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衡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发展迅速,混凝土裂缝施工控制技术在工程中也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实施和实践。在实施其技术控制的基础上,混凝土裂缝施工质量控制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笔者在文中结合水利水电工程实际,从其中的缺陷入手,对水利水电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裂缝;施工处理
导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加快,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在我国各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工程建设效果。在土木工程建设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有关建设单位有效应用了一些新的工程建设方案和相关施工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积累和总结了工程建设经验,有效提高工程的整体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当中混凝土施工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施工环节,对保证整个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保障。
1 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混凝土是由砂石、水、水泥等材料组成的一种非均质脆性材料。由于施工过程中的变形等问题,在硬化后的混凝土结构中,虽然不会对混凝土的承载力和渗透性造成危害,但会形成许多微孔和微裂缝,但是,这样的混凝土结构在受到温差和载荷之后,微孔和微裂缝会进一步扩大,最终形成肉眼可见的裂缝,极具破坏性,对混凝土结构的安全使用产生威胁,尤其是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带有裂缝的混凝土结构不仅会影响建筑物整体结构的受力情况,还会引起钢筋的腐蚀,降低水利水电结构的耐久性,引发渗透变形,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由荷载引起的裂缝与拉力方向垂直,最先在荷载效应最大的位置产生。对于荷载引起的裂缝,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合理地配筋,施工过程中应选用粘结程度高的变形钢筋,保证钢筋应力处于合理的范围内,钢筋直径合适,并混凝土中均匀分布,以较好地控制混凝土结构中细裂缝的宽度。然而,在实际施工中,大部分的裂缝往往是由非荷载因素引发的,非荷载因素包括温度变化、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混凝土收缩、结构内部化学反应等。如果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消散,就会在混凝土内外形成巨大的温差,造成温度应力、混凝土内压、外拉力,进而产生裂缝。此外,还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搅拌工艺,采用二次风冷工艺冷却已浇混凝土,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加入具有减水、塑化、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保水性,减少化学反应产生的水化热。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还可增加降温保护措施,以减少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
2 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2.1 做好水利施工技术的准备工序
为了更可靠地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对混凝土裂缝进行有效的保护,所以必须做好准备工作,所以在设计施工方案的过程中,必须充分掌握混凝土的性质,为了处理混凝土结构压力与拉应力的关系,防止结构截面突变引起的裂缝,需要在混凝土中加入一定量的膨胀剂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性能, 混凝土的施工是比较复杂的, 有关施工人员需要具备可靠的专业技能知识, 而且需要充分掌握混凝土结构的有关知识, 施工人员要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 持续学习先进的施工经验, 增强和施工方案设计人员的联系, 为了确保施工能够顺利开展, 就需要增强之间的联系, 要是存在问题就需要及时进行应对, 调整施工方案, 施工技术人员需要正确开展技术交底工作, 确保施工方案能够更加合理。
2.2控制混凝土施工温度
为避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产生裂缝,可以选择温控防裂的方法。温控防裂技术的主要特点是:正确选择混凝土骨料组成,选择硬度合理的干外加剂。这一时期,要联系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需要,选择合理的外加剂,确保混凝土搅拌时水泥成分保持均匀。拌制混凝土时,应加入适量的水分。在搅拌机中加入其他材料前,应选择冷水处理,以加强对混凝土搅拌温度的控制。在夏季开展施工到时候, 要控制好混凝土的厚度, 把混凝土的厚度控制在500mm之内, 如此能够确保混凝土的散热性能。
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 需要增强混凝土内部外部温度的检测, 而且需要把内部和外部的温度控制到25℃以下, 接着就是控制好混凝土拆模时间, 要是由于拆模时间存在问题会产生温度变化较大的问题, 就会产生工程裂缝的问题, 最后就是需要高度重视温控养护工作。
2.3增强混凝土材料和配合比的控制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材料的施工准备需要以水利建设的特点为基础。为保证施工材料准备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充分把握水利水电建设的特点。选用强度等级高、质量优良的水泥,减少高强度水泥的使用。不仅如此,各种材料的质量也需要严格控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外加剂和外加剂,加强混凝土收缩补偿措施的使用。在选择扩展器时,需要在开始时确定目标扩展器的效果, 接着就是按照需要的剂量来开展膨胀, 达到膨胀效果, 混凝土配合比和混凝土裂缝有着一定的联系, 要是配合比存在问题, 就会产生混凝土裂缝, 所以需要在实验室里面进行试验, 按照试验的结果来选择最合适的配合比, 在施工时, 需要正确设计混凝土的塌落度, 及时调整混凝土原材料, 而且需要正确开展混凝土养护工作。
3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分析
3.1优化设计方案
为了有效防止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在设计的时候也要对某些容易出现裂缝或者是受力较为集中的部位进行重点考虑, 从设计角度有效防止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对于一些特殊部位,在设计时可考虑设置支撑等措施。对于弯矩集中的部位,应提高混凝土配筋率,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拉强度。
3.2严把施工质量关
鉴于水利水电工程中许多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是由于施工操作不当造成的, 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 做好混凝土施工的细节处理。在混凝土浇筑之前要对模板内表面进行清洗, 将附着于模板内表面的油污去掉, 同时,还要保证模板内表面湿润,模板内不积水。此外,还必须保证模板的稳定性,以确保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不会偏离模板或跑掉。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做好养护工作。大体积混凝土应采取保温、保湿的养护措施。注意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和混凝土表面与大气环境的温差,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
3.3 严把材料质量关与配比关
混凝土原材料直接决定着混凝土的质量, 是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最为关键的措施。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应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混凝土生产单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具有法定资质的检测单位开具混凝土配合比表,并严格按照配合比表配制混凝土。同时,混凝土材料进场时,要严格查验主要混凝土原材料的生产许可证和出厂合格证,并按有关要求预留混凝土进场试块。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一项极其需要专业素质和专业操作的技术,一旦处理不当,就容易出现裂缝现象。因此,工程施工人员必须认真选材,妥善修补裂缝。此外,定期检查和维护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邓忠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混凝土裂缝处理技术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8, (06) .
[2]左婷.浅析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管理[J].科技与企业, 2019, (19) .
[3]李刚.简介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混凝土裂缝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7, 18:141.
[4]郑哲龙.浅谈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裂缝施工技术[J].科技与企业, 2018, 2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