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英语课堂讨论的误区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期   作者: 程萌
[导读] 在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以及应用英语进行基础交流的能力。

河南省信阳市羊山新区第三小学   程萌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以及应用英语进行基础交流的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各种学习的讨论,能够使得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有更多的了解,达成对学生更为细致性的引导。同时,学生在讨论中也能够形成对英语学习内容更为深刻的思考,达成自我的理解。然而,目前的英语课堂讨论仍旧存在着一些误区,本文对这些误区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英语课堂探讨;误区分析;优化策略
        引言: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对于塑造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英语学习的态度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需要分析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应用适当的课堂引导策略。在英语课堂中选择适当的主题引导学生展开探讨,就能够满足学生应用英语进行交流的需求。教师需要发挥课堂探讨策略的应用优势,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一、小学英语课堂讨论中存在的误区
        1、学生对话题的兴趣不足
        在英语的学习中,教师应用的课堂讨论主题,通常是选择课本中提到的内容,课本中内容较为局限,以学生目前的英语水平难以在课本的引导之外有所发挥,应用讨论的过程不能说明自己的真实状况,因此难以对探讨的内容产生兴趣.例如,PEP版六年级课本中选择了Last weekend作为章节的主题,在课本内容的引导下,学生的话题展开受到局限。
        2、英语讨论中受到词汇量的限制
        在小学英语课堂的探讨中,由于学生的词汇量较为有限,因此探讨内容难以完全的展开.语是学生的母语,在小学的六年级阶段,学生已经能够应用流畅的汉语表达复杂的语言内容,学生的思维发展也到了相对较为复杂的程度,然而,在英语的学习中,由于学生词汇量的影响,学生的表达能力无法与其心智水平相对应。
         3、教师的引导程度不足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通常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并未能够参与到学生讨论中去。这种情况下,教师对学生讨论的指导有所不足,同时教师也不能够深刻的了解到学生的问题所在。
        二、小学英语课堂讨论的优化策略
        1、引起学生对讨论内容的兴趣
        在充满兴趣的情况下,学生才能够更为主动的投入到课堂的探讨中去。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对课本中应用的主题进行拓展,使得学生可以探讨更为丰富的话题。


例如,可以将Last weekend在时间范围上,拓展为summer vocation,在summer vocation中学生的活动展开更为广泛,可讨论的内容也更为丰富。这种讨论的展开,需要在学生充分的掌握了课本中的学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要保证学生在英语讨论中应用的基本句式是正确的。对讨论内容较为精彩的小组,也可以在讲台上向全班的同学进行展示。
        此外,教师要对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所关注,了解到学生在生活中感兴趣的内容,在适当的情况下,将这些内容加入到课堂的讨论当中去,不断的应用新话题激发起学生的参与热情[1]。
        2、拓展的词汇量与口语表达能力
        事实上,在口语表达的过程中,学生的词汇量有助于其表达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应用课前预习的机会,对课堂中想要探讨的话题内容进行总结,并且查找出未能掌握的单词,制作出相应的单词卡片,在课堂的讨论中展开应用,说出新单词的同时,向其他的同学进行展示。
        另外,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其课堂中的讨论。组合应用各种简单词,就可以表达出相应较为复杂的意思。这种能力需要教师对学生展开专门的训练,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中文日常表达的过程,对其中应用的词汇进行统计。通过这种统计行为,学生就能够发现,日常口语中应用的词汇事实上都较为简单,词汇量有限。然而,在中文的表达中,学生却没有感受到明显的障碍。这是由于学生对词汇内涵的掌握程度较高,可以灵活的应用各种词汇的组合。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看美剧等方式,掌握更多的口语表达方式,尤其熟悉的掌握各种类型的短语,对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具有重要帮助[2]。
        3、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针对性指导
        教师需要主动的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在讨论的课堂上,教师要应用巡游的方式,观察学生的讨论过程,并且在适当的情况下加入到学生的讨论当中。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能直接的指导学生的讨论,同时能够在学生的探讨过程中了解其英语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在讨论完成之后,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建议。例如,一些学生的英语发音问题较为严重,教师可以在参与中发现学生的发音问题,并且提出纠音建议[3]。
        结束语:
        教师在设计课堂讨论的时候,一定要紧扣英语教学目标和内容,充分考虑到学生英语语言的使用,并善于换位思考,努力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
参考文献:
[1]刘澄.小学英语课堂讨论的误区及对策[J]. 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9(10):31-34.
[2]邱惠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活动的问题与对策[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3,15(03):88-92.
[3]陈柏华,高丹丹.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研究[J]. 课程.教材.教法,2013,33(10):70-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