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 张艳艳

发表时间:2020/5/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   作者:张艳艳
[导读] 摘要:现阶段,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发展,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有了信息技术的主力,建筑企业想要实现信息化发展并不难,但是这需要企业的不断更新思想理念,包括人才方面的培养与相关规章制度的完善等,促使其发挥出真正的实现价值,为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奠定基础。
        身份证号码:37250119830317xxxx
        摘要:现阶段,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发展,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有了信息技术的主力,建筑企业想要实现信息化发展并不难,但是这需要企业的不断更新思想理念,包括人才方面的培养与相关规章制度的完善等,促使其发挥出真正的实现价值,为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奠定基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管理者更应该紧跟步伐,由此,笔者对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应用做出分析,并提出了优化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建筑工程;管理
        引言
        据《中国建筑业发展形势分析》显示,截至2019年6月末,我国建筑业累积完成总产值10.162万亿元,较同期增长7.2%;新签合同额为12.03万亿元,同比上年增长2.47%。当前“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渗透,将BIM、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应用于建设工程中,可实现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实时、动态管理,为工程量精度与工程管理效率的提升提供保障。
        1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1.1建筑工程管理的业务十分多样复杂
        建筑工程管理的一大突出特征就是管理的对象十分广泛,因此有着十分多样的管理业务。比如说,经营业务方面,可以细分为预算业务、市场营销业务、财务会计业务等等;生产业务方面,可以细分为投标管理业务、招标管理业务、成本管理业务、质量管理业务,等等。其中,建筑成本管理业务最为复杂,因为建筑成本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两类,这两类均有很多明细科目;而且,建筑合同的管理也有许多复杂的流程,如报价管理、签订管理、执行管理、归档管理,等等。举例来说,在句容碧桂园凤凰城地块九的建筑工程管理中,交楼节点不一,工程跨度较长,而且涉及室外市政供水、供电的难题。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1.2信息技术有助于解决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孤岛现象
        建筑工程管理一般由建筑公司来开展,而建筑公司一般都规模较大,部门较多,而且与公司外部的企业有着复杂的联系。然而,建筑公司内的部门之间往往难以共享信息,更不用说与公司外部的企业共享信息了,这种现象就叫做“信息孤岛”,会导致建筑工程难以顺利开展,给建筑公司带来损失。运用信息技术,就能够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并且提高共享信息的质量。
        2当前信息技术在国内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2.1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工程管理的意识薄弱
        通过对相关研究资料进行论述分析,发现建筑单位在进行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各种建筑资源得到共享,也利于管理方对项目施工的进度和质量问题进行全方面的理解,体现出比较强的技术应用价值。但是建筑工程在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首先体现出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工程管理的意识薄弱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深度探索。很多管理人员未能对信息技术进行正确的认知,没有树立比较强的责任意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出现违反相关操作标准的行为问题。基于现阶段的施工管理情况而言,国内很多施工单位未能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施工管理,很难通过信息技术的科学运用让各项管理工作得以落实,从而出现多种施工技术管理问题。
        2.2管理工作出现不到位的情况,出现安全问题影响管理质量
        现代施工企业应该积极保障施工质量,重视通过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升工程建设的效果,更符合现代发展所提出的技术应用要求。但是在建筑管理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出现多种问题,如管理工作出现不到位的情况,出现安全问题影响管理质量。现代企业正处于管理改革的阶段,工程管理体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所以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开展高水准的工程管理工作。

很多企业在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出现不到位的情况——仅是将信息管理融入到某个管理环节中,在管理模式中出现不够详细的问题,从而严重限制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此外,企业在落实信息化管理时遇到多种安全问题,所以信息化管理的能力比较差,需要深度探索。
        3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3.1组建信息技术人才队伍
        建筑公司的任何经营管理活动,都以人力资源为基础。推进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同样离不开一支同时懂得信息技术、懂得建筑工程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为此,建筑公司可以与一些高校的建筑相关院系合作,建议这些院系不但培养学生的建筑工程管理能力,而且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以便建筑公司在招聘工作中招收同时懂得信息技术、建筑工程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对于建筑公司内部的员工,也要注重员工培训。比如,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要培训信息技术;对于信息技术开发团队,要培训建筑工程管理。
        3.2项目设计阶段
        (1)可视化交底。伴随现代建筑业的发展,建筑物的结构形态、功能需求日渐复杂化,部分关键节点对于施工设计、工艺技术、施工组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应基于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实现建筑工程设计的可视化交底。利用基于BIM技术的Revit软件构建建筑的三维信息模型,将建筑设计要点直观呈现给施工人员,并详细梳理关键工艺节点、施工流程与安全质量要求,最大限度降低返工率、减少成本浪费问题。同时,在正式开始施工前利用VR技术进行施工现场的安全可视化交底,明确定位基坑、脚手架等危险源,引导施工人员充分认识到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配合虚拟实景强化业主对建筑实体的观赏体验,便于业主及早提出问题,降低后续工程变更概率。(2)协同设计。通常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多项施工设计因素,诸如结构设计、设备设计、机电设计等,应保障各专业间实现良好衔接,避免产生碰撞问题。在此应基于BIM协同平台创设信息共享机制,引导不同专业设计人员进行数据交流,可采用文件链接、工作集等方式开展协同性设计,以此解决电梯井、防火分区等特殊要素与其他设计布置间的冲突问题,并利用可视化功能及时查看裙楼、幕墙等位置有无异型设计问题,提高建设项目设计效率。
        3.3强化工程管理的适应性
        建筑工程的施工工作涉及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也正是因为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会使施工难度增加。如环境因素对建筑材料的运输,施工中建筑材料不到位会直接耽误工程进度,扩大企业的成本投入,类似这样的客观因素我们无法避免,但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相关工作人员就可以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对变动参数实行合理化设计,做好数据分析,强化数据分析的正确率,避免由于客观情况出现变动的问题。另外,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管理工作的安全性,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3.4开展全面化的管理工作,做好建筑材料等内容的管理工作
        基于很多企业在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出现不到位的情况,要想在建筑工程中科学借助信息技术开展高水准的质量管理则应该开展全面化的管理工作,做好建筑材料等内容的管理工作。首先,建筑施工单位需要将信息技术全面落实的施工管理中,制定详细的信息技术管理模式。这样可以保障信息技术更好地运用到工程管理中,从而利于工程管理质量的提升。其次,建筑单位也应该做好建筑材料等内容的管理工作。通过信息技术对建筑设备和各种施工材料进行科学的管理,提升各项施工资源的利用程度,从而保障信息管理的最终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价值,相关管理人员若想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效力和价值,就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将施工进度和施工成本等实行信息化管理,进而推进建筑行业的稳固发展。
        参考文献:
        [1]黎冠威.试析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17):273+276.
        [2]李玏,马鑫.探讨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如何应用[J].价值工程,2016,35(12):38-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