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书法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期   作者:魏德斌
[导读] 写好书法对提高学生素质,对学生意志的磨炼、情操的陶冶,良好习惯的形成,意志的培养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   魏德斌

【摘要】写好书法对提高学生素质,对学生意志的磨炼、情操的陶冶,良好习惯的形成,意志的培养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2013年教育部开始推行小学书法课程以来,书法教学逐步开始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可以说问题与机遇并行。本文将就小学书法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做一下初步探究。
【关键词】小学书法   教育体制   书法意识   书法态度
        汉字和书法文化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以其独特的形态,深刻的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小学书法教育最近几年开始受到重视,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亟须我们去解决。下面,我从教育和学生两个方面就问题及对策做一下详细论述。
        一、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从教育体制上说,教育部门对书法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书法课程的监管力度不够。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在考核时把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主要依据,老师迫于分数的压力,书法课经常被文化课占用。不少的学校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规定学校每周开设的一节书法课,因为缺少师资等原因,干脆把书法课程并入语文课,课程表上的书法课成了应付上级检查的形式,导致书法教育在小学的开展步履维艰。书法教育要真正走进小学,光年一纸空文和一张课程表是不能做到的。
        对策:上行下效,加强对书法教育的领导和监管。
        各级政府机关应当成为继承中国书法优秀传统的表率,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就会上行下效,全国各级学校重视书法教育的局面一定可以打开。书法文化要想真正普及走进小学,教育行政部门责任重大。狠抓监管与落实,才能真正使书法教育在小学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格局,免于在基层学校 流于形式。
        (二)小学书法教师大多是兼职教师,书法专职教师师资严重缺乏。
        目前书法界高手云集,然而在普通小学中师资的严重缺乏成为书法教学最大的瓶颈之一。大部分书法课由语文老师来兼任,许多课时都上了语文,基本的课时都难以保障,目标和效果更是难以企及。
        对策:加强师资的培养与培训,研究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要想书法真正走进小学,必须要加强师资的培养与培训,研究彻实可行的教育方法,使书法教师形成掌握一些基本的书法理论和实践知识,工作踏实、有开拓进取精神,重点培养一批书法教学骨干。教师应该勤练“三笔字”,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书写的总体水平,扩大书法教育的氛围。教学上,要采用灵活新颖的方法,摆脱旧的教学模式,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把书法教育变成学生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使学生在精神愉悦中接受书法艺术,并成为一种主动的选择。
        二、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平时作业太多,导致学生写字姿势严重变形。
        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写好字的前提,当前小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是个普遍存在的老大难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握笔姿势不对,抱笔的姿势相当普遍;二是坐姿不端正,“三个一”一寸、一尺、一拳不到位:握笔离笔尖太近,胸部紧贴着桌边,头偏向左侧,眼睛离本子太近。    
        对策:抓好“三有”“两配合”很重要。
        1、何为“三有”呢?一有“序”,指书法姿势的培养要有计划性。学校要制定相应的书法姿势达标评价体系,具体到班级要形成书法姿势检查激励的机制,指定学生干部管理,强化学生的意识,有序还指应有培养次序,先培养什么,后培养什么,做到心中有数,并严格按照计划实施;二有“章”,指书法姿势的形成要有章可循,培养学生的书法姿势分为三个阶段性过程:一是在写字前老师给予明确的要求,学生练唱写字歌,二是学生自己先摆好正确的写字姿势,教师不断地提醒,以使之保持,三是学生写字,老师个别给予提醒,每个过程辅以过程性评价,使书法姿势习惯成自然;三有“恒”,即持之以恒,习惯养成有反复性,家长、教师应达成共识,持之以恒给予提醒、督促。
        2、寻求“两配合”,做到要求一致。写字不光是书法课的任务,它伴随小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是需要取得课任老师的配合,请他们上课时做到要求一致,督促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二是需要取得家长的配合,请他们在孩子写字出现错误姿势时,及时地进行纠正,配合学校规范孩子的写字姿势。
        (二)学生的书法意识不到位,书法态度有待提高。
        写字是一种技能训练,要想练好字,得下苦功夫,就得坚持天天练、月月练,就得达到足够的训练量。但从目前的小学生写字量来看,是严重的超出了标准,但是仅限于作业,学生由于文化课作业繁重,急于赶作业,注意力不在练字上,与书法训练的要求相去甚远。
对策:确立“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
        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写字课时练,二是平时作业时练,引导学生确立一种“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咱们天天为了实际需要而写字,其实是天天再练字,更不必特别划出练字的时间。”我们要引导学生养成这么一种良好习惯:不管在什么场合下写字,只要一提起笔来,就要一笔一画地写,认认真真地写,力求做到笔画清晰,间架合适,行款整齐。一开始学生可能影响做作业的速度,但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越练越熟,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后,作业质量会既写得好,又写得快。
诚然,我们的小学书法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我们在为书法教育进课堂欢呼的同时,又要塑造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和氛围,使孩子们既能对书法学习有兴趣,又能从中体会到民族文化的源头活水。让孩子因为练习书法多一份宁静与厚重,少一些轻薄与浮躁!
【参考文献】
1、录锐斌《书法教育走进小学课堂之我见》
2、雷蓉《写字教学从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抓起》
3、刘世旭《教师要努力提高三笔字书写水平》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