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液氨是燃煤电厂SCR烟气脱硝系统的还原剂,在发电厂的储存量较大。当液氨储罐发生爆炸或大量泄漏时,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因此SCR脱硝氨区要加强安全管理,必须建立和完善各类规范制度和手册,尤其要加强防火和防泄漏。
关键词:SCR脱硝;氨区;安全管理;防范措施
0 引言
国电浙能宁东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东公司”)2×1000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于2019年12月28日完成168小时试运。系统采用SCR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以液氨作为脱硝还原剂,共两台120m3液氨储罐(一用一备),最大储量140吨,液氨的储存数量超过临界量(10t)时,即构成了重大危险源。SCR脱硝系统分为脱硝本体(SCR反应器)和液氨贮存、氨气制备(称为氨区)两部分,用管道连接。脱硝本体布置在锅炉与电除尘器之间的烟道中。氨区主要由液氨接卸设备、储罐、液氨蒸发器和氨气缓冲罐等设备组成,液氨由专用液氨罐车运送到氨区,再利用卸氨压缩机由槽车输入储罐内。
1 液氨的理化性质
液氨具有腐蚀性,容易挥发成氨气,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为第2.3类有毒气体,具有腐蚀性,其火灾危险性为乙类。熔点-77.7℃,沸点为-33.5℃,相对密度(水=1)0.82(-79℃),相对密度(空气=1)0.6,氨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极限为15.7%-27.4%时,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即发生爆炸。在受热、撞击、强烈震动或存储设备故障时,均存在液氨泄漏危险。
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能造成组织溶解性坏死,引起化学性肺炎和灼伤。轻度者表现为皮肤、粘膜的刺激反应,出现鼻炎、咽炎、气管及支气管炎;重度者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呼吸道粘膜细胞脱落、气管阻塞而窒息,可能有中毒性肺水肿和肝损伤,甚至会造成失明和窒息死亡。
2 安全管理
氨区是宁东公司唯一的重大危险源,必须加强对氨区的安全管理,加强设备管理和运行管理,加强宣传和培训,建立应急机制,避免事故发生。
2.1 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重大危险源源长管理制度、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特种设备管理制度、两票管理制度、液氨安全管理制度、消防管理及脱硝液氨区出入管理等。
运行规程、操作规程包括:脱硝系统设备规范、工质理化性质、工艺流程等说明;操作规定、维护、检修、定期巡检、异常情况或事故状态的处理规定等。
应急处置预案包括:危险源辨识、组织机构成员及职责、风险分级与响应、应急救援保障与准备、预案启动与响应、应急处置方案、事件调查与评估等。
2.2重大危险源备案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委托具备国家规定资质条件的机构对氨区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定期安全评价,取得安全评价报告。
企业将安全评价档案资料,向灵武市应急管理局进行重大危险源的登记备案,同时向国家能源局西北监管局备案。
2.3作业人员的培训管理
涉及氨区操作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取得有危险化学品操作证书;纳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作业人员要熟练使用防护用品,在氨区巡检、操作、检修等工作时,随身携带防毒面具、便携式氨气监测仪和非钢制工具,有可能直接接触液氨时穿专用防护服。人员应定期进行职业病健康体检。
2.4安全设施的管理
氨区建筑必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采用敞开式建筑,周边未布置其他危险性较大的设施设备,并远离人群集中区域。四周建筑采用2.2m的实体围墙,液氨罐区设置0.98m的防火堤。有单独的防雷接地系 统和防静电接地系统;储罐上部设置氨罐降温的喷淋水系统、消防水系统;储罐和氨气蒸发器布设氨气泄漏检测仪8套;设置淋浴和洗眼器2套,设置明显的风向标4个和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等安全设施设备。对安全设施、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检验,保证安全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
氨区的重点工作是防火,设备均使用防爆设备,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每月进行检查。氨区围墙有3个安全通道、大门,并悬挂“严禁烟火”等明显字样的警示牌。
2.5液氨的接卸管理
液氨的运输由有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许可证资质的专业运输单位进行运输,并签订供货及运输合同,明确双方安全职责,避免承担道路运输安全责任。液氨运输以电厂大门为界,在进入电厂大门后属于企业管理。车辆在门卫处核验相关证件后按照规定运输路线进入氨区,并由消防保卫人员随行护送;在氨区进行接卸操作时,必须由运行操作人员、安全管理人员、消防队人员到场全程监护。
2.6氨区的操作和巡检管理
氨区设备的卸氨操作、液氨储罐/倒罐操作、液氨蒸发系统启动和停止等重要操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至少有2名工作人员进行,1人操作、1人监护。
在进入氨区操作前应打开液氨区的3个大门,观察风向,便于应急疏散。氨区卸氨时要有专人就地检查,发现跑、冒、滴、漏立即处理。雷雨天严禁进行卸氨作业。
运行人员、检修人员定期对液氨区及设备设施、安全设施等进行巡回检查,巡检时重点检查设备设施是否完好,罐体、管道、法兰有无泄漏,发现设备缺陷或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并处理。
氨区的操作和巡检人员进入氨区作业前必须登记,不得携带火种,释放静电;出氨区后,大门必须上锁。
3 应急管理
建立氨区事故的应急管理体系,包括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应急指挥部、应急救援组织)、应急物资准备、社会联络协调机制等。
开展应急培训。应急预案应组织培训,培训人员包括本企业人员及周边可能受影响的人员。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对预案和演练情况进行评价,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持续改进。
组织应急处置。当发生危险或事故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应急组织机构及人员立即响应,采取受伤人员抢救、受损设备抢修、消防喷淋稀释等应急措施,做好警戒保卫,同时立即疏散企业无关人员及周边社会人员。
事故后期处置。启动事故调查及现场处理、修复等事故后期处理程序。按照“四不放过” 原则,认真调查事故原因、暴露的问题,制订防范措施,查明事故责任并进行责任追究。
4 结语
液氨的泄漏极易导致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事故,宁东公司应高度重视氨区的安全管理内容及防范措施,建立合理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并确保其有效运作,确保企业员工的人身及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董润莲,丁飒,李洁,等.火电厂SCR脱硝液氨泄漏事故风险及防范措施[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6):248 -251.
[2] 周亚军.浅谈发电厂SCR脱硝氨区的安全运行管理措施 [J].内蒙古电力技术,2008,26(2):58-60.
[3] GB18218-20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4] 朱志韬.浅谈火力发电厂氨站的安全监督管理[J].中国科技纵横,2014(7):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