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县老干部休养服务中心 山东泗水 2732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个领域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促使事业单位管理改革持续推进。对于新时期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建设来说,积极推进其信息化建设,加强互联网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体系中的运用是当前一项重要的工作。
关键词:信息时代;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
引言
信息技术的大范围覆盖推动了社会经济进步与企业工作效率的提高。现阶段,将信息技术融入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有利无弊,单位还应主动融入信息技术中,制定可行性方案进而推动信息化档案管理的发展。本文就信息时代环境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检测策略提出可行性方案。
1信息时代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概述
1.1档案管理信息化
基于信息化时代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需要各部门的配合、协调,融入信息技术从而实现计算机输送、数据传输,对信息资源展开数字化处理,档案管理达到网络化。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档案信息资源的科学配置与信息分享。
1.2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传统人工档案管理已经难以满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要求,档案管理信息化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确保档案储存完整性,延长储存时间;部分档案信息数据与原件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修复,计算机技术备份有效避免了原有数据资源的丢失。另一方面,电子档案搜集也比传统人工资料搜集更加快速,档案查找更加便利。现阶段,事业单位在设备与技术方面基本实现了信息化,只要有档案信息化管理体制保证即可。
2传统档案管理工作的弊病
2.1档案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工作不到位
在传统的档案工作中,管理方式和设备都相对粗放落后,并且主要采用人力的方式来进行,比如在传统的档案管理中,一般都采用纸质形式进行存放,对于重要资料,这种存放方式会存在因天气潮湿或火灾等意外而受损,甚至别有用心者还会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私自篡改。除了制度上的不完善,管理水平和相关的硬件设备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很多纸质档案存放场所不符合要求,对于档案的分类管理做不到位,对于不同的档案也没有明确的分类管理标准,档案存放凌乱不堪。
2.2不重视档案管理,思想认识不到位
档案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中,并不像其他工作那样,可以直接为事业带来明显的效益。且由于事业单位性质上的原因,其档案管理工作不仅工作量上较大,管理工作的严谨和专业性要求也非常高,这就意味着管理工作所需要耗费的资源和成本会有所提升。因此,很多事业单位对于档案管理工作并不会十分重视。
2.3从业人员能力有限,信息技术应用不到位
这一点主要是从从业人员的技术能力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的,由于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的工作模式相对比较固定,且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接触较少。因此,其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接受能力比较差,并且也不具备相应的技术应用能力,从而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3信息化时代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方案措施
3.1优化档案管理体制
事业单位想要确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其前提条件是优化档案管理体制。基于事业单位主体来说,档案管理有着完善的法律制度,档案管理应立足于具体状况制定完善的制度推动档案管理趋向规范化、标准化,将档案管理融入社会经济建设中,进而推动工作效率的提高。此外,也可以把该项内容与单位绩效审核结合,管理人员注重信息技术的融入,给予高度重视,为档案管理体制优化创造条件。
同时,也保证档案管理发挥作用价值,进而促进事业单位档案工作信息化。基于管理人员而言,通过档案管理制度有助于自身行为的约束,调动工作热情与责任感,做好各环节控制;例如:档案资料搜集、整合、使用、查找等。优化档案管理体制也可以推动档案工作规范化,协调各单位制度,比如:制度方案编制过程中根据单位绩效审核,把档案信息化与单位激励制度、职称评定结合,挖掘管理人才,激发管理人员创新意识、积极性,提高档案管理效率。
3.2实现档案管理资源共享
信息化时代不仅在数据交互、分析上更为快捷,在数据共享上也极为便利,事业单位要做好档案管理数据资源的共享,为可持续化发展夯实基础。首先,优化档案资源的基础配置,以科学化手段完成分享。其次,在信息化档案管理过程中,要不断完善与优化信息库,并逐步开放其中权限较低的内容,共享互通。最后,在自身信息化档案管理平台的运用过程中,针对试用体验以及共享机制建设专门的意见反馈渠道。
3.3强化档案管理网络化发展宣传推广工作
事业单位相关领导要增加档案管理部门的指导性工作,着重强调网络技术与该管理工作的科学交融使用的重要意义。各个事业单位的相关管理部门要充分推广档案管理网络的重要性,引起单位内部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从而可以有效的引导内部该管理人员可以改变传统的管理方法,建立起全新的互联网信息化档案管理的理念,利用应用互联网软件技术增强对资料的整理,加强计算分析技术,提升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同时,各个事业单位要建立出公共网络沟通局域平台,完成对资料信息的线上共享的目标,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档案资源的功能与作用,并且能够使我国公民可以正确地知道档案概念知识。
3.4优化网络数据,提高归档质量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成果如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社交媒体等进入到了我们的工作生活中,这使得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保证网络数据的归档质量,是我们当下工作面临的一大挑战。在信息时代,各行各业的跨界融合趋势愈发明显。档案工作者应该紧跟时代发展,从档案管理、用户和新媒体运营方三个角度切入,通过优化网络数据来构建新的归档模式,以提高归档质量。具体来说,档案管理人员可以积极与新媒体运营方展开合作,对网络数据进行抓取和分析来准确把握网络数据用户的下载行为及特点,完成成批量归档。
3.5优化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
一般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的年龄都比较偏大,他们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差,并且传统守旧的思想,也会阻碍档案管理的优化。针对这种情况,事业单位应积极开展档案管理部门的人员结构优化,积极制定合理的人员考核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管理部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避免因思想守旧,学习能力差而导致部门工作效率低下,甚至是对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率产生影响。在日常工作中,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部门也要出台相应的奖励制度,对于能够对部门工作产生明显推进作用的工作人员,要给予一定的奖励,用这种办法来提高工作人员的创新积极性。除此之外,也要定期组织部门工作人员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确保每个档案管理人员都可以熟练地使用计算机信息处理软件,以及一些有效的档案管理方法,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除此之外,还应及时向员工宣导最新的信息技术理论和应用方向,为工作人员的工作创新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进而促进工作模式的优化和改革,为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打造一个更好的环境。
结语
综合分析,档案资料储存着单位重要信息以及职工个人信息,具有较大价值作用;同时关乎事业单位的未来发展。因此,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有必要的,是提高档案管理质量、效率以及单位发展的主要途径与正确选择,事业单位应给予高度重视,制定可行性方案从而保证档案管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廖雅莉.事业单位工程建设会计凭证档案管理之我见[J].办公室业务,2017(10).
[2]王丽英.互联网时代事业单位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城建档案,2018(07).
[3]程文富.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方法和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