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柳海平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柳海平
[导读] 摘要:混凝土是当前建筑工程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建筑材料。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建筑工程中经常会遇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如何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确保其施工质量符合工程项目建设的要求,是当前施工单位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身份证号:33022519810131xxxx  224000
        摘要:混凝土是当前建筑工程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建筑材料。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建筑工程中经常会遇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如何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确保其施工质量符合工程项目建设的要求,是当前施工单位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处理不好,常常导致混凝土产生表面裂缝和贯穿性裂缝,影响结构的整体性、耐久性和防水抗渗性。因此,加强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方法的认识与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文主要介绍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特点,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各个细节进行阐释分析。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建筑工程项目会逐渐增多。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是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其技术控制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的高低。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结构一般施工范围比较大,使用的混泥土量较大,而且施工环境大多较为复杂,若在施工过程中得不到有效的施工技术指导和质量检测评估,则很难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最终成效。
        1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主要是指混凝土量大,结构厚实,工程条件复杂,整体性要求高,一般要求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浇筑后,水泥的水化热量大,而由于混凝土体积大,水化热聚积在混凝土内部不易散发,浇筑初期混凝土内部温度显著升高,而表面散热较快,这徉就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而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如温差过大则易于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因此,为了使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不会受到影响,一般采用的方式为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添加减水剂或者膨胀剂,采用先进的施工手段和施工工艺,同时还要做好建筑工程的后期养护工作,从而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不会受到影响。
        同时,在浇筑混凝土的后期,当混凝土内部逐渐散热冷却产生收缩时,由于受到纂底或已浇筑混凝土的约束,接触处将产生很大的内应力,在混凝土正截面形成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当时龄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便会产生裂缝,甚至贯穿整个混凝土断面,形成贯通裂缝,由此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要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或杜绝由于温垄变化而引起的裂缝。
        2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实施
        2.1施工准备
        大体积混凝土对施工的连贯性要求较高。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连贯性,不仅能够保证浇筑施工如期完工,还能够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符合建设要求。在施工准备阶段,不仅要准备好建筑施工的设备、材料和人员,还要做好材料运输车辆的路径设计。其次,要做好水泥、骨料和水的配比设计,在进行混凝土配比实验时,不仅要在实验室进行系统实验,还需要在工程施工现场开展现场实验,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最后,要做好水泥、骨料的材料准备工作,对于进场材料要进行严格检查,保证水泥的质量符合施工要求,不存在结块现象。骨料则应该尽量选择表面没有包裹层、级配良好、膨胀系数较低的优质骨料,在施工前需要对骨料进行检查,避免骨料中存在杂物和石块。在选择用水时,应该选择洁净、无污染的清洁水源,以提高施工质量。如果需要添加外加剂,则应该做好实验设计,外加剂配置计量必须准确无误。
        2.2技术的准备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要做好技术方面的准备。首先,现场施工人员要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坍落度以及初凝和终凝时间向混凝土供应单位提出要求。其次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之前应该有专职人员检查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在浇筑过程中机械设备出现问题时要及时处理维修。

最后,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要连续浇筑,否则将会产生意外的施工缝,影响工程质量。这就要求施工现场确保水、电、搅拌设备以及振捣设备的正常工作,要在施工现场设专业人员看守。
        2.3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和优化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其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不仅要满足工程设计的强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降低其水化热,促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可泵性和和易性,减少对水泥和水的用量。大體积混凝土的配置,关键在于降低水化热,这就要求在设计配合比的时候尽量选择水化热较低的矿渣水泥,且添加适量的粉煤灰。在混凝土中添加适当的粉煤灰不仅可以增强混凝土的可泵性,同时还能节约水泥,达到提高表层混凝土强度的目的。
        2.4浇筑过程中的技术控制
        首先,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单方水泥用量较少,需要另外添加粉煤灰等外加剂,同时混凝土搅拌时间也要适当地延长,其每槽的搅拌时间应该控制在30min,准确地投放各种材料的量,派专人来投放粉煤灰或者其它类型的外加剂。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在第一层浇筑结束后,再进行第二层的浇筑,但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第二次浇筑之前,应该确保第一层浇筑的混凝土没有初凝,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逐层地连续浇筑,直到完工为止。同时在采取分层连续浇筑或者推移式连续浇筑时,其层间的间隔时间最好缩短,层间的间隔时间应比混凝土初凝时间要少,其中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可以通过试验来确定。
        除此之外,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分层浇筑的时候,水平施工缝的处理应该结合以下几点内容:首先,在软弱混凝土表面层浇筑之前,应清除干净浮浆和其它的松动石子,并均匀地露出粗骨料。其次,在浇筑前层混凝土之前,应该用压力水把混凝土表面污垢清洗干净,确保混凝土的表面湿润且无积水。再次,在非泵送混凝土浇筑的时候,应该采取相应的接浆措施。此外,在使用这种浇筑法时,其建筑结构平面尺寸不能过大,从短边进行浇筑,沿着其长边逐渐推进。
        2.5浇筑后的养护工作
        养护工作是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正常使用的重要步骤,养护工作主要分为内部养护和外部养护两种。内部养护工作的目标就是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内部温度,以缩小其内外温差,控制开裂,相关部门在进行内部养护时,可采用循环冷却水降温方法进行养护,例如某工程为实现混凝土结构的内部降温,在筏板基础旁边砌筑一个蓄水池,同时使用普通钢管加工制成冷却水用的循环水管,然后将冷却水管分层布置,各层水管安装完毕后,又进行了压水试验,以检验水管连接的严密性二水管铺设工程完毕后,就可以进行水循环了,水循环的频率以每隔半个小时循环一次,每次循环冷却半小时的方案最为适宜。
        3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高层建筑和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控制的一个重点就是混凝土裂缝问题。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技术控制,以保证工程质量,而在技术控制过程中,施工企业不仅要做好教主前的准备工作,更要做好浇筑中的技术控制工作,以及浇筑后的检测与养护工作,从而实现对工程质量的全面控制。
        参考文献
        [1]张鹏.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16,(03).
        [2]华秋艳,葛志文.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5,(01).
        [3]程国起.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措施研究[J].门窗,2016,(01).
        [4]徐瑞娟.探析高层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6,(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