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纯碱分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的前进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地加剧,为了在激烈的市场中获得可持续发展,做好新形势下的企业管理创新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企业管理创新主要是指企业通过创新来激发企业的创造力,用创新的方式建立各种事务间的联系,从而实现各种问题的不断解决。企业管理创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高层的领导力,能够为企业提高效率、降低资源浪费,提升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长久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关键词:新形式;企业管理创新;策略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呈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与此同时,引进了国外很多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工艺。传统的企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为了在激烈的社会环境中获得生存,我们迫切的需要不断的实现企业的管理创新,突破企业发展的瓶颈,不断提升其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新的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不断推动着现代企业的向前发展,企业管理创新势在必行。
2.新形势下企业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
2.1管理制度不健全
企业管理创新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实现长久发展的基石。就目前来说,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很多企业不重视制度的完善,制度还停留在传统的制度上,制度的制定没有及时随着形势的发展实现更新和完善,更谈不上对管理制度的流程细化。例如,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多是照搬别人的制度,这些制度对本身企业的发展没有可操作性,不适应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更谈不上起到促进企业管理增效的作用;由于企业管理制度的不合理,会使得很多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分工不明确,在执行工作中,容易出现互相推诿、工作落实不到位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因此,企业管理制度的不健全,直接影响了企业管理创新的发展。
2.2管理模式不科学
企业生产的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发展的平台和空间更加广阔,与此同时,企业之间发展的竞争力也不断的加剧,企业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效益,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能够带来直接利润的生产和销售的环节。由于企业的管理创新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很多企业不重视创新管理,造成了企业管理模式的不科学,从长久来看,由于企业的管理创新不足,管理策略缺乏长远和全局性,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产销失衡、产品过剩、资金流转过低、内部矛盾不断等很多弊端。很多企业采用的现代的生产方式,却在管理模式上比较陈旧,缺乏质量品牌意识,通过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获得短暂的利润发展,这种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激烈的市场环境。在新形势下,各种资源共享的条件已经非常成熟,各个企业要抓住机会,及时做好资源的优化整合管理,不断提升真身的发展价值,否则将会影响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
2.3信息化管理匮乏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企业生存的市场也是一个信息化的市场,科技信息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非常明显,逐渐形成了更加广阔的信息经济环境,社会经济的发展被网络化,在这种大背景下,很多企业在发展中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经常会出现信息化管理匮乏的情况。由于很多企业对信息管理的认识不够,缺乏对先进信息技术的掌握,导致自身发展中缺乏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很多重要的信息没有实现及时的传递和共享,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缺乏信息化的管理,给企业组织协调、增产增收带了一定的困难,企业管理创新也就无从谈起。
3.新形势下企业管理创新策略
3.1创新思想和管理战略
企业管理创新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却决于管理创新的思维。管理思维为进行创新的实现指明了方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管理创新就是思维变革的创新,在创新思维的引导下,创新管理行为才能实现。传统的管理思维与创新管理思维之间的差别比较大。随着形势的发展传统的思维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激烈环境中企业的发展。企业管理创新思维是一种纵向思维,用发展的眼光注重从企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考虑,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全局性的指导作用。所以,企业在新形势下要实现管理的创新,要重视创新思维的运用,建立全面的、综合的思维方式,企业的创新战略的制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基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发展应该重视创新战略的制定。企业的创新战略主要是为了更好的解决企业的如何发展以及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保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精准管理,不断适应复杂的市场形势,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通常来说,企业新形势下的创新战略包括,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在创新发展思维的引导下,重视对员工创新思想的培养,使得企业的发展方向与目标相一致,激发员工主动创新的积极性。
3.2优化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
在新形势下,企业管理应注重精细化,将精细化贯穿于管理制度的制定和管理模式的施行。首先,企业要优化管理制度,在制度建设上,要重视对制度细节的完善和补充,而不是照搬照抄;在職权和分工上,应明确权责制度,实现明确的职权分工,并落实责任制度。其次,企业要优化管理模式,在管理组织上,企业可以将各个职能部门进行优化的重新分配,在必要的阶段,各个职能部门可以适当地进行重组,或者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内以合并的形式存在。这种方法的实施是企业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管理的行为过程。
3.3实现信息化管理 实现动态管理
信息化是现代企业必然需要经历的一个管理转型的过程,因为信息化已经改变了经济市场,而经济市场的变革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企业要实现信息化管理,就要对信息化技术的引入加大力度,同时,企业要重视对管理人才的储备,只有聘用综合素质较高的管理人才,才能带领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变革。企业应在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实现全局性的动态管理,这是便于企业及时地了解内部运营情况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基于掌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地处理和解决的重要途径。可见,信息化和动态管理的实现,是企业实现实时监督和管理的重要途径。
4.结论
总之,做好当前的企业管理创新,是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能够实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就目前来说,很多企业的管理创新理念不足,观念意识比较落后,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创新发展。但是在市场竞争加剧、经济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只有通过不断的管理创新才能实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多措并举,不断将创新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吴全宏.新形势下企业管理创新分析[J].福建质量管理,2019(5):164
[2] 戴雪治.新形势下电力企业管理创新策略[J].通讯世界,2019(13):177-178.
[3] 鲁启明.新形势下企业管理创新的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9(14):133-134.
[4] 张贵成.国有企业改革的制度创新及其路径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8(35):161
[5] 何海锋,杨文尧天.创新企业境内发行存托凭证制度:框架、突破与留白[J].财会月刊,2018(22):12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