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浅谈高校辅导员工作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2期   作者:时晓勇
[导读] 新冠肺炎正在各地肆虐,自发现并报道以来,不到一月时间,感染人数由不到十人迅速增加到三万多人(截至2月7日),死亡人数超过“非典”,多达六百余人。此次疫情正值寒假时段,春节前后,人口大迁移,造成感染人数多,防控难度大。如何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好地保护师生安全,如何更好地开展辅导员工作,是本研究所在。
鲁东大学  山东  烟台  264025
        摘要:新冠肺炎正在各地肆虐,自发现并报道以来,不到一月时间,感染人数由不到十人迅速增加到三万多人(截至2月7日),死亡人数超过“非典”,多达六百余人。此次疫情正值寒假时段,春节前后,人口大迁移,造成感染人数多,防控难度大。如何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好地保护师生安全,如何更好地开展辅导员工作,是本研究所在。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高校;辅导员工作
       
       
一、高校传染病预防现状及原因分析
        1.预防缺乏常态性工作
        高校环境较为特殊,学校与社会环境共存,人群聚集流动,处于疫情发生的高风险场所,因此传染病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高校对于易发传染病有着较为成熟的应急处理机制,但是在预防方面缺乏常态性工作,缺乏将传染病列入学生安全教育体系,非医学专业没有专门的科学教材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1]。
        2.学生对传染病认识程度亟待加强
        学生对于传染病未能全面正确认识。青年学生群体思维活跃,容易出现猎奇心理,容易受到网络观点错误虚假信息的不良诱导。对于传染病的认识程度仍需进一步加强。相关专业学生此有着一定认识,大多学生认识程度不够。听到某种传染病甚至“谈虎色变”,不能理性认识,科学对待。在日常生活中,个人习惯也会影响传染病的预防,尤其以宿舍内务为要。另外大学生自我防护意识薄弱[2],缺乏长效学习。
        3.高校辅导员对于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辅导员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一员[3],肩负着引导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重任。因此健康教育应该是其日常工作中重要的一环。但辅导员常务性工作冗杂,以学生管理为核心,涉及若干方面,往往对健康教育重视不够,专职辅导员医学知识储备不足,主动接受健康培训意识不强,对学生健康指导意识较弱,鉴于高校环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健康教育更应该得到重视。
        二、解决策略
        1.建立健全疫情防控体系和长效机制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学校一是应建立健全易发传染病的防控体系,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监管。在行动中找不足,以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联防联控机制,健全全校参与,共同应对的格局。二是健全疫情防控长效机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普通高等学校应加大健康教育力度[4],将健康教育纳入安全教育体系,使用已有的相关教材或者开发校本教材,将其纳入通识教育体系。三是开展健康教育培训。辅导员应主动参加,强化意识,在工作中开展适当的相应的活动,确保学之有行,行之有方,切实将防疫及健康教育作为常态性工作。
        2.增强学生对传染性疾病的重视程度
        辅导员应增强学生对于传染性疾病的重视程度,组织开展网上云班会、学生干部例会、安全教育讲座或学团活动等,通过多种形式介绍传染病危害及时传递科学正确信息,通过事实案例,尤以新冠肺炎为例,阐明传染病的危害性及预防措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理性对待,科学预防,引导学生提高重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做到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


        三.基于当前疫情下辅导员工作的几点思考
        疫情形势严峻,辅导员更应该及时妥善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作用,勇担使命,走在前列。正值寒假期间,学生的心理变化较为显著,防控疫情同时应密切关注学生身心变化,做好疏导保障工作。
        1.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
        高校辅导员应该坚守岗位,深入学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竭尽全力扎实做好防疫的各项工作,充分认识此次疫情形势的严峻性和防控工作的复杂性。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辅导员要树牢“四个意识”积极主动作为,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2.切实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利用延期开学时间进一步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充分调动学生干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采用多种新式为武汉加油,为祖国助力!增强责任担当同时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规则教育、加强感恩教育。
        3.及时关注学生动态做好安全健康教育
        通过开展摸控排查,认真落实师生每日疫情“零报告”制度,第一时间掌握师生疫情防控动态情况[5]。利用QQ群、网站以及新媒体传达相关通知要求,及时报道权威消息,介绍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引导学生充分了解、科学应对,做好日常防护工作,用真心守护每一名学生的安全。
        4.加强学业指导和人文关怀
        大学生寒假期间普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尤其疫情来袭,宅在家中。可以适当开展网上主题活动增强学生交互,利用活动及宅家时间提升专业技能;观看心理疏导直播,开展“一对一”帮扶,防范疏导心理问题;利用多种形式为一线工作者加油助力,传播正能量!
        5.家校共育促进学生成长
        开展线上家访,充分交流。通过这种形式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疫情较重地区学生情况,充分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帮助学生树立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心。让家长充分了解学校,解答专业发展、就业择业等与学生密切相关的问题。通过家校充分联络,促进家校共育形成合力促进学生成人成才。
        参考文献:
        [1]秦凤菊,孔惠敏,曹申梅.高校传染病管理现状及防控对策的探讨[J].中国校医,2019,33(12):958-960.
        [2]宗春燕.高校传染病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8):11464-11466.
        [3]周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与学生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8,(06):137-139.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EB/OL].https://baike.so.com/doc/26518415-27780858.html.
        [5]鲁东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部署疫情防控工作.[EB/OL].http://www.jsjyxy.ldu.edu.cn/info/1062/2258.htm.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