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可靠度的相关问题探讨

发表时间:2020/5/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   作者:李仕彤
[导读] 摘要:在现阶段,建筑行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在建筑结构设计的方面还存在着了一些不足,如建筑设计的可靠性等。
        身份证号码:53040219870110XXXX  云南玉溪  653100
        摘要:在现阶段,建筑行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在建筑结构设计的方面还存在着了一些不足,如建筑设计的可靠性等。建筑结构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安全以及质量,可影响到建筑结构设计可靠性的因素很多,需要进行综合的考虑以及分析,这样才可以提高到我国建筑的质量。针对建筑结构设计可靠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有关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可靠度;相关问题;探讨
        引言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建筑结构设计是非常关键的环节,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结构承受的外界抗力和载荷,保证建筑结构的经济成本和建筑结构安全始终呈现平衡状态。另外,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设计人员还要能够对建筑结构稳定性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以保障建筑结构的质量能达到相关规定的标准。
        1建筑结构设计可靠度简述
        建筑工程的结构可靠度是对地基牢固性、框架稳定性、组件强度等质量影响因素的细致计算和综合评定,计算结果通常反映出标准时间内,建筑结构的耐用性、抗腐蚀性、使用安全性等性能有效达成的概率。设计人员可以参考国家颁发的《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对结构进行整体把控,及时纠正存在问题。与目标实现概率相对,未能达成工程要求称之为失效概率,二者存在互补关系,可选择更为简单的途径进行结构抗力、极限荷载和作用效应等要素的研究。
        2建筑结构可靠度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1外加载荷的变化对结构可靠度的影响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建筑外加载荷会对建筑结构稳定性造成的影响非常大。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要保障载荷和给定抗力的概率分布符合安全系数的要求,可靠度能达到建筑结构设计标准。设计人员要明确即使建筑结构可靠性标准相同,建筑结构的外加载荷也不尽相同。在建筑结构的外加载荷中,可变载荷占据着非常大比例,可变载荷主要分为自然环境载荷、楼面活载荷两种,基准期的长短与自然载荷的大小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基准期越长,自然载荷的水平就越高。建筑结构设计基准期内在和平均值的大小就是楼面活载荷。
        2.2目标可靠指标的影响
        目标可靠指标指的是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对建筑结构设计可靠度具有规范、规定作用的相关指标。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建筑结构的各项材料性能、结构施工过程、结构影响因素等进行全面考量,并最终得出上述因素的标准数值,以此为基础对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发挥相应的参考作用,对提升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和水平均有积极作用。也正因此,目标可靠指标是建筑结构设计可靠度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相关设计人员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参考上述指标的标准数值,例如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建筑结构对社会发展的社会效益,也要考虑到建筑结构本身施工过程中的经济成本,以此来确保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相关因素能够有效转换,确保建筑结构设计完善性的同时提升建筑结构设计的可靠性。一般来说,如果建筑结构的目标可靠指标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虽然能够得到有效保证,但建筑工程施工期间所耗费的经济成本必然会增加,建筑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也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同时如果建筑结构的目标可靠度指标相对较低,则建筑工程的设计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很有可能影响到使用居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2.3最不利荷载效应组合
        建筑结构可靠度指标通常与建筑结构设计标准存在非常密切的关联性,即充分考虑三种基本荷载效应组合以及14种基本构建校准对建筑结构可靠性水平的影响。建筑结构的其他荷载效应组合下目标可靠度指标与该水平处于同等状态。在校准和分析建筑结构构建目标可靠度指标时,必须遵循恒载、风载以及活载作用力组合工况,以及恒载、风载、雪载、以及活载作用力组合工况两种条件下建筑结构目标可靠度质保的一致性,但在荷载可靠度水平上是允许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3结构设计可靠度的比较分析
        3.1可靠度理论规范的比较分析
        可靠度分析随着建筑领域的成熟而更加完善,其主要目的是正确判断出建筑结构在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所处的运行状态,以减少不利现象的突发,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虽然我国关于建筑领域的理论规范设计起步较晚,但就可靠度理论规范而言,如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关于建筑梁柱内的配筋率设计,我国不仅形成了标准完整的计算公式,对于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也能达到国际领先的标准水平。然而在可靠度指标范围、可靠度取值、荷载系数应用等方面,我国与西方世界还存在着许多不同,需要相互学习,并总结出属于我国特色的可靠度分析计算方式,进而使建筑结构各部分能在可靠度的帮助之下实现更大的价值.
