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体育教育与安全教育的有效结合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   作者:程强明
[导读]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安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广东省深圳市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学校  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安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安全工作是开展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学生的健康成长是落实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石。在学校体育日渐受到重视的同时,人们对安全措施也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广大体育教师应高度重视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措施,促进青少年健康快乐地成长。基于此,对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教学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体育;安全教育;自我保护能力
        引言
        随着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理念提出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学校重视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的提高,积极开展体育体能教学活动,不断完善教学的多样化。但是实际的体育体能锻炼实施还是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如体育教育基础设施不够完备或原有体育锻炼设施老化,体育课程教师的课程教学存在漏洞,监管不够完善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教师要提前为教学做好充足的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如何规避安全隐患的发生。高质量的小学体育教学活动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多方面的共同协作。
        1体育运动安全教育的意义
        众所周知,生命对人类来说只有一次,是最宝贵的。没有生命就没有一切。如果小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包括校内和校外)受到了比较严重的运动损伤,那将有可能影响小学生一辈子,使其不能健康成长,甚至造成终身遗憾。所以,在学校体育中进行体育运动安全教育的意义非常重大。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体育运动安全教育,对提高我国少年儿童在体育运动时的自我保护能力,尽可能地避免运动损伤的事件发生,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认为,其实80%的意外伤害是可以避免的。他指出,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学生缺乏安全防卫知识,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因此,对少年儿童进行安全教育的形势相当紧迫。
        2小学体育教学中潜在安全隐患
        2.1环境因素
        有的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器材配置不完善。体育器材数量严重不足,运动场地不达标,活动场地小,而造成学生间的碰撞机会就多,这些都存在安全隐患。有的学校,体育教师缺乏管理意识及能力,有的班级人数较多,给教师的管理工作增加难度。
        2.2小学生和体育教师缺乏安全意识
        体育学科教学要求学生在操场上继续参加体育活动以进行授课,但是往往由于体育教师缺乏安全意识,疏忽安全问题的存在,而导致事故的发生。此外,由于小学生活泼爱动,年龄又小,自身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由此可知,由于小学生和体育教师都缺乏安全意识,导致在体育授课的过程中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2.3体育教师方面的原因
        教师自身专业水平不高,所教内容乏味、单一,动作错误
        或欠规范,教学过种中不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不顾小学生的生理特点,运动负荷过大。在体育活动进行过程当中,教师麻痹大意、擅离职守,准备活动进行不充分等等。以上情况圴可能造成伤害事件的发生。
        2.4体育设备维护工作不到位
        在小学体育课程中,我们参与较多的项目是田径运动和体操运动。但是在学校的操场上,我们随处可见的有篮球、足球、单双杠、跳绳等体育设备,这些器材也可以供学生在课外时间使用。但是,体育设施设备都属于损耗品,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设备设施在一定程度上有老化的现象。如果校方没有足够的关注或者是后期维护做的不到位,没有及时做好相关的检修,这对于体育教学是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


        3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安全教育的方法
        3.1提高体育教师以及学生的安全意识
        在上课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向学生灌输保护自我的安全意识。在体育课上,教师应规范学生的运动行为。对于一些比较顽皮的学生,喜欢在课堂上乱跑、乱跳的学生,教师应及时制止,并且耐心教育他们应遵守课堂纪律。让学生意识到在体育运动中做这些运动的危险性。通过对学生进行批评与警告,让他们有强烈的安全意识,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在上课的过程中,因学生过多,教师很难顾及每一个学生的人身安全。这时教师就可将所有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在每个小组中负责一个管理人员,让管理人员帮助教师去维护课堂纪律,让他时刻监督学生的人身安全。一旦发现危险的情况,可以及时报告教师,让教师进行处理,这样不仅有利于减轻教师的教课负担,还有利于有效地减少事故发生的几率。
        3.2对学生的体育锻炼穿着进行指导
        为了避免意外安全隐患的发生,学生进行体育体能锻炼时,教师要对学生的着装需要严格要求,不准学生穿不适合进行体育运动锻炼的牛仔裤、紧身裤、小皮鞋、高跟鞋,保证学生在生命健康安全得到保障的同时进行正确、合理、适度的体育锻炼。运动服、运动鞋是进行体育体能锻炼的正确穿着,既能保证身体的活动不受限制又能很好的保护学生的身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到学生的衣服口袋中是否有杂物,硬物,要指导学生及时掏出杂物、异物、硬物,防止学生在进行锻炼时受伤。
        3.3强化学生的活动安全监督管理
        为了更好地防御开展体育活动的安全隐患问题,就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注重观察学生的身体状况,如果不符合运动标准,不要强加给学生负担,要适当地降低运动量或者是避免运动,对运动范围进行控制。体育教学的课程安排可以适当地安排自由活动的时间,在自由活动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必须对活动的范围进行有效监管,尽可能让学生在教师能够观察到的范围内活动。
        3.4安全教育与体育教学相融合
        小学体育教学具有灵活性、自主性,除国家规定的教材,还有地方教材、校本教材。安全教育涉及的范畴主要有:运动过程中关于师生的安全常识;还包括人的生命安全、逃生、自救等。小学体育课程中涉及到知识内容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体育教学应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具有生活气息及使用价值。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认知规律,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利用手势操深化学生交通知识的理解;创设地震情境,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训练学生进障碍跑、负重跑等,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把安全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必需的运动技能,并在生活中运用掌握的一些运动技能。让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保障人身生命安全。
        3.5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体育教师在讲课前,应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的个人情况去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真实的身体状况,面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一些身体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应给予照顾,不可以让身体有疾病的学生做过剧烈的运动,以防止危害到他们的健康。对于小学生来说,身体素质和身体素质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体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做一些有趣的、与体育课程内容有关的游戏,激发学生做运动的兴趣。有趣的体育游戏不仅有利于调动他们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还可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毅力。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学中,应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作为体育教师应排除安全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提升学生安全、自救能力,关注学生人生安全,让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芳.我国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归责原则的研究[J].体育科技,2017,38(2):167-168.
        [2]宫照玮.小学体育伤害事故致因分析与防范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6.
        [3]巢慧.在体育课堂中进行体育安全教育的策略研究[J].教师,2017(33):83-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