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自动化监测技术 余鹏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   作者:余鹏
[导读] 摘要:在当前我国矿山开采过程中,因为不良地质变动带来的影响和威胁极为关键,相应地质灾害的预防也就显得格外重要。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201702
        摘要:在当前我国矿山开采过程中,因为不良地质变动带来的影响和威胁极为关键,相应地质灾害的预防也就显得格外重要。为了形成较为理想的地质灾害防治效果,加大监测力度极为必要,在以往地质灾害监测中,往往借助于人工定期现场勘察手段,获取相应数据信息。本文对地质灾害防治自动化监测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技术;应用
        1地质灾害
        因为自然地质的结构或者相对应的板块运动就会引发地质灾害,同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资源的不断的开发和利用,都会促使自然地质灾害的发生,从而导致各种条件和环境受到破坏。对于地质灾害的发生来说是难以抗拒的,一旦发生就难以制止,而且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把地质灾害的预防和防治工作抓起来。但是从我国目前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来说,还不够成熟,还有许多缺陷和漏洞,对地质灾害的预防和防治的需求来说还远远不能满足,只能尽可能的降低损害的程度。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地质灾害的预防和防治工作,就要不断的对地质和板块运动的规律进行研究。只有掌握了灾害发生的源头和发生的过程,才能够有效的进行防治和预防,尽可能的维持人们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现如今地震是影响最大的灾害,需要各方面时刻注意。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都经常发生地震,给我国经济带来很大的影响。而且对于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地震后的修复也是非常的耗费人力和物力。因此有关部门必须优化国家的抗震鉴定技术,而且要加强建筑的抗震系数。通过抗震鉴定技术,提前预计地震的发生时间,做好预防工作,从而减少地震带来的各方面物资的损耗。
        2矿山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的内容
        地质灾害一旦发生,不仅会直接威胁到周围的生态环境,而且严重的情况下,将会直接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在这种背景下,要结合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实现对矿山地质灾害自动化的监测。这样不仅有利于对实际情况进行实时有效的监督和测量,而且一旦发现紧急情况的时候,可以立即给出相对应的警示,这样有利于从根本上避免矿山地质灾害对人们带来的恶劣影响。其实,地质灾害每一年都会发生,由于方量本身会随着雨量的大小而出现变化。所以矿区内部的植被在受到大风影响之后,就会受到严重的剥蚀,同时由于地形本身处于比较陡峭的状态,所以其中的相对高差比较大。由于受到这种环境的影响,导致地质灾害在形成过程中,就会有非常充足的物源区域条件。
        在针对矿山地质灾害进行具体监测的时候,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矿山地质灾害可以得到有针对性的监测,这样有利于结合实际情况,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尽可能降低损失和灾害发生带来的恶劣影响。在利用自动化监测方法的时候,要与相关规章制度、条例等依据进行结合,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在自动化监测过程中,其主要监测的内容就是导致地质灾害出现的原因,对形成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也就是说在实践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对造成地质灾害形成的物源、声波、泥水位变化等因素条件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测和分析。这样不仅有利于对这些监测指标进行动态化的分析,而且还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尽可能避免矿山地质灾害对环境、居民产生影响。
        3地质灾害防治自动化监测技术的应用
        3.1降雨量自动化监测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中,为了更好优化自动化监测技术的应用效果,必然需要首先明确监测目标和对象。一般而言,自动化监测技术的应用对象主要就是容易引发地质灾害问题发生的各个因素,比如降雨量就是较为关键的一个因素,如果降雨量短期内较高,必然会增加出现地质灾害的概率。在降雨量自动化监测中,首先应该布设较为合理的测量装置,针对地质灾害防治区域进行分析,明确因为降雨可能诱发的各类地质灾害区域,如此也就能够在这些区域有效布设降雨量监测装置。

相应降雨量的监测可以借鉴气象部门的监测手段,利用内部惯性漏斗实现较为理想的实时监测效果,进而及时传达降雨量数据,对于是否可能出现滑坡或者是崩塌问题进行有效预测,并且及时采取恰当策略予以防治。
        3.2地面裂缝自动化监测
        地质灾害发生中,地面出现裂缝同样也是比较常见的一个信号,针对地面裂缝进行自动化监测同样极为必要,构造地裂缝监测以及沉降裂缝监测都是比较常用的手段。针对地面裂缝进行自动化监测应该体现出较强的持续性特点,即需要针对测量对象和目标进行实时监测,以便明确监测目标的变动状况。比如在矿区生产过程中,针对可能出现的采空区沉降和崩塌问题,就需要采取实时监测模式,及时获取地面裂缝信息。地面裂缝自动化监测技术的应用主要就是依托裂缝伸缩仪进行处理,借助于该仪器可以实时明确地面裂缝变化效果,这也就需要针对桩体进行合理布设,围绕着地面裂缝监测目标进行有效设计,然后应用预应力钢丝进行处理,在一端合理安装拉伸测量装置,进而也就可以根据拉伸测量装置的信息反馈了解地面裂缝变动情况。当然,为了获取更为全面的信息,往往需要布设多个桩位,并且设置多根钢丝,最终优化地面裂缝自动化监测效果。
        3.3地下水自动化监测
        地下水作为地质灾害发生的一个重要来源,同样也应该形成较为理想的自动化监测效果,及时了解地下水的不良动态变化趋势,进而也就可以形成有效封堵或者是疏导处理,规避该方面地质灾害的发生。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地下水的影响更为较为直接,这也就需要重点围绕着地下水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分析,最大程度上了解涌水问题发生可能性,优化处理效果。在以往地下水监测中,主要借助于电测绳或者是人工测钟进行处理,不仅仅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还很难获取实时全面信息资料。全自动无人值守自动化监测技术在地下水监测中的应用可以依托提前设置的探头,及时了解地下水水压变动状况,对于地下水水位也能够进行实时反馈,分析了解其可能出现的严重异常变动问题。在当前很多项目地下水自动化监测中,水温也成为了比较重要的监测对象,对于分析评估地质灾害发生率具备积极作用。
        3.4深部位移自动化监测
        针对滑坡等地质灾害问题,在自动化监测防治中应该切实关注深部位移,其直接关系到相应区域土体内部受力状况,对于运动情况也能够了解,进而形成及时防控作用。在该方面自动化监测技术应用中,一般需要围绕着目标区域进行有效钻孔,促使相应区域的边缘以及关键区域得到全面覆盖,进而也就能够借助于孔内的柔性管以及测斜仪进行实时监测,根据相关信息计算倾斜角度,进而了解土体内部出现位移的具体状况。
        结束语:其实矿山地质灾害的形成,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一些客观因素,同时还会涉及到一些人为因素。无论是哪一种因素,只要导致矿山地质灾害出现,都将会造成严重的损失。所以在针对矿山地质灾害进行自动化监测的时候,为了保证该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有效性,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监测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布设和利用。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监测效率和质量,而且还能够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谭明,丁华祥,李成钢. 地质灾害GPS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关键技术探讨[J]. 地理信息世界,2014,21(02):103-107.
        [2]何朝阳,巨能攀,黄健. 地质灾害监测数据集成系统设计及实现[J]. 工程地质学报,2014,22(03):405-411.
        [3]姚佩超,杨志强. 地质灾害实时监测与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测绘通报,2016(S2):124-129.
        [4]魏嘉,张晔,魏园,沙令宝,高超.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创新及应用[J]. 地矿测绘,2018,34(04):32-33.
        [5]张函函. 浅谈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中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J]. 科技创新导报,2019,16(12):151-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