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有效管理 龚宇生

发表时间:2020/5/6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24期   作者:龚宇生
[导读] 摘要:在供电系统中,10kV及以下电力配网工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自身的稳定性与供电质量与安全存在紧密关系,因此需要在加大施工管理力度。
        (深圳市南供供电服务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在供电系统中,10kV及以下电力配网工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自身的稳定性与供电质量与安全存在紧密关系,因此需要在加大施工管理力度。本文结合笔者的经验,阐述10kV及以下电力配网工程中施工技术管理的影响因素,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探究有效管理路径,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提高10kV及以下电力配网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10kV电力配网;施工技术;管理
        在我国电力工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力配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10kv电力配网工程是其中的重点工程之一。其施工结果将影响整个电力配网建设项目的质量和水平。然而,在实际建设的10kv电力配网中,技术管理问题仍然很多,这将给施工方乃至社会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此,有必要加强其技术管理,以确保项目的质量和有效性。
        1 10kV电力配网工程内容概述
        1.1技术检测标准的制定
        在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前,电力企业应提前将考察工作做好,并拟定出相关管理条例。在条例中应明确工作目标,并对施工的实践与工期进行详细规划,为施工中进行技术管理打好基础。应建立一整套相应的检测标准,来衡量10kV电力配网工程的建设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电力企业需要与工程的具体要求相结合,制定出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的准则,使这样的准则可以充分反映出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安全。
        1.2交接任务与技术
        10kV电力配网工程需要运用大量的现代化技术,因此需要电力企业根据合同要求进行严格把控,在确定施工内容后进行技术管理,使工作人员更加明确施工的具体要求。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电力企业应根据相关规定展开工程施工,在进行任务与技术交接时,应准确传达10kV电力配网工程的建设目标及技术要求,将所有的工作交接内容进行存档备份,方便于日后的使用。
        1.3进行监督审核工作
        10kV电力配网工程在进行施工时,要明确施工目标与工期,并对实际工程情况进行相应的审核。由于施工过程中的问题都是隐性的,所以在技术管理过程中应加强对工程的监督,减少施工中的损失,认真做好监督审核工作,进而确保电力工程的顺利完工。
        2 10kV及以下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影响因素
        2.1 环境因素
        10kV及以下电力配网工程的布线需要在高空完成,存在较高危险性,同时配网工程具有地域较广的特征。因此,在实际施工中会出现明显的环境差异,如气候环境、地质环境等,均会对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产生影响。为了规避这一问题,施工中应该对自然环境因素进行充分地分析、考虑,采用针对性、适应性的施工技术应对环境因素的影响。
        2.2 人为因素
        在10kV及以下电力配网工程施工中,人为因素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主要是施工的各个环节都与人员相关。对此,要想提高工程整体的质量,必须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管理,依据相关的施工准则规范施工人员行为。同时,在施工之前需要对全体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提高人员的综合能力、质量意识等,为施工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2.3 材料因素
        在施工中材料质量直接影响10kV及以下电力配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由于电网设备行业的竞争愈加激烈,部分厂家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选择质量较低的产品。因此,为了实现对工程施工的有效管理,需要对材料进行严格的比较与筛选,规避施工的安全隐患,确保10kV及以下电力配网工程施工能够稳定进行。


        3 10kV及以下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有效管理
        3.1 重视对施工方案的管理
        在10kV及以下电力配网工程施工之前,施工人员应结合多方面的因素制定施工方案,为施工的推进提供科学有效依据。因此,管理人员需要重视施工方案的管理,实现对施工方案内容的审核、检验,保证施工方案与设计图纸的契合程度。在审核施工方案期间,如果发现其与设计图纸存在出人,管理人员需要及时与负责人沟通,确定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保证施工方案的合理性、科学性。
        3.2 强化对施工环境的管理
        环境因素是影响10kV及以下电力配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管理人员应该予以高度重视,避免设备出现损耗过快的现象。具体而言,工程中线路需要远离高污染的环境,规避线路出现被腐蚀问题。如果无法避免污染区域,则应该保证线路具备较高的绝缘性能,必要情况下对线路进行防腐处理。在施工环节中,工作人员需要对各个部件进行清洁,避免因为灰尘、油渍等因素影响配网的运行状态。另外,为了可以降低自然环境对配网工程的影响,在工程的施工之前应该对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环境等因素进行勘测与分析。
        3.3 优化对施工流程的管理
        10kV及以下电力配网工程的施工需要以正确、合理的流程为前提,管理人员需要基于施工方案对施工环节进行细化,保证工程项目按部就班的推进。目前,人们对配电网的稳定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的能力并没有明显提升,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施工流程的合理性。针对这一问题,施工单位应该对施工流程进行系统监管,并刊施工组织进行的精心安排,简化不必要的工序。同时,管理人员应该将安全施工意识渗透在施工流程中,践行事前预防、事中控制的管理原则,确保配网工程可以安全实施。基于对施工流程的管理,有利于施工单位对工程成本的控制,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在保证施工顺利性与高效性的同时,能够减少资金的支出额度,实现施工管理的目的。
        3.4 深化对施工工艺的管理
        施工工艺的选择影响着10kV及以下电力配网工程的施工效果,需要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管理。通常情况下,配网工程会采用分阶段的施工模式,完成一个阶段施工后进行质量验收,合格以后进行下一阶段的施工。其中,质量监管应该以安全质量监管为前提,将质检程序落实在10kV及以下电力配网工程的施工管理中,保证施工工艺的针对性、合理性。为了避免施工中发生违法乱纪等问题,必须加强对材料流通环节的控制,即管理人员需要施工工艺进行动态性管理,规避施工人员发生偷工减料等利益交换问题。同时,基于对施工工艺的有效管理,第一时间发现施工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进而及时制定针对性的调整方案,保证配网工程施工的质量。
        3.5 加强对施工线路的管理
        在10kV及以下电力配网工程的施工中,管理人员需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具体而言,管理人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线路进行巡查、维护。例如:巡查中发现树枝对线路存在威胁,影響配网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则应及时修剪树枝。由于电网故障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并且会造成大面积停电,影响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因此,管理人员应该制定应急预案,在发生故障以后可以第一时间进行维护、抢修,将停电损失降至最小。另外,对于施工线路的管理可以采用奖惩制度,如发现人为因素影响配网的稳定性,则应该根据相关规定予以处罚,彰显配网管理的重要作用,提高10kV及以下电力配网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4 结语
        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人们对电能的产量和质量的需求不断增加。在这种背景下,电力市场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为了满足市场对电力的需求,保证自己的电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电力企业必须做好电力配网建设技术的管理,特别是10kv电力配网的建设管理;为确保电力市场的稳定发展,为国家的稳定发展和进步提供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高自坚.浅谈如何对10kV电力工程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09)
        [2]谭洋港.基于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有效管理[J].技术与市场.2018(07)
        [3]徐铭.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有效管理探讨构建[J].科技创新导报.2017(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