则——包括量化原则、可持续再生原则、共生原则等;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的做好公园绿地养护管理工作的措施,建设动态健康良好的监控体系,全面实施公园绿化管理政策和硬性措施,提升工程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将低碳理念贯穿后续建设工程。
        参考文献:
        [1]赵超.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环境──张公山公园绿化改造析[J].当代建设,1997(02):20-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