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应用探析 朱炳超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   作者:朱炳超
[导读] 摘要:近年来,建筑工程材料在阻燃性、耐候性、耐热性等性能问题方面不断提升,为后期的建筑成型带来巨大帮助。
        身份证号:32090219730309xxxx
        摘要:近年来,建筑工程材料在阻燃性、耐候性、耐热性等性能问题方面不断提升,为后期的建筑成型带来巨大帮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材料的种类和功能不断提升,质量方面也有了一定的突破。建筑工程材料是考虑其在建筑中的特殊作用具有一定功能性大多不可替换的专业构件,在采购时需要严格把关,考虑其对建筑的功能性,进行专业的检测过程。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各种新兴材料、新兴技术不断涌现,并在实践和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各项新型设备在建筑工程项目当中的应用也越加普及。因此,对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测是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部分,需要按照严格的监督检测机制,按照专业的步骤进行。本文通过探讨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的相应方法,希望能够从技术层面着手,分析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对于建筑工程的重要性,并通过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测技术为建筑行业的推进提供帮助。
        一、建筑材料
        所谓建筑材料,是指在整个建筑工程进展过程中以及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所用到的特殊性的功能材料。根据材料的性能和所使用的范围,可以将材料大致划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性材料以及特殊性材料三种。结构性材料主要是指在整个房屋构建过程中所运用到的木材、水泥、砖瓦、玻璃等等材料,是指主要用于打造建筑内部结构的专业性材料;而装饰性材料是指在建筑成型的过程中,主要对建筑的外观和内部结构起到装饰性作用的材料。包括涂料、油漆、板材、瓷砖等等特殊的材料;而特殊性材料是指在整个建筑成型过程中,对建筑的内部功能具有特殊性作用的材料,包括防潮、防腐、密封类材料等等。另外,在考虑建筑材料的划分中,根据建筑材料不同的化学组成成分,可以将建筑材料分为有机、无机、复合型三种类型的建筑材料。所谓有机材料,包括沥青制品、植物类制品以及高分子制品三种;而无机材料则可以根据其的金属性能分为金属型材料、非金属型材料。而复合型材料一般是由多种类型的材料综合组成。一般有金属-有机、非金属-有机、金属-非金属这三类[1]。类型多样功能多种的建筑材料直接关系到建筑内部的构造以及外部轮廓的整体成型,因此,对建筑材料的性能考量以及功能性的把握对建筑成型来说十分重要。
        二、建筑材料检测技术及应用
        对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测主要包括对其内部的物质化学性质、加工的具体工艺以及在力学上的成型结构三类进行综合检测。其中,对加工工艺的检测是指在材料加工过程中的准确性。物质化学性主要是考虑其在化学结构方面的特殊指标是否达到预先设定的要求和标准,包括质量、密度、燃点、耐热性等等。而力学性主要是考虑其在力学方面的作用,包括拉力、压力等等,考虑其在建筑内的力量负荷和承受的能力。只有综合检测材料的各项性能,确保其符合建筑成型的要求,才能够投入后期的施工作业之中,避免因材料不合格造成的安全事故,并在后期建筑工程完成之后,建筑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2]。
        2.1钢筋检测
        对钢筋材料的检测需要遵循具体的检测步骤,在钢筋材料进场之前对钢筋材料的各项证明材料进行核查,包括出厂报告、检测报告和生产合格证书等等。确认其与预先登记在册的情况一致,包括其出厂日期、交货时状态等等。在完成该项步骤之后,再对进场前的钢筋材料进行材料的复验工作。复验过程主要是测量钢筋的尺寸、密度、抗拉力等方面的性能,确保其能够符合建筑工程队建筑成型的要求。另外,还需要对建筑的钢筋材料进行具体批次的抽样检查,主要是通过将每一个批次的钢筋材料进行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检测。一般抽取两根进行同时检验,以确保同一批次的材料在面对拉力和弯曲应力时其所承受的重量以及相应的疲劳程度一致。在这个过程当中,一般可以采用体外预应力的方式通过体外预应力的作用来对钢筋材料施以外加力度,测验钢筋材料的应变能力、裂纹、疲劳寿命等等。

但该种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因其是体外预应力作用,模拟钢筋进入混凝土材料在建筑受力过程中的状态,只是一种虚拟的受力环境。体外预应力对钢筋材料的受力影响和钢筋材料进入建筑内部所受外力的情况存在差异,因此很难与实际的使用情况接轨,只能提供相应的参考数值[3]。
        2.2水泥检测
        水泥材料在进行检测过程中的检测步骤与钢筋材料大体一致,首先要在材料进场前检测其出厂日期、包装等等具体的信息,要确保其属于同一品种同一厂家。同一批号的水泥为同一个批次,其重量要控制在200t之内,散装的水泥批次则要控制在500t之内。水泥材料在出厂后超过三个月时间内必须进行复验,以检测水泥材料的各项性能。对水泥材料的抽样复查,抽样数量有具体考量的数值标准,通常不应低于20个,才能够检测出其具体的强度、安全性等数值,检验结果才能保证具有参考价值。在对水泥材料的净浆标准稠度检测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专业的标准稠度仪进行稠度标准的检测。水泥的净浆凝结时间则通过具体的时间检测仪进行,还可以通过时期养护箱的形式进行检测[4]。水泥的安定性检测需要同时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即试饼法和雷氏法两种方式,检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如有差异和争议,则以雷氏法为最终的标准进行确认。水泥材料在进场前的各项检验均合格后才能够投入后期使用,另外在后期使用的过程中,水泥材料混合之后投入建筑成型之前,仍需要检测混合后的混凝土质量、性能等等。所有的材料检测数据都需要进行具体的确认,在资料员和工程师的监管下进行存档。
        2.3墙体材料检测
        墙体材料的检测相对较为复杂,主要是由于墙体材料的种类和功能具有较大的差异,在同一成型结构中同一竖面墙体上不同高度的墙体材料都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墙体材料的检测数量巨大,需要考虑的功能性条件较多。质检员在检测的过程当中对普通钻块、多孔砖块、空心砖块等不同性质的砖块进行检测,要确保检测批次中的数量保持5万块之内。如果批次的数量较少时,则在同一批次的砖块中进行抽样检查,以考虑其密度、强度、形态、质量等等方面的具体数值[5]。但是在进行检验的过程当中,不必对砖块的抗折强度进行检测,是为了减少砖块在建筑成型前的损伤程度。对墙体的保温材料进行检测,主要是考虑其压缩强度、密度、导热性功能等等。在对各种新型墙体材料的检测过程当中仍存在一定的实践问题,由于目前国内并为单发统一的保温材料检测的标准证书,因此在检测的过程中没有统一的标准,容易出现检测误差以及安全隐患问题。另外,对保温材料的检验人员自身素质要求过低,导致材料检测人员的自身经验不丰富,容易使检测的结果不够全面,也会对检测带来多种问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中,需要严格把关建筑材料的检测。工程监管人员需要重视对于材料的检测,包括对其质量、性能、数量、性价比等的综合考量,考虑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对建筑成型的影响。确认建筑材料的质量和数量,为高质量建筑的成型带来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璐,任运运.节能环保条件下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重要性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3):2932.
        [2]姜云飞.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常见问题及应对方法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6):1165.
        [3]刘黎红.试析强化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力度的必要性[J].山西低碳世界,2015(31):165-166.
        [4]刘仁仙.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质量提升策略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7):57-58.
        [5]杜喜平.市政工程材料的检测及控制措施简析[J].山西建筑,2015,41(14):207-2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