        3.2可变荷载比较分析
        对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来讲,需要根据基本与其他两大可变荷载数值,以及工程项目施工当地的基本情况(如:雨雪、雷电、洪灾等),来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并确保设计的可靠性,以此降低由于可变荷载对设计可靠性的影响。根据相关数据了解,美国风荷载及雪荷载标准值为50年一遇,中国为30年一遇,概率分布风荷载同为极值1型,雪荷载美国为极值2型,中国为1型。由此可以看出自然荷载对建筑结构自身有着很强的影响,同时我国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改革。
        3.3可靠度发展方针的比较分析
        根据国家政策以及实际经验,当前许多建筑单位都采用以可靠度分析为中心的结构设计。且在政府专业机构的指导下,也提高了可靠度规范以及发展方针的合理性,这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特殊的意义。此外,依据我国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可靠度规范制度也十分符合经济基础要求,实现了建筑材料物尽其用,建筑结构经济科学的目标,但相比国外较为发达的政策方针,当前我国可靠度计算还存在许多管理漏洞和不完善的计算方式,还需要设计人员正确执行发展方针,对可靠度进行细化和优化,以此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的进步
        4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的原则
        4.1刚柔度适合的原则
        如果建筑结构的设计过于薄弱,在地震、风速等的外力作用下,会容易产生了较大的变形,并会产生明显的裂缝,影响到正常的使用,也会导致结构耐久性下降。如果建筑物的结构设计过于刚性,建筑物的变形能力会大大的降低。在受到大的瞬时力(如地震)的时候,建筑物会因为缺乏弹性而受损。

另外,结构过于刚性,会影响到经济和浪费建筑的材料。
        4.2不同结构可靠度原则的规范
        依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对可靠度设计原理给出了一定的确定性选择,同时也提出了相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预期使用期,进一步确定了可靠度设计的实用性方法。那么,这类方法主要包含在预计的使用期限内对结构构件可靠度指标的规范,该指标应当高于或等于现有的标准。这样的要求要以构建的使用期为标准,通过提升初始可靠度和抗力衰减等指标。接着,建筑结构设计方法还需要满足现行设计方法的需求,其中包括:耐久性折减系数等。这样的方式形式上较为简便,也方便设计人员的掌握与实施。
        5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5.1建筑结构重要参数的计算不合理
        在建筑结构中,不应该选择显著影响整个结构设计参数,仅使用少量的固定值。因为在各种各样的建筑没有充分考虑应力状态的变化,它不能简单地计算负荷的建筑。在这种情况下,结果和实际情况有很大的不同。与此同时,高层建筑的一个危险因素,减少建筑设计的可靠性,也有其质量和承载能力的问题。最坏的结果是不习惯,导致资源的浪费。
        对策:提高参数变量的精确性,数值是完成可靠度分析计算的基本要素,对于工程可靠度而言,需要将参数和变量进一步的调整优化,以达到精而又精的程度,如此才能让建筑材料在建筑结构中充分发挥作用,进而提升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常见的建筑结构参数变量与原材料质量、重量、特性,构件形状、摆放位置、形成角度等因素息息相关,如果参数变量精确程度不足,则可能会对最终结果造成极大的影响,特别是一些可浮动的活动参数,其作用时间和变化规律都需要进行仔细系统分析,以便确认参数的大致范围,进而选取可用的数值,最终保证可靠度计算结果能正确反映出建筑的实际情况。
        5.2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意识较差问题与对策
        现阶段,我国建筑企业数量越来越多,大部分的企业比较注重经济效益,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缺乏良好控制,比较看重短期利益,针对建筑工程中的危险因素没有进行合理控制,使得建筑结构危害越来越大,影响建筑结构设计的可靠度。
        对策: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可靠意识,建筑结构设计从根本上来讲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精准性,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具备专业的技能与知识,同时还要树立可靠意识。因为建筑结构设计涵盖了工程项目的各个实施环节,所以设计人员必须了解每一个程序,还要针对具体层面进行数据的精准分析与计算,最终完成结构设计。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具备较高可靠意识,来从根本上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可靠度。
        5.3建筑结构设计不注重到使用的寿命问题与对策
