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探讨 钱波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   作者:钱波
[导读] 摘要:作为水利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原材料,混凝土有着极其广泛地应用。
        浙江江南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1243
        摘要:作为水利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原材料,混凝土有着极其广泛地应用。然而由于受到混凝土自身性能以及外界环境等诸多因素所影响,水利工程施工中会出现裂缝问题,这就给其整体质量以及安全性带来不小的影响。有鉴于此,下文基于笔者对相关文献研究以及多年建设经验情况下,首先分析了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危害,然后探讨一些较为有效的控制技术。
        关键词:水利施工;混凝土裂缝;防治
        引言
        在国家经济社会全面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水利建设等基础性的工程也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在水利建设中,混凝土技术因为其抗压强度高、取材广泛、外形易于塑造、耐火性好、养护费用低、抵抗风化能力强等各种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水利工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以及混凝土本身易于变形的特性,在硬化成型的混凝土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微小的裂缝、微小的孔隙以及微小的气穴等情况。这些微小缝隙的存在往往会造成钢筋材料的腐蚀,让钢筋混凝土本身的抗渗能力、承载能力以及耐久性等各项优点大大地降低。本文对水利设施建设中的混凝土结构出现缝隙的原因展开分析,并且提出一定的防治措施。
        一、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
        受混凝土本身材质的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环境因素、材料因素、后期养护原因等。
        (一)环境因素
        混凝土本身受温度的影响大,受外在温度的影响会形成热胀冷缩的特点。所以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温度的变化使混凝土在一冷一热的温度下导致混凝土裂缝,影响水利工程的安全性能。从环境方面看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其主要是工程建设中的干湿程度与温度变化的作用下形成的。在寒冷干燥的冬季成为了混凝土裂缝问题产生的主要季节,此时加强对混凝土施工的温度控制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以及裂缝问题的产生。而在夏季,为了能够切实保证混凝土减少受到张力因素的影响,亦需要适当的时间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水分的补给,从而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二)材料因素
        因为混凝土本身就是一种混合型的原材料,混凝土的主要配料成分是水泥,所以则需要对水泥进行合理、科学的采购,要求施工单位要有针对性的对水泥进行筛选,防止收缩性较小的水泥在水利工程中运用。虽然施工单位重视了水泥的筛选,但是大部分却忽略了水泥的科学配比问题,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并且混凝土的其他材料的配比对混凝土裂缝的影响也十分大,比如:砂率过高则会降低混凝土自身的坚硬程度,从而产生裂缝问题。
        (三)后期养护原因
        后期的养护也是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之一,人是水利工程施工的主体,所以人对水利工程的维护工作会直接影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但是,部分施工单位未意识到后期水利工程的养护问题的重要性,导致后期养护工作不到位,混凝土产生裂缝。比如:混凝土施工中容易因缺水问题从而产生裂缝,尤其是在露天的水利工程建设中,混凝土则会完全暴露在空气中,这便会直接导致混凝土自身水分的严重流失,从而导致混凝土裂缝问题的产生。为此,施工人员需要在其工程的后期养护阶段对其进行适当的湿润,从而防止混凝土因水分的缺失而发生裂缝。
        二、水利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技术措施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是难以避免的,所以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并根据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关措施,具体如下:
        (一)优化配比,合理设计
        首先,我们需要优化混凝土原材料之间的配比,并进行合理的设计。在水利工程施工前期,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如:水利工程允许的裂缝宽度范围等,提前设计混凝土原材料之间的比例,减少对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并且在前期还可以进行试验,如:适当采用粉煤灰来代替水泥,能够有效改良混凝土内外温差问题,并降低混凝土出现收缩裂缝的可能性。


        (二)加强施工现场的管控
        其次,需要加强混凝土施工现场的管控,保证施工现场的秩序,以减少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问题。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强对现场的控制,在吊装、运输混凝土构件过程中,要加强对混凝土的保护工作,避免产生振动、破坏等情况,合理选择吊点及支撑点,避免产生误差等情况。在混凝土浇筑、振捣等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切记按照流程开展,振捣适度。在项目未完成之前,混凝土构件切记不要堆放杂物,禁止人工踩踏,做好相关防护措施。
        (三)充分考虑温度变化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再者,施工单位需要考虑温度变化的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因为我国四季温差大,对混凝土施工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我们需要提前考虑温差对混凝土浇筑的影响,比如:当温度较低时,可以适当的对混凝土进行保温措施,避免混凝土的表面产生裂缝的情况。并且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还需要对模板进行控制,因为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模板容易变形,若出现这类问题浇筑工程就需要停止,要先对模板进行修复,所以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还需要时刻对模板进行控制。从温差上来看,冬季以及夏季温差都是比较大的,因此混凝土入模的时候要对温度进行控制,一般冬季入模的温度要比外界的温度高10℃,夏季时要低于25℃。
        (四)定期进行检查,做好实时管控
        还需要定期对混凝土进行检查,并做好实时管控。混凝土裂缝主要分为贯穿裂缝表面裂缝和深层性裂缝两种,一般情况下容易被工作人员发现,所以需要工作人员定期对混凝土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混凝土裂缝问题则可以及时处理,若是贯穿裂缝表面裂缝,则需要对钢筋重新进行浇筑;是深层性裂缝,则可以直接施工浇筑。由此可见,我们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定期检查,掌握混凝土的情况,并对混凝土凝结的过程要进行管理,以防止混凝土裂缝现象的发生。
        (五)收缩及干裂裂缝防治措施
        此外,对于收缩裂缝进行高效率的防治,在选择混凝土材料的过程当中,对于强度要选择比较高的材料,在施工中工作人员对于水灰比要进行严格控制,同时施工中将一些减水剂倒入其中从而降低水灰比的比例,提升混凝土的强度,但是如果施工条件相对比较艰苦,会出现一些温度差别大或者是有风的情况,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这些问题进行应对,避免对混凝土结构产生影响,在后期将模板拆除的时候,根据相应的顺序去进行,同时做好混凝土的保湿工作,减少混凝土水分蒸发。
        (六)注意混凝土的养护
        最后,施工单位需要重视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定期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因为后期的养护工作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重要环节,养护工作可以保证混凝土在一段时间内维持合适的温度、湿度。所以,施工单位养成后期养护工作的意识,并注意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一般情况下,混凝土使用温度需要低于施工时的温度,以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大导致混凝土裂缝,并且新旧混凝土混用时一定要将新旧混凝土之间的温差维持在标准范围内。
        三、总结
        综上所述,造成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需要加强这些方面的管控,降低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概率。并且加强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技术,防止混凝土裂缝,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兵,叶新明,谢廷呈,陈志山.探究水利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科技经济市场.2015(07)
        [2]单科科.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技术应用问题探讨[J].黑龙江水利.
        [3]严强,朱倩琳. 水利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防治途径[J]. 产业观察.2018.(12).
        [4]袁龙波. 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j].工程科技.2016(2).
        [5]孟凡胜,仲崇胜等. 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