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的方法与应用分析 吴坤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   作者:吴坤 李阳 许一鹏 李继魁
[导读] 摘要:现阶段,在开展建筑工程项目时,首当其冲的关键要素为地基处理工作。岩土工程地基整体强度和抗压能力,可以从本质上确保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和水平。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650051
        摘要:现阶段,在开展建筑工程项目时,首当其冲的关键要素为地基处理工作。岩土工程地基整体强度和抗压能力,可以从本质上确保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和水平。但据相关调查显示,存在部分单位在地基处理施工时尚未高度重视,忽略了地基处理勘察工作,以及选择的处理方式和实际建设相违背,致使建筑在后续使用中出现裂缝或断裂等严重情况。对此,本文依据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作为入手点,分析了岩土地基工程处理环节面临的问题,阐述了地基施工处理技术的基本准则,并提出了地基处理的主要方法和应用策略,以此构建良好的建筑体系。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基处理;加固方法;应用
        目前,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工程建筑领域也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与生机。为提高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和水平,需要从基础阶段入手改善工程地基施工方法和技术。岩土工程地基建设会由于周围地质环境因素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轻则会拖慢整个工程的建设周期,重则将会导致建筑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缝、沉降等严重情况。鉴于此,务必在工程施工之前由专业人员对施工区域地基的情况制定详细的勘察工作,继而保证后续设计方案能够满足实际建设要求。
        一、针对于岩土地基工程处理环节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部门之间协调及沟通能力较差
        在大多数的施工单位,不同部门之间的资料信息传输多半以书面形式沟通。但由于书面形式可能存在描述及理解阶段产生不同程度的误差,继而造成部门之间资源共享存在时间差。久而久之则会降低资源共享的效率。举例来看,岩土勘察部门和地基设计部门,此两个部门在岩土工程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若在施工阶段,地基设计部门依据岩土勘察部门的预先报告,设计出最佳建设方案。若两个部门之间在信息上无法完成高效的资源共享,那么势必会出现高层次的理解问题[1]。
        (二)前期准备及勘察工作不规范
        在岩土工程地基处理阶段,前期勘察准备工作及相关设计尤为关键。前期准备工作及勘察工作能够保证后续工程的顺利进行。一般来说,在前期勘察工作时,务必将所有的技术细节予以优化,深入贯彻落实前期勘察流程。但是据统计来看,目前,存在部分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对前期准备勘察工作不够重视,将问题留到施工的后程建设阶段解决,以此浪费大量的资源,严重拖慢施工进度。
        二、针对于岩土工程地基处理技术的基本准则分析
        (一)准则之地基预压测验
        任何工程建设阶段都需要对地基进行优化处理,在施工之前务必开展地基预压测验工作。依据勘察部门对地基周围内的地质情况数据的采集与汇总,作为地基处理工作的数据依据。
        (二)准则之实时调整地基处理方式
        岩土工程地基处理阶段,若选择强夯法则要对地基处理方法有所调整。比如,预先考虑地下的管道及管线,并做好地下设备的防护工作。除此之外,在建设时需要确保地基周围结构的完整性,必要时可以安装减震设备,以避免对周围建筑造成破坏。
        (三)准则之合理确定辅助性材料
        为保证地基建设的稳定性,需要依据实际岩土地质情况判断搅拌过程的水泥材料以及外加剂。与此同时,严格控制振捣质量及时间,确保砂浆材料的密实程度。除此之外,需要根据地基的基本条件选择先进的方式,比如机械加固和化学加固联合的方式,起到双重加固的作用[2]。
        三、针对于岩土工程地基处理方法及应用分析
        (一)以强夯加固法的地基处理分析
        强夯加固法在本质上讲是一种物理加固手段,主要借助强夯机对地基加固。操作流程为:强夯机上面的重锤机构,可以来回捶打,则通过重锤在落下时产生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对地基进行夯实。夯实过程可排出地基中多余的水分和空气,继而缩短地基之间的缝隙,此设计方法目的在于提升地基整体承载力。采用强夯加固法地基处理方式,由于其具备成本低、施工效率高等诸多优势,广泛的在我国施工范围内推广,且一般适用于软土层较浅的地基建设。



