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钟秋1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   作者:钟秋1 于海涛2
[导读]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得到了普遍提高,这使私家车数量逐渐增加,这给公路交通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1云南第二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650000;2云南交投集团云岭建设有限公司  650500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得到了普遍提高,这使私家车数量逐渐增加,这给公路交通造成了较大的压力。交通运输中的公路工程是基础性的建设工程,施工效果和质量对人们的日常出行有着密切的影响。本文就对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
        在我国交通工程的快速发展中,公路工程项目日益增加,为了提高公路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确保来往车辆及行人的安全,工程项目施工单位需要做好公路工程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工作。现阶段,在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中,沥青路面施工建设是其中的关键技术,既能确保路面的平整性与道路的通畅性,又可以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因此,在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分析其中的问题,注重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1、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1.1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技术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之前应先拌和沥青混合料,施工人员要提前通知拌合人员将沥青混合料拌和好,沥青混合料拌和好后要及时运输至施工现场,避免因运输不及时而造成摊铺机停机待料而不能连续工作的情况。拌和人员在进行混合料的拌制时应严格按照审批过的施工生产配合比进行拌和,严格控制拌和时间,拌制要均匀,并确保冷料热料供应的平衡性。对于拌和好的沥青混合料,质检人员要对其进行温度检测及质量检测,检测符合标准的沥青混合料才能被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摊铺工作。
        1.2路面碾压
        在完成好路面摊铺工作之后,就要开展路面碾压,该环节对整个公路工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首先要想促使沥青混合料最开始的密度得到保证,就要先进行2次的初次碾压,并且严格按照从外部到内部,或者从低处到高处的方式开展碾压施工,其中碾压重叠在一起的厚度应该是轮胎宽度的1/2。其次在进行碾压的时候要使压路机与摊铺机朝着一个方向,并且要想有效避免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出现下降太快就应该减少喷水的次数。最后在做好初步碾压施工工作之后,应该利用复压的方式来对路面密实度进行提高,并且在此环节混合料的温度要超过120℃,复压的顺利和重叠的宽度要与初次碾压是一样的。此外在复压的过程中碾压的次数要控制在6~8次之间,碾压速度要在4km/h左右,在最后一次进行碾压的时候,混合料的温度要超过90℃,还要保证路面在经过碾压之后没有轮胎的痕迹,进而就可以大大改善路面的平整度,保证公路施工质量。
        1.3沥青路面接缝
        公路工程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时,纵向和横向方向的施工缝隙是在所难免的,其对严重影响沥青路面的质量,促使施工质量得到大大降低,所以一定要对接缝施工引起高度重视。针对纵向施工裂缝要施工2台摊铺机,并且将其余梯队的方式进行联合开展摊铺施工,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在已经完成摊铺施工的混合料中预先留出10~20cm的位置,这地区不进行压实施工,这样摊铺的重叠区域就在5~10cm之间,随后通过采用热接裂缝的方式在该区域进行跨接碾压,就可以很好的对沥青路面的纵向施工缝隙进行消除。针对横向施工缝隙应该通过采用平接裂缝的方式进行施工,首先沿着3cm直尺朝着纵向的位置进行延伸,呈现出悬臂形状,在直尺脱落处将其当作成横向施工裂缝位置,随后使用锯缝机具有针对性的进行切割和铲除,并且在进行横向施工裂缝切割和铲除前将接缝地方的粉尘清除干净,之后使用一些沥青进行摊铺施工。最后在开展碾压施工工作中要将跨缝当作开始位置,朝着新摊铺的层面进行逐步压实,进而就可以对施工的裂缝进行合理有效处理。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2.1监督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检查混合材料需要在材料被投入到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前进行。混合料的拌和温度需要严格控制好,混合料的温度参数尤其要把握好,其中温度参数包括出厂温度、摊铺温度以及到场温度等参数。混合料的温度参数与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密切相关,材料温度的高低影响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到场、碾压以及摊铺等工序。施工材料的出厂温度一旦发现发生变化,要及时对沥青混合料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包括沥青混合料的干湿度、稳定性等问题,可以确保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符合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的要求。与此同时,沥青混合料的油含量要进行严格控制管理。沥青含量影响混合料的质量和稳定性。公路路面出现空隙增大,路面的沥青膜变薄是由于沥青在公路工程施工的用量太少,会导致沥青路面受到天气和阳光照射的影响,路面老化非常容易,而且路面的稳定性严重降低,对公路整体的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2.2加强对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的管理
        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其责任意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现场施工的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技术培训和质量意识教育,从整体上提升其素质,确保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能够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及规范进行操作,从而保证路面施工质量。而施工设备则是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设备如出现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公路路面的质量,因此相关人员应定期保养并维修好施工设备,避免因设备出现故障而导致施工问题。
        2.3全面落实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精细化管理
        为了全面落实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精细化管理,施工技术人员需要严格检查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全面控制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材料,确保沥青路面建设的稳定性、安全性。最后,施工技术人员需要注重各项路面施工技术,尤其是沥青摊铺和碾压作业。在这一过程中,应加强对沥青路面施工速度的控制,尤其在碾压工作中,合理地控制碾压速度和路面压实度,避免因速度、碾压次数不合理影响公路路面质量,且施工人员需要做好专项控制工作,提高路面施工质量。
        2.4质量评测与注意事项
        在公路工程项目沥青施工中,还需针对原材料质量、沥青混合料温度、沥青面层质量等进行检测,及时发现质量问题,确定补救措施,并明确具体责任认定,保证工程质量监管的全面性。此外,还需加强对以下三项注意事项的控制:其一是施工季节控制,应尽量选取晴天进行沥青路面施工,避免路面存在积水,并合理控制环境温度,避免因温度过高影响沥青材料性能,温度过低引发沥青脱层、表面出现裂缝等问题;其二是路面压实标准把控,通常选取最大理论密实度作为检测标准,将路面压实度控制在92%以上,或基于马歇尔试验密度检测标准,将上下压实度控制在98%以上,保证路面的稳定性;其三是竣工环节管理,在沥青路面竣工后需进行一段时间的冷却处理,待混合材料温度降至50℃以下后方可投入运行,以保障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中,我国公路工程项目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社会各界越来越注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这是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关键。因此,在公路施工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沥青混凝土质量的控制,提高公路路面的使用性能,减少后期维护费用的投入,建设高质量的公路工程项目,为人们的出行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孙培吉.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价值工程,2019,38(28):23-24.
        [2]潘红博.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8):199-200.
        [3]吴卫志,吴颂涛.公路工程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7):6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