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全面护理干预在脑部肿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80例脑部肿瘤手术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n=90),一组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展开全面护理干预(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在脑部肿瘤手术患者护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关键词:全面护理干预;脑部肿瘤;术后并发症
脑部肿瘤也被称为颅内肿瘤以及脑癌,是脑组织细胞不正常增长所致,也可由身体其他组织或脏器转移侵入颅内而形成。脑部肿瘤有十大早期信号,包括性质较为剧烈的疼痛、呕吐、视力障碍、精神异常、单侧肢体感觉异常、幻嗅、偏瘫、耳鸣、巨人症以及幼儿停止发育[1]。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检查并采用核磁共振进行早期确诊。手术是治疗脑部肿瘤的首选方式,但是由于位置特殊,术后有着很高的并发症发生率。为了改善预后,临床多会予以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巩固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以180例脑部肿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分析全面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9年12月医院收治的180例脑部肿瘤手术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n=90),一组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展开全面护理干预(研究组)。对照组男46例,女44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3.51±5.28)岁;研究组男42例,女48例,年龄19—74岁,平均年龄(43.48±5.33)岁。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宣教及术后体征监测等基础护理内容。研究组展开全面护理干预,以下为具体内容:(1)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在患者入院后积极接待患者,带领患者熟悉医院环境,并向患者介绍主治医师及责任护士,消除患者陌生感。在交流过程中展开宣教,向患者讲述手术相关知识,解答患者疑虑。对于负面情绪严重的患者展开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改善心态,确保手术顺利进行[2]。(2)并发症预防。观察患者瞳孔、意识状态等,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一旦发现脑水肿相关症状,立即处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更换尿管,并协助患者翻身,防止压疮产生。如果发现尿液异常立即进行尿常规检查,避免出现泌尿系统感染。如果患者出现倦怠、懒言情况,预防水电解质紊乱。(3)生活质量。术后为患者建立科学饮食方案,并指导患者展开适量运动,告知注意事项,一旦发现异常立刻处理。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继发性癫痫、脑水肿以及肺部感染。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 SPSS21.0 软件处理,设定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png)
3讨论
脑部肿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症,其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相关数据显示,脑部肿瘤占全身各种肿瘤的1%—3%,其中约30%为其他部位肿瘤延伸至路脑内[3]。患者多会出现头痛、颅内高压以及局灶性症状,在缺乏及时有效治疗手段下,患者生命安全会受到严重威胁。目前,手术是治疗脑部肿瘤的基本方法,但是该手术对技术要求较高,且术后并发症多,预后较差。因此有必要展开全面化、针对性的护理方法来确保手术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全面护理干预更强调以患者为中心,除了对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理外,还注重患者的心理需求。在前期通过健康宣教与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确保手术顺利进行。而在良好心态下,患者会表现出更高的依从性,从而更好预防术后并发症。本次研究显示,与常规护理相比,全面护理干预有着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P<0.05)。综上所述,全面护理干预在脑部肿瘤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理想,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素明,邓小灵,林细琴. 全面护理干预在脑部肿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0):83-85.
[2]叶玲. 全面护理干预应用于脑部肿瘤术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5):137+142.
[3]吕松阳. 全面护理干预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观察[J]. 河南医学研究,2018,27(20):3819-3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