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13010219880529XXXX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也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市政公用工程在城市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不影响城市的市容市貌,缓解用地紧张的问题,通常将市政公用工程设计为地下或者半地下工程。文章对市政环境工程设计中的景观设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且以垃圾中转站为例,对其设计进行了细致的设计规划说明。
关键词:市政环境;工程设计;景观设计
引言
为了减少对于市区规划、市容市貌造成的影响,通常将市政公用工程设置在远离市区的位置,设计图纸也较为简单,只有一些简单的绿化说明和绿化布置图。在市政公用工程设计中,主要以实用性和功能性为主,设计的重心放在了排水和环境,以及工艺设计上,对于项目整体的园林景观设计则不太重视,景观效果缺乏系统的设计,通常是施工方和业主现场发挥。
1 市政工程与城市设计的关系
城市设计包含多方面的内容,而市政工程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工程的空间以及功能的设计同城市的总体规划设计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为了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必须以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从城市的整体出发,并融入与时俱进的现代化的设计理念。改变以往的只重视形象和功能的设计理念,而是将市政工程作为城市空间的一个要素来进行设计,注重设计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充分考虑到人们的生理、心理特点,在市政工程的形式和内容上,与城市有机结合,从而推动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 垃圾转运站设计中的景观设计
(1)由相关的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可知,为了减少生活垃圾转运站对周围环境以及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减少工作中产生的噪声和异味,在转运站应种植 1~3 排乔木,即设置绿化隔离带,同时可以起到绿化和美化城市的作用。
(2)对于转运站大门到综合楼以及生产车间的绿化,应考虑到转运站总体的建筑风格,这是因为这一区域是外来客人入厂的必由之路,绿化效果的好坏会给客人留下不同的印象,同时也是职工上班和下班的密集地。因此在绿化的色彩、风格和形式等方面应同转运站的整体风格相协调。
(3)在进行绿化设计时,与周围景观的协调性十分重要,应尽量通过绿化设计弥补建筑的不足,并充分考虑减少噪声、抗污染,以及防风、防火、卫生等方面的要求。绿化的形式同建筑形式统一协调,通常情况下,应沿着墙内外布置绿化树木。栽植易养护的四季花草,植株的选择上则以芳香类植株为宜。
(4)根据相关的规范,对于小型的转运站,站内的主体设施和行政办公设施可以合并建设。而对于中型及以上规模的转运站,其管理办公设施应相对独立。规则式布局是管理楼区绿化设计时通常采用的方法,要以方便行人的出入作为优先考虑的内容,在门口设置一些景观如水池喷泉、草坪、花坛等,为方便工厂内部人员和外来人员停车,还要设置一些停车位。
(5)全地下式的转运站,从总图上看,在地面以上只有疏散楼梯间和车行道入口这两部分,为了隐藏露出地面的建筑物,可以种植竹类或者小乔木,也可以设置栏杆。建筑外场地以及屋顶可以根据地形特点,与景观融为一体,美化市容。半地下式的转运站,可以通过布置草皮、浅植美化屋顶,对于建筑和转运站下行通道形成的空地,则可以构建景观节点,如配以当地的特色植物。地上式的转运站,可以配以南天竹、八角金盘等耐荫的植物,并充分利用引桥坡道下的空地,将其设置为停车场地,合理利用空间。
(6)可以根据情况在中小型的转运站设置附属式公厕,并且同转运设施互不干扰。注意保持建筑风格的一致性。
(7)可以将高强度的植草砖铺设在转运停车位上,对于空旷的场地则可以种植竹类。对于边角零星地带也不能忽视,应做好绿化,从而降低有害物质对附近居民和工人的危害,同时起到美化工厂环境的效果。
(8)采取竖向设计的方式,充分利用高差的作用,构建优美的地景。组织好厂区的交通,利用分隔空间、地形围合、控制视野景观等方法,使小气候的环境得到改善。设计景观挡墙,充分利用地形的优势,扩大观赏面。
(9)随着环境问题的逐渐严峻,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时代发展的主体。作为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的市政公用工程,更应该以宣传和倡导环境保护为己任。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设置参观通道,方便学生参观和学习环保相关知识,让爱护城市、保护环境的理念深入人心,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该和环保意识。提升市政公用工程的形象,获得更广泛的理解和支持,造福于社会。
3 进一步提高设计水平
一般情况下,市政公用工程的功能性问题是市政项目负责人重点考虑的因素,这是因为园林景观设计是专项设计,因此在进行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时,往往忽视了景观设计的问题,所做的规划也缺乏专业性。这种设计模式是不合理的,景观设计应该作为市政工程项目的重要内容来进行设计和规划,而不是工程完工后的点缀。应基于城市景观的角度考虑,协调好市政工程景观设计和城市功能两者之间的关系,加强设计人员的认识,提高景观设计的总体水平。
3.1 竞争有利于设计水平的提高
在市政工程的前期设计阶段,应公开征集或者有选择性地邀请多家设计机构参与工程的竞标,集思广益。在满足市政公用工程功能性的前提下,还应该针对景观设计提出图纸或者文字形式的方案,然而在实际设计工作中这一点往往被忽视。在评标阶段,应根据城市设计的理念,邀请城市设计专家参与评标,并作为评价方案的重要指标。合理利用竞争机制,使人们逐渐重视市政景观设计,并促进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3.2 完善市政工程景观设计审查、审批制度
要严格按照城市的设计要求对市政工程景观设计进行审查和审批。严格的管理制度有利于促进对市政公用工程中的景观设计进行深化,有助于市政公用工程景观设计的发展。
3.3 协作尤为重要
协作的基础之一就是专业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对对方专业的充分了解与认识。景观设计师如果对市政工程的一些基本特性,缺少了解与认识,就不可能从市政工程的自身特性出发来构思设计,使功能和形式高度统一起来。所以需要我们培养一批对市政行业有着丰富知识和了解的景观设计师以及对景观有一定了解的市政专业工程师,倡导协作精神,并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
4 结束语
市政工程景观设计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从设计上对生活垃圾转运站的分区布局、出入口及竖向景观设计加以重视,并在施工中加以实施,相信我们的市政公用工程能够更好地走“亲民”路线,以更大地发挥它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市政工程一旦融入了城市设计的思想,那么它便成为城市设计的合理延续和组成部分,这正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林洪,杨鸿彬,冯成祥.浅谈市政景观工程建设[J].科技资讯,2008(24).
[2]冯永亮.浅谈市政景观工程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13).
[3]牛可坤,郭攀磊.市政景观工程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探讨[J].绿色科技,2014(4).
[4]陆建东.浅谈市政景观工程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J].建材与装饰,2015(24).
[5]孙明哲.市政景观工程建设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
[6]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