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176
摘要:房屋建筑工程在结构设计中为解决地基差异沉降问题,需在主楼与裙楼之间或主楼与主楼之间设置沉降后浇带。在后浇带封闭施工中存在诸多不规范的方面,如施工工艺、后浇带封闭的时间、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处理及界面剂的要求等规范不明确,不易保证后浇带的质量,工艺标准不统一也给质量管理带来一定的风险。本文重点以后浇带施工技术为例,通过分析现阶段后浇带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对其施工技术进行相应的优化,从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优化
引言
工程界对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关于受力要求的结论的基础上对传统后浇带施工工艺优化。优化施工工艺是在不增加施工成本的基础上优化施工方法,优化工艺简单可靠,优化后的施工工艺不仅使沉降后浇带的质量有可靠的保证,工序安排合理,后续处理简单既节约施工成本也节约工期。
1 后浇带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主要功能
1.1 解决房屋结构沉降差异
在房建施工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利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主楼和裙楼之间存在的沉降差异,并且可以规避因为地基自身的重力作用,所带来的沉降问题,以此有效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另外,在房建施工的时候,主楼和裙楼结构属于一个整体,基于这样的情况需要对沉降差问题进行明确,并且利用后浇带将两部分进行分开施工,等到两部分分别施工完成以后,再进行连接,形成一个整体,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沉降差异的产生,实现良好的施工质量。
1.2 降低温度收缩对结构的影响
在房建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温度变化,导致收缩温度的产生,然而利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该项问题的产生[2]。其实,在房建施工完成以后,经过一段时间通常会发生混凝土硬化和收缩的现象,并且受到温度的影响,混凝土内部会产生应力。因此,为了避免该项的产生,在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对预留缝进行收缩处理,待处理完成以后展开后续施工环节,这样可以呈现自由收缩的现象,避免对工程造成不良影响。
2 房建地下室后浇带施工技术
2.1 后浇带施工工艺
(1)在模板施工的时候,需要根据施工方案,采用膨胀止水条,并且将膨胀止水条设置在外墙后浇带和地下室顶板后浇带以及基础底板后浇带的中心位置,并且需要加固处理,确保后浇带与墙体之间的贴合性。同时,需要针对基础垫层上后浇带的两侧,设置细石混凝土,并且在利用砂浆进行缝隙处理,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出现混凝土浇筑漏浆等现象的发生,为质量的提升,给予了基础性的保证。
(2)为了保证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在施工的时候需要采用独立的支撑体系,这样主要是避免出现不良的施工影响。同时,需要对浇筑带内部存在的杂物进行处理,以及钢筋的除锈等工作,并且需要对两侧混凝土进行处理,可以在其表面涂刷一层界面剂,这样可以增加其强度。另外,需要对后浇带封闭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一般情况下为60d左右,并且对于沉降后浇带,需要等到主体结构封顶完成以后,才能展开后浇带施工,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沉降差异等现象产生。
(3)钢筋施工主要保证工程整体结构稳固性。在后浇带施工的有时候,可以利用直螺纹连接的方式,加强钢筋之间的连接性。同时,是通过利用搭接或者焊接的方式,加强钢筋结构的稳固性,以此提升其施工质量。
2.2 底板后浇带保护措施
做好底板后浇带施工是保证后浇带施工质量的关键,但是在施工的时候,需要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故障的产生。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快易收口网代替钢丝网,并且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处理措施,避免发生漏浆的现象。同时,后浇带的钢筋骨架不能焊与底板钢筋上,并且在放置期间,为了不能出现浸泡的现象,影响杂物的清理,针对浇筑底板需要在后浇带处设置一条保护带,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实现良好的施工质量。
2.3 后浇带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1)应当根据墙板的厚度,展开各个方面的处理工作,一般情况下若是厚度小于300mm的话,可以直接做成直缝;若是厚度大于300mm的话,墙体可以直接做成阶梯封,或者上下对称的坡口形,这样可以便于各项施工环节的展开。
(2)在施工的时候,若是没有特殊需要求的话,可以利用无收缩混凝土浇筑的方式,是以膨胀水泥,或者将膨胀水泥和普通水泥搅拌等为主,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其强度[4]。
(3)在每一项施工环节展开之前,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处理措施,和清理工作,避免对施工带来不利的影响。
2.4 后浇带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施工材料是影响后浇带施工质量的关键,因此在施工质量控制的时候,需要对材料市场进行综合评价,选择质量、信誉度较好的供应商。同时,在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前,需要进行质量检验工作,在质量检验合格以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投入使用。但是,在进入施工现场以后,需要根据相关标准放置在合适的位置,避免施工材料质量受损。
(2)在每一项施工环节展开之前,一定要做好相应的技术交底工作,主要是根据施工方,对施工参数以及施工方式等全面落实,将施工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施工人员身上,这样可以降低施工问题的产生。同时,需要对施工中的重点、难点、以及隐蔽施工等方面进行明确,并且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以此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另外,在后浇带施工阶段,需要加强管理力度,严格根据施工流程展开,对各项支护体系进行强度检测,以此便于后期施工环节的展开。
(3)在每一项施工环节完成以后,需要展开质量检验工作,质量检验期间,若是存在质量问题的话,需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立即进行处理,避免造成较大的施工质量问题。同时,在后浇带施工完成以后,需要进行养护处理,一般情况养护时间不能少于7d,并且进行质量检验,各项指标达到相关标准以后,才能交付工程。
2.5 后浇带渗漏处理
对建筑连接处渗漏部位进行切割,将大量漏水点用高压灌浆的方法堵截,微渗的部位用“水不漏”封堵,确定表面无明水渗出后,填充遇水膨胀止水条,再用非固化密封胶条密封,观察修复效果后恢复表面。对明显涌水的部分进行钻孔注浆,钻孔可布置在裂缝一侧或两侧。钻孔过程防止或减少粉末、碎屑堵塞裂缝。在钻好的孔中安装高压止水针头,拧紧环压螺栓、压缩橡胶套管,使注浆嘴固定在注浆孔内。用手动灌浆机灌注丙烯酸盐注浆液,竖向裂缝灌浆应自下而上、自深到浅进行,水平裂缝灌浆应自里向外、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注浆前,根据吸浆量逐步升至设计压力,加压至0.3MPa后开始浆液灌注;注浆过程中,当观察到液体完全替代裂缝中渗漏水并外溢时,可结束从该注浆嘴注浆,然后进行下一个针头注浆,依此方法进行。4~5h后,检查注浆效果,针头注浆不饱满的需进行二次注浆,直至饱满。注浆全部结束后,待孔内灌浆材料固化,按照工程要求处理注浆嘴、拆除针头,并清除外溢的注浆材料,然后清除槽内积水、碎渣及其他杂物。观察槽内止水情况,对于槽内少量无压力的微渗水部位,采用“水不漏”进行封堵。直至缺口与槽平齐,以保证防水效果。以上工序完成后等待72h,保证连接缝部位不出现渗漏或表面不出现洇湿,再进行表层恢复。封缝处理后,无新增漏点,可达到预定的治理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本段基于某房屋建筑工程,从不同角度和方向,对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运用,展开了分析和阐述,其目的就是保证房建施工的质量,展现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优势,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促使其行业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续景瑞.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24):27-28.
[2]李宏伟.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研究[J].安徽建筑,2018,24(4):88-89.
[3]黄文平.房建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4):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