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新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511800)
摘要: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为了能够更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对电力的需求,加大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并强化对现代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控制和管理,能够加快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速度,提高电力行业的发展水平。本文就电力系统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方向展开探讨。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分析
引言
电力系统中合理运用自动化技术,推动我国智能电网建设,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能源支持。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种类较多,大多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之间存在联系。通过分析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具体应用,给出控制技术应用质量的措施。
1现代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概念及内涵
现代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主要是将自动检测、自动监控以及相关决策装置安装到电力系统当中,通过电力和数据传输系统来实现远程监测和控制整个电力系统的目标。在电力系统运用过程当中,自动化技术水平的高低会对其产生直接的影响,也会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稳定与安全。为了能够促进电力系统更加高效、快速的运转,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电力条件和环境,重视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研发及应用,使得我国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水平得到更好提升,促进我国电力系统运行更加准确化、及时化和灵敏化,更好满足人们对电力的迫切需求。
2电力系统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2.1智能化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在电力系统中的各个环节逐步应用了电气自动化智能技术。这种技术的应用提升了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与传统的电力系统运行相比,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借助于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对系统运行全过程的监测,一旦系统出现异常运行情况,智能化系统会立即启动报警系统,将有关的故障信息反馈给平台终端的管理人员,紧急情况下,智能化技术还可以启动有关的应急机制,将故障损失降至最低,因此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整体效率。电气自动化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有关的维护检修人员快速进行故障的定位与分析,提高了维护检修的效率,实现在最短的时间内电力系统恢复到正常的运行状态。
2.2自动仿真技术
仿真技术主要应用于科研工作的数据分析以及组建闭环系统中。首先,在数据分析工作中,科研人员需要在仿真软件中建立一个模型,并将所有和模型有关的信息输入到系统中,此时系统会根据科研人员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计算,生成对应的结果。最后,科研人员可以根据结果对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修正。仿真技术主要的优势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仿真技术得出的数据结论更为精确;另一方面,该技术手段分析的数据更为全面。和人工分析数据相比,仿真软件能够在大范围的数据中进行排除,只提取出有价值的数据信息,然后再进行分析。其次,组建闭环系统时,利用仿真技术建立一个虚拟连接端口,进而可以使不同控制系统之间可以进行有效连接,最终达到加强系统智能控制效果的目标。虚拟接口的设定,可以满足不同设备连接的要求,这一优势在现场调试设备时显得尤为关键。从长远的角度出发,智能闭环控制系统势必会成为主流,当电力系统的后端检测到数据之后,会将相关数据都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在分析之后会给前端一个反馈控制信息,从而实现闭环控制,而在连接各台设备的过程中,就需要借助仿真软件组建大量的仿真端口。所以,深入研究仿真技术,才能够切实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2.3电网技术
在电力行业发展中,逐步应用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如电网技术。电网技术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综合调度技术,也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突出表现。该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大大提升了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提高了电力网络的信息处理能力,提升了电力系统运行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水平。此外,电网技术的应用也规范了系统操作,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整体水平。因此,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进步,电网技术的应用领域逐步扩大.
2.4PLC技术
可编程控制系统,即PLC,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比重较高,能够切实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和质量,能够对系统各项指令进行精准的控制,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具体地,PLC应用于电力系统运行期间的优势主要有两个。第一,准确性。由于PLC是由继电器触发的,只有在继电器贴合之后才会触发相应的动作,所以不会出现误动作的现象。第二,高效性。PLC系统内部的扫描周期是0.02s,效率较高,在检测到任意一条程序满足导通条件之后就会触发动作,所以系统运行的效率可以得到良好的保障。此外,基于PLC技术的电力系统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该技术有自锁功能,当电力系统运行出现异常时,PLC会触发自保,并发送相应的报警信号。
3电力系统领域自动化技术应用方向
3.1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
实际中电网调度质量提升通过优化调度基本模式实现,主要有信点通道、端站、控制中心等组成。电网调度过程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内容,如调度中心、变电站、发电厂等,利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将这些环节联系起来,实现自动化管理电网调度的目的。电网运行时合理运用自动化技术,提升电网调度监测质量,并且对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及时将数据转到控制中心,对电网调度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有效降低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整个调节过程中数据信息的采集至关重要,这也推动电力系统不断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3.2系统数据和信息处理中的自动化技术
.png)
图一 变电监控系统的自动化技术
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力能源系统,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对该系统中的数据、参数和信息等进行实时的获取、交流和转换、运用等,换句话说,自动化技术提高了该提系统内部所有资源的分享功能。随着电力能源系统和自动化技术的齐头并进,电力能源系统与自动化技术之间的彼此依赖性越来越强,双方的融合性也越来越复杂。特别是电力能源系统对自身状态的管控和及时处理问题的需求不断提高,迫使自动化技术进一步加强与该系统的全面融合。目前,当务之急是解决不同格式、不同形式的数据信息汇总、管控、交换及分享的问题。为此,需要在电力能源系统中研制开发类似功能的模块,这种模块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功能模块必须是实体存在,占用一定空间,具备一定外形,这样的模块才能细致、准确、快速的完成上述功能,才能实现对系统和自动化技术平台的覆盖和包容。二是研制开发功能模块时,要针对系统的理论技术和表现格式,要针对系统不同部分的原理和不同设施的特点,更要针对该系统的动态运行特征和规律。
3.3变电监控系统的自动化技术
在电力自动化系统当中,变电监控系统是其重要内容。变电监控系统能够给电力系统提供更加便利的运行条件,变电监控自动的自动化和信息化能够助推电力系统更加自动化和现代化,特别是对先进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能够推动电力系统中一次设备、二次设备以及变电站系统的运行效率得到更好的提升。如图一。与此同时,变电站监控系统能够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更加稳定和安全,还能够对电力监控系统的建设和运用成本费用进行更好的节约,对于潜在故障能够进行有效的预知,保障我国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加连续与有序,提升我国电网的质量和应用效果。
3.4状态检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电力系统监测中融入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通过对数据信息的采集与分析,及时消除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并通过提前处理保证整个系统的应用情况,因此这种应用对于改善状态监测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具体处理系统时,需要根据系统的运行参数对于检测装置进行设定,确保对相关参数的检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以内,一旦超出范围,或者呈现出较大的数据波动,相应的警报系统将会进行预警处理。具体在应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数据异常问题,系统在完成数据采集工作后,会与相关参数的合理空间范围进行对比分析,一旦出现异常,将会发出相关的警报信息,工作人员在获取警报信息之后,可以第一时间对故障设备进行处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大大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对于提高综合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结语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是电力行业现代化、智能化发展的突出表现,各个电力企业要积极推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提升电力行业发展的总体水平。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需要不断引进新技术与新设备,将自动化控制的理念应用于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各个环节,满足电力系统稳定、可靠运行的需求,推动电力行业的技术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封位棕.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9,50(14):159-160.
[2]苏艳娟,郭丹蕊.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策略[J].南方农机,2019,50(3):202,210.
[3]孟献民,彭紫一,孟程.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究[J].中国新通信,2018,20(23):210-211.
[4]杜忻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8):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