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天津 300392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各行各业的发展也有了一定的进步。“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城市稳定性,保证城市系统的正常运转,还可凭借“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开辟新型设计道路,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帮助城市提升对极端天气的抵御能力。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市政给排水设计;应用
引言
海绵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对于城市化建设有着很大的发展优势。建设者应充分利用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城市建设,将排水、蓄水、渗水等措施合理的运用于市政给排水设计,能够有效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同时将雨水有效的渗流至地下,自然补充地下水资源,实现雨水在城市内的自然循环。本文笔者针对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给排水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海绵城市的应用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1市政道路给排水中有关“海绵城市”的设计内容
城市是经济发展最成熟的区域,也是高端产业、人才、服务的聚集地,该区域中住宅区、商务区、高科技产业园、办公及研发机构云集,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可以有效的提升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效果,以下对市政道路给排水中有关“海绵城市”的设计内容进行介绍:第一,人行道设计,人行道设计中可采用透水性强的地砖,雨水落到地面马上就能像被海绵吸收一样渗到地面以下,具有良好的排水能力;第二,车行道设计,车行道设计是保证市政道路行车安全的主要设计环节,可将路面材料改为透水性材料,以达到减少径流量和回补地下水的目的;第三,绿化带设计,现阶段,我国十分重视园林景观绿化建设,城市中的绿化面积明显提升,在绿化带的设计中融合“海绵城市”设计理念,设计具有滞蓄雨水功能的下凹式绿地,对铺设的种植土和砾石层材料进行更换,让雨水下渗补给地下水,达到径流总量控制的目的;第四,附属设施设计。附属设施设计是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设计环节,其中包括路缘石、边沟等,“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在附属设施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将平缘石的高度和周边地表的高度保持一致,便于将雨水引入绿地,还可在边沟设计时采用植草边沟,以利用生物滞留作用,削减面源污染。
2海绵城市理念运用于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设备老、维护差、改造难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的给排水系统中管道缺陷严重,同时,相关工作者缺乏对地下管线的保养维护,尤其对于一部分老城区来说,原本的给排水系统就十分陈旧,经过多年的运行使用后,管道缺乏基础性的维护,因此导致其本身很难对海绵城市理念下给排水系统的运行进行支撑,进而对地下网管的改造形成更大的困难。这也是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市政给排水实践困难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想有效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应对城市给排水系统中的既有问题进行解决,同时加强对地下设施的建设布局的重视,这样才能有效地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到给排水设计中。
2.2城市水文条件未得到充分利用
首先,由于在给排水设计中,企业的技术人员并未对海绵城市的客观优势在给排水系统中进行有效融合。同时,对于海绵城市的理念也没有进行适时更新,这种现象会导致给排水系统的优化性降低,其使用效率没有得到进一步提升。从海绵城市理念角度出发,对于我国给排水实际设计而言,有较多企业会对城市水文地质情况的客观规律形成忽视。例如,没有在雨季对降水量进行统计,同时也没有将多水地段的系统进行改善,这样会影响到给排水功能的发挥。
因此,在给排水的设计实践中,在没有结合城市水文的情况,就展开设计工作缺乏一定的科学合理性,这也是现阶段很多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可以说这严重影响了城市给排水的技术设计水平,同时也无法有效将海绵城市的价值进行合理体现。
3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3.1充分利用雨水资源
雨水本身属于可利用水资源的一部分,但是现阶段中国的雨水利用率还非常低下,大量的雨水资源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流失掉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用海绵城市的理念,引导给排水系统设计的主要方向,建设更加科学合理的城市给排水系统。这样一来能够更好的发挥雨水资源的价值,同时实现了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与建设工作中,不仅增加了雨水资源的收集与利用率,同时收集到的雨水资源还有助于缓解部分城市的干旱问题。应用海绵城市理念的给排水系统,解决了极端天气时雨水量暴增,排水系统无法负担的困境,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城市用水及水消耗的能力,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目标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整个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始终秉承海绵城市理念,在整个过程中增强对水资源的收集与处理。以居民区的给排水项目建设为例,对屋顶、在前、庭院等多处使用合理的方式对雨水进行收集,建立全面的预售收集利用系统。这样做能够有效提升雨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所需要投入的资金数额也不大,对城市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2深化“海绵城市”设计层面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具有着深远的影响,也能够极大的促进我国城市建设水平的提升。为了全面推动“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进程,应该着力深化“海绵城市”设计层面,以下对其提出相关建议:第一,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以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为指导,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全面推广过程中,引导相关设计、施工部门最大限度的保护原有河流、湿地、坑塘、沟渠等“海绵体”不受开发活动的影响,为“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建设中应用优势的全面发挥奠定基础;第二,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的相关部门还应该在设计过程中对实际建设中已经被破坏的“海绵体”,采取物理、生物和生态等相关手段进行恢复。例如,部分区域中公园污水系统破损严重,导致公园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对水质的影响较大,在海绵城市改造工程中,一方面可以改造地下雨污水管,更换破损管道,疏通淤塞部位,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低影响开发技术手段,让公园绿地这块“海绵体”更厚,承载和净化更多的水。
3.3更好的利用城市空间及资源
近些年国民经济实力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口开始进入城市,人均占有的土地资源被大幅度压缩。这也导致了城市生活越发拥挤,城市给排水系统负荷巨大。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对于缓解这些问题有着很好的效果,应用这一理念对现阶段城市中的人口数量、城市发展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与建设进行周密的计算。根据实际需求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给排水系统,实现对城市资源的高效利用。
结语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对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有着极大地推动作用,在提高环境质量的同时还能合理实现自然资源的再利用。虽然现阶段我国海绵城市相关设计还存在缺陷,导致在施工时存在某些问题,但也不会影响我国海绵城市今后的发展。在之后,我们会更关注海绵城市相关概念、应用技术,大力推广相关技术,在实际建设中吸收经验,使海绵城市概念在城市给排水设计中更加科学的存在,并日渐成熟。
参考文献:
[1]王韬.海绵城市在市政给排水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18):23.
[2]姬建华.刍议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门窗,2017(8):150.
[3]徐锋.分析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8):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