        临时性结构,其设计使用年限往往为5年。对于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设计使用年限就要在25年左右,而一般的普通房屋和构筑物,设计使用年限要在50年。如果设计纪念性、重要性建筑,就要保障使用年限在100年。如果建设单位有了更好的要求,就要根据具体建设单位的要求来作出规定。一般超过设计使用年限建筑就要通过安全检测、重新设计等方式完成进一步的处理。不过,这类数据也不够完善,而需要在不同设计要求下达到不同的设计理念。
        对策:在建筑结构的设计里面,需要优先的考虑到建筑的使用寿命和性能要求,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钢筋混凝土建筑高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和建筑的“血肉”。不同的环境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耐久性。设计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建筑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可以提高到建筑结构设计的可靠性,需要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的分析。
        6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可靠度的措施
        6.1遵守相关政策规范要求
        首先设计人员需要在了解相关规定的基础上,针对工程项目基本情况,来对建筑结构进行数据统计与设计。其次还需要遵循法律的强制性,以及规范标准,来对建筑结构指标进行严格审查和统计,在不同环境下,还要遵守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原则,来有效提高设计的可靠性,从而强化建筑项目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其中钢筋混凝土是建筑结构的主要元素,根据国家规定指标,对钢筋混凝土含量进行计划,也是提高设计可靠度的方法之一。因此,想要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可靠度,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但是基本前提就是需要遵守国家的相关政策及规范要求。
        6.2掌握梁设计的可靠性
        在基础梁的设计中,最重要的是处理基础层的深度,以保证基础梁不太深或太浅,从而保证建筑结构的设计质量。深度过深时,可按梁层标准设计。同时,为了保证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基础梁通常可以放置在建筑物的主框架柱的两个轴线上。最后,考虑到基础梁承受楼梯柱和填充墙的荷载,在实际设计中应适当增加梁截面。为防止浇筑位置偏差,清理前短柱应与模板连接,模板表面应清理养护。结构和模板结构会破坏墙体,因此有必要设计类似的海绵模板和模板材料。内部和外部损坏是由于模板的长度造成的。为防止模板浇筑位置移动,将短钢头固定在模板上,并对模板表面进行清理和修补。您可以使用模板。模板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损坏墙壁,有必要在模板与墙体之间设计一些海绵材料。
        6.3注重创新
        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创新建筑结构。计算机在建筑设计中被广泛应用,设计人员利用计算机制造出高仿真的建筑模型,为设计出造型新颖、外形独特的建筑物提供了技术支持。要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可靠度需要结构设计人员进行开发创新,推陈出新,开发出更好的软件用于建筑设计。
        结束语
        现阶段,随着建筑工程建设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有关建筑结构设计可靠性问题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与完善。在工程项目建设实施的过程中,存在大量因素会对建筑结构设计可靠性水平产生影响。因此,为了能够最大限度保障建筑结构安全可靠,就必须在认识建筑结构设计可靠性概念的基础之上,掌握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的相关影响因素,从而尽可能确保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可行,为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提供重要推动作用力。
        参考文献:
        [1]李慧娴.建筑结构设计可靠度影响因素与比较分析[J].四川水泥,2019(4):90-91.
        [2]杨宏宇.建筑结构设计可靠度影响因素与比较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8(11):201-202.
        [3]谢海波.结构设计中可靠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26):98-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