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医用粘合剂运用在普通外科手术Ⅰ、Ⅱ类皮肤切口闭合中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确定本次研究活动的观察对象为我院2018年9月—2019年11月收治且行普通外科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逐层行常规缝合术)、实验组(40例,逐层缝合,皮下层用4-0可吸收线联合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医用粘合剂),比较两组的切口愈合时间、疼痛情况、住院时间、治疗安全性。结果:(1)实验组切口愈合时间(2.03±0.98)d、住院时间(3.51±0.48)d均少于对照组(4.29±1.21)d、(3.98±1.41)d,且疼痛评分(2.14±1.36)分低于对照组(3.98±1.41)分,P<0.05;(2)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25.00%),P<0.05。结论:在普通外科手术Ⅰ、Ⅱ类皮肤切口闭合中使用4-0可吸收线联合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医用粘合剂,可加速切口愈合,缓解疼痛感,减少并发症,因此值得推广。
关键词: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医用粘合剂;普通外科手术;Ⅰ、Ⅱ类皮肤切口
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医用粘合剂具有促进创面止血以及闭合皮肤伤口的效果[1],加之生物相容性高、使用方便,所以被批准用于体表,然而当前国内关于此粘合剂封闭普通外科手术Ⅰ、Ⅱ类皮肤切口的研究较少[2],尚需进行相应的对照研究。本文就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医用粘合剂运用在普通外科手术Ⅰ、Ⅱ类皮肤切口闭合中的效果与安全性进行了探究,研究内容做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确定本次研究活动的观察对象为我院2018年9月—2019年11月收治且行普通外科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实验组(40例)。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26-67岁,平均年龄(46.6±7.1)岁;实验组: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25-64岁,平均年龄(43.4±6.3)岁。纳入标准:患者知情研究且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皮肤疾病者;②手术部位感染者。一般资料方面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展开对比分析。
1.2方法
在对照组闭合切口时常规逐步缝合各层组织,术后需拆线。
在实验组闭合切口时逐层常规缝合筋膜层、脂肪层,皮下层用4-0可吸收线联合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医用粘合剂:常规缝合各层组织,然后用4-0可吸收线缝合皮下组织层,严格止血,于粘合剂瓶口插“鸭嘴”涂抹接头,借助医用镊子让切口两侧皮肤对合整齐,蘸去此处液体成分,涂抹1-2滴粘合剂,并轻轻拖带,确保粘合剂可流淌至切口附近5mm处,能够分散均匀,无堆积,但不可进入切口;维持5-10s,于粘合剂呈塑样胶膜时,松开镊子,观察切口是否闭合良好,满意现象是切口两侧平整、无裂开、无血痂、对合成线;再依据闭合情况补胶;若是有明显体液或是粘合剂过多,几分钟内可用纱布擦拭,之后重新对合并涂抹粘合剂;多次重复,直至切口整段闭合;覆盖一次性敷贴或纱布。
1.3观察指标
以切口愈合时间、疼痛情况、住院时间、治疗安全性为观察指标。(1)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并记录;(2)疼痛情况: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3],其中10分为剧烈疼痛,而0分为无痛;(3)治疗安全性:评价治疗期间有无切口硬结、切口感染、发热[4]。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观察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且切口愈合时间、疼痛情况、住院时间通过(x±s)表示,行t检验,治疗安全性通过n/%表示,行x2检验,P<0.05代表有对比意义。
2 结果
2.1分析切口愈合时间、疼痛情况、住院时间
实验组切口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见表1)。
表1切口愈合时间、疼痛情况、住院时间对比(x±s)
2.2分析治疗安全性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25.00%),P<0.05(数据见表2)。
表2治疗安全性对比(n/%)
3 讨论
缝合作为普通外科手术的重要的操作,其效果直接影响着术后疤痕形成[5],以及患者伤口感染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对缝合问题的关注。当前普通外科手术在闭合Ⅰ、Ⅱ类皮肤切口时多采用普通缝合线,若是操作不当可引起伤口感染,延缓切口愈合时间[6]。用4-0可吸收线联合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医用粘合剂闭合术口,因吸收快、无需拆线、机体伤害小、疤痕不明显、美观度高等优势,得到良好应用。
本次研究表明,较之普通缝线,普通外科手术闭合Ⅰ、Ⅱ类皮肤切口时更适宜于采用4-0可吸收线联合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医用粘合剂,主要表现在实验组切口愈合时间(2.03±0.98)d、住院时间(3.51±0.48)d均少于对照组(4.29±1.21)d、(3.98±1.41)d,且疼痛评分(2.14±1.36)分低于对照组(3.98±1.41)分,P<0.05,以及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5.00%),P<0.05。分析原因: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医用粘合剂具有良好的柔韧度与黏合力[7],经由专门的“鸭嘴”涂抹接头与包装瓶进行切口闭合,操作简单且方便,能够很好的控制胶液,避免胶液流入切口,影响切口内部愈合;另外,此粘合剂基本无毒性,不易发生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基于4-0可吸收线联合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医用粘合剂对于普通外科手术闭合Ⅰ、Ⅱ类皮肤切口效果极佳,且安全性较高,因此可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詹晓雁,应灵妹,谈伟芬,等.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治疗置管穿刺点非炎症性渗液13例[J].中国乡村医药,2019,26(11):12-13.
[2]吴云,李健.水生生物启发的医用粘合剂的研究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9,36(02):325-333.
[3]柏自奎,彭国富,龚年华,等.5-氟尿嘧啶/α-氰基丙烯酸酯载药医用胶的制备与特性研究[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8,31(03):31-36.
[4]张涛,张伟,王红平,等.氰基丙烯酸酯医用胶的细胞毒性实验影响因素[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11):18-20.
[5]李丹丹,莫秀梅.基于席夫碱反应的氧化葡聚糖/胺化羧甲基壳聚糖双组分水凝胶粘合剂[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8,22(22):3527-3532.
[6]刘国辉,康强军,郝云飞.皮肤黏合剂在骨科微创小切口手术中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01):50-51.
[7]陈亚桥,伍林,童坤,等.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合成工艺的优化探究[J].中国胶粘剂,2017,26(12):12-16.
[8]王敏,龚文辉,黄鹏,等.一种新型可降解蓝光固化医用粘合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J].合成化学,2017,25(07):585-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