        (二)以固化加固法地基处理分析
        固化加固法主要依靠固化材料,目前采用的固化材料较多涉及水玻璃材料、水泥材料以及纸浆液等。因为此种固化材料具备良好的粘接性,可以充分融入土壤的孔隙中,以提高土壤颗粒之间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地基的抗压及防水作用。与此同时,在实际地基建设工作中会伴随着诸多施工方式,固化加固法又可分为压力灌浆法、深层搅拌法等多种固化形式。例如,采用深层搅拌桩法。该方法将水泥粉作为主要固化材料与石灰粉混合后,借助空压机喷入地基中,之后使用钻头进行搅拌,使水泥粉、石灰粉与土壤充分融合,以确保地基的强度和硬度[3]。
        (三)以换土加固法地基处理分析
        换土加固法,顾名思义,即将原先地基中的软土层替换为具有高强度的优质土层。使用换土加固法,通过更换土层的方式提高地基整体强度和承载力,满足后续建筑工程的基本需要。比如,该方式较多地使用于一些软土层与泥土较多的地区中。由于该地区的地基建设可能不满足后续的施工需求,但在施工成本上较高、且施工区域较大。要想提高换土加固法的使用效果,需要遵循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更换土层时,需要对原有土层区域的杂物进行清除,如草根、碎石、垃圾等,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保证换土之后的土壤密度;另一方面,遵循预先设计的换土流程,并严格施工。一般填换流程按照分层方式填充,当每层填充结束后对该层进行压实处理,之后再完成后续的土层填土工作,以此确保土层的强度和硬度。
        (四)以土木加固法的地基处理分析
        若地基的整体结构软土层深度较大,可采用土木加固法,该方式作为复合型加固手段,主要借助木桩深入的方式提高地基的应用强度。但在使用土木加固法之前,需要对施工前期的周围环境以及软土地基的深度,进行全方位的数据勘察。依据数据勘察的结果汇总,对地基的密实度作出详细了解,并借助振捣设备进行合理振捣工作,之后将木桩插入地基中,保证软土层和木桩结构完美结合,继而降低木桩与土壤之间的缝隙,提高地基稳定性与承载力[4]。
        (五)以不均匀地基加固处理分析
        通常情况下,岩土工程地基的处理方式为因地制宜。即根据地基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加固方式。因此,依据新思想因地制宜,并结合实际建设要求,实时调整具体的加固方式。若两个建筑物所面临的地基加固条件不同,则需要选择针对性的加固手段,确保施工安全基本保障。若建筑物建设在不均匀地基上,可以通过填充物来调整。填充物的选择形式根据岩石的性质进行替换。
        四、针对于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策略分析
        (一)制定科学的前期勘察工作
        在施工阶段前期,对地基地下结构制定科学的勘察工作,并遵循三步走,一是可行性勘察;二是初步性勘察;三是详细勘察。与此同时,根据地质周围环境选择合理的勘察方案,进一步作好全面勘察工作。一是,勘察人员需要根据预先制定的勘察方式,开展勘察工作,以防止勘查人员在勘查过程中遗漏流程而造成数据精准度较低,对后续的地基加固方式造成劣势;二是,提高勘查设备的使用性能。勘查人员需要对勘查设备功能进行检测,以及检测结果的多次重复性检测,保证检测结果误差在符合范围之内。
        (二)建立严格的监管及审查制度
        为了保证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效率,需要建立严格的管理体系,设立第一责任人,保证施工建设阶段符合标准。除此之外,审查部门可以监督勘察部门工作人员在施工前期按照预先流程开展严格的勘察工作,确保勘察数据的准确性。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岩土工程建设过程中,地基处理占据决定性作用。依据地基处理影响因素,如勘察方法、地基处理方式等,科学选择地基处理方式和施工要点,同时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促使地基处理质量满足建设要求。希望本文对岩土工程地基处理方式的分析,可以为同领域学者提供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萧体贤.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及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9(9).
        [2]罗云烈.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及应用研究[J].智能城市,2019, 005(009):97-98.
        [3]陈再.岩土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解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9(6).
        [4]周亮.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地基处理问题分析重点[J].智能城市, 20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