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当前形势下,经济环境不断变化,人们的生活品质逐渐提升,对于房屋土木工程的需要快速增加,为房屋土木工程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在施工中应用了多种新型工艺,为施工质量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以大体积混凝土技术为例,该技术可以在原本技术基础上对技术进行有效的创新,使施工质量符合实际需要。
关键词:土木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1概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快速的提高,同时也对建、构筑物土木工程的施工水平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而言,其成品质量的好坏不但会影响项目整体的品质,更会给日后的日常使用带来很大的影响。就现阶段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来讲,由于不同单体结构方面存在差异,就对不同单体结构的尺寸、形状、体积有了不同的混凝土施工浇筑方案,对于超高层混凝土结构而言,其桩基、地下结构、地上结构混凝土的体量大,结构复杂,工艺要求较高,甚至会高于一般施工标准,因此,施工单位施工技术人员就要使用实用、有效的施工技术,对施工流程加以把控,进而确保混凝土结构更加高效、安全。
2应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过程中导致裂缝出现的原因分析
2.1温度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应用时,由于其质量极易被温度影响。基于这一现状,在施工期间,如果外界的温度差异较大,这时,就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这样一来,极易出现裂缝的情况。
2.2混凝土收缩的影响
土木工程应用大体积混凝土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为保障混凝土浇筑后凝结硬化的质量,这时,就应该确保其有约两成的水分,然而,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时常会因施工人员不能对混凝土施工后,养护期间的水分蒸发进行有效控制而增大混凝土的收缩,这样一来,很容易出现裂缝现象,进而影响施工的质量。除此之外,由于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会使用大体积混凝土,基于这一现状,为了能够确保混凝土的质量,一般而言,施工人员会加入适当的添加剂等,因此,这就对施工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应该有效控制混凝土水分蒸发,这一环节会对整个施工流程带来影响,因此,需要施工人员加以重视,以便减少不必要的问题出现,减少裂缝现象,确保施工流程的高效性、合理性。
3实施土木工程相关准备工作
3.1选择材料相关准备工作
首先在配置混凝土中,需要通过常见的材料与一些调节物质进行混凝土的比例调配,混凝土原料主要采用骨料水泥、粉煤灰与外加剂等调节性物质,帮助混凝土达到施工质量与强度,同时外加剂也需要进行相关质量检测。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的同时,粉煤灰主要是利用提高混凝土和易性,外加剂则是将混凝土延缓凝结速度收缩补偿作用,从而防止裂缝情况的产生。
3.2调配混凝土配合比例
在混凝土制作过程中,原材料的配合比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取决于混凝土比例的大小,受到严重的影响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混凝土制作过程较为繁琐,而混凝土的比例通过当地的气候条件与施工因素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施工前期需要做实验。检测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得出实验结果符合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施工,设计人员要注意水灰比,当水比例较大,混凝土强度则会较弱,反之水较小则会出现混凝土凝固过快,堵塞问题,只有当水灰比例正确才能保障施工质量。
4优化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应用的措施
4.1科学配制混凝土
选择原料完成之后,工作人员就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要求来确定混凝土的具体配制比。
在确定中要先充分了解与分析原材料的特性、工程质量的需求,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提升配制比的合理性。房屋土木工程建设施工中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时,施工人员不应该照搬或者套用传统的配制比例,要根据施工要求进行合理选择。在配制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砂石的含水量,这样可以确保在配制中原料与添加剂能够具有合理的比例安排。另外,还需要对水泥的用量进行控制与重视,配制完成之后要进行多次试验,最终进行用量的确定。
4.2混凝土振捣技术的应用
一般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时,会使用插入式的振捣设备,在使用时需要对插入位置准确设置,才能保证插入点分布的合理性。在使用该设备时,需要快速插入,缓慢取出。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时,需要使振捣设备保持灵活的状态,从上到下的运动方向,使混凝土可以充分振捣。大体积混凝土振捣技术有着严格的技术标准,混凝土材料表面不能有任何的问题,为了满足该标准在振捣时需要严格控制振捣速度,如果振捣设备需要移动时,需要保证移动距离不能过大,避免对振捣效果产生影响。同时振捣必须保证上一层振捣已经结束,,在进行后续的振捣,准确把握振捣时间。施工单位应该选择施工经验丰富的人员,同时在振捣过程中还需要对混凝土表面变化进行随时的观察,对混凝土环境的温度进行控制和调节,避免由于温度的变化影响混凝土的使用效果,对裂痕问题进行规避。
4.3做好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作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是该技术应用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操作人员需要在开始浇筑作业之前,科学测量和收集钢筋浇筑点、钢筋保护层尺寸等数据,对模板进行彻底的清理,浇筑开始前必须要确保模板的清洁、平整以及数据完整。接着,在浇筑的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时刻关注着钢筋与预埋件的状况,如果发生了位移或者变形的情况,则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及时处理,保证大体积混凝土与模板之间能够紧密连接。在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的过程中,一般会选择两种浇筑方式,一种是分层浇筑法,另一种是推移式浇筑法。两种浇筑方法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缺陷,操作人员要根据具体的施工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浇筑方法。同时,浇筑的过程中,要确保建筑的连续性,如果不能保证浇筑的连续性,就需要将间断时间缩减。操作人员在大体积混凝土完全进入模板之后,要及时进行振捣,这样才能让混凝土在模板中具有良好的均匀性、连续性。
4.4做好养护措施
浇筑作业完成之后,作业人员要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做好后续的养护工作。为了能够避免结构在后续出现裂缝问题,要对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度保持关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养护作业,使其湿润度适宜。另外,温度的变化也会造成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所以在养护的过程中,作业人员要采取均匀的降温方法,避免由于不均匀的降温而出现温度差,从而产生开裂的问题。同时,还应该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结合实际的工程情况做好相应的养护措施。在拆除模板之后,作业人员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工程的施工情况等,进行后续的养护作业,为综合施工质量的提升做出重要的贡献。
结束语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知,在实际的施工中,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其质量的好坏会影响整体工程质量。所以,为确保施工效率,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从配制、浇筑等方面加以有效的把控和管理,同时还应该对结构所产生的裂缝进行及时处理。施工单位相关培训部门要定期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培训,从而给他们普及大体积混凝土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确保整个工程的安全、顺利运行。
参考文献:
[1]张强.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139+141.
[2]方思儒.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9(22):22-23.
[3]李明昊.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当代化工研究,2019(04):193-194.
[4]高琛琛.试论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05):79-80.
[5]陈舒曼.土木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建设科技,2016(03):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