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分析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0/5/6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8期   作者:徐珊珊
[导读] 分析研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3月期间接收的4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分成对照与观察两组,每组各有20例患者,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最终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度明显增强,护理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发生再出血情况减少,最终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也较高,组间数据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治疗中,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再出血情况发生。
        【关键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方法;分析与研究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急诊一种高发的危重症,该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情复杂、危险性大以及病情变化快等特征,因此在最短时间内采取有效救治,并要加强救治后的护理管理力度,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及自我管理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减少再出血情况[1]。为此,本篇文章中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了优质护理干预,并将最终应用效果进行了详细研究,希望能为临床提供有效参考数据,具体详情如下。
1临床资料与护理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病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例数:40例,选取时间:2018年1月-2020年3月,组别:观察组、对照组,组间病例数:每组20例,观察组: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患者年龄25-73岁,中位年龄(49.0±2.3)岁;对照组:11例男患者、9例女患者,患者年龄25-74岁,中位年龄(49.5±2.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数据经对比存在的差异较小,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本次参与研究的两组患者均通过临床症状表现和检查符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标准;所有患者和家属均详细了解了本次护理治疗研究内容及意义,自愿签署本次研究知情书,并且能积极配合完成所有治疗流程,所有患者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排除智力功能障碍患者;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无法积极配合护理治疗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①风险评估:首先要对患者的病情、文化程度、心理状态以及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掌握分析,并根据临床护理经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②健康宣教:护理人员要耐心的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告知疾病相关知识、日常护理方法以及不合理饮食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危害,增强患者的认知度和依从性;同时要耐心的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与支持,缓解患者焦虑恐慌情绪[2]。③生活管理:加强病房管理,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处理,确保病房卫生环境清洁,提高患者的身心舒适度;同时加强对患者的饮食管理,在患者止血后24小时给予其少量温热流质食物,并根据患者病情稳定程度逐渐改为半流质软食及正常饮食,并要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正常饮食方案,饮食要以营养均衡、易消化及少食多餐为主,并要纠正患者不良饮食习惯,告知患者要严格杜绝辛辣刺激性食物,并要戒烟限酒;同时要告知患者出院后若出现头晕、呕血及黑便等症状,应立即卧床休息,待病情稍微稳定后要迅速到医院进行诊治[3]。
1.3观察标准
        将两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进行记录对比;并采取调查问卷方式记录对比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度、护理满意程度,总分值均为10分,分数越高指标越好。
1.4临床疗效标准
        通过治疗后患者12小时内出血症状完全控制,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则表示治疗显效;治疗后患者上述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为有效;通过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与指标均未得到明显改善则表示无效。最终显效和有效的总例数为治疗总有效率。
1.5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19.0,应用(±s)描述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采用n(%)描述计数数据,用x2检验,组间数据差异显著时,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间护理效果对比情况
        护理前两组各项评分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对比,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度评分均明显提高,且护理满意度评分也较高,再出血发生率较低,组间数据比较差异较大(P<0.05),见下表1。
表1两组护理效果对比情况(n=20,±s、%)
   
2.2对比组间患者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结果为95.0%,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不
理想,结果仅为70.0%,上述指标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见下表2。
                                  表2组间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3讨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该病主要是由于食管、胃、胆管、十二指肠以及胰管等上消化道部位病变所引起的急性出血,其具有发病急和危险性高等特征,恶心呕血、头晕、黑便及心率异常等是该病发生后的常见症状。由于发病危急,若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导致病情加重而危及生命安全[4]。而在临床救治过程中发现,由于多数患者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知,从而导致患者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降低,进而会影响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并且会增加患者治疗后再次出血发生几率。所以,要加强对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干预,提高临床的护理监护力度以及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对确保患者健康安全尤为重要[5]。为此,本篇文章将优质护理应用于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最终取得的效果较为理想。优质护理主要是通过风险评估制定出有效的护理方案, 能够有效提高护理的有效性;并通过加强健康宣教提升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减轻临床护理难度;通过加强生活管理,及时纠正患者的生活中不良饮食及生活习惯,提高疾病控制效果,并做好患者出院后的指导,最终使患者治疗后出血再复发率明显降低[6]。
        综上所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及时采取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和依从性,提高临床疾病治疗效率,减少再出血发生。
参考文献
[1]申亚力.个性护理干预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结局的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18,5(12):190.
[2]叶燕华.双维度四位一体式协同化护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5):2105-2107.
[3]郭慧霞.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成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心理状况等的影响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15):2732-2734.
[4]童嘉乐,胡彦蕊.预见性护理及循证护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中的应用[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22(4):598-600.
[5]王秋艳.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应用危险性评估的针对性护理价值分析[J].心理医生,2018,24(8):240-241.
[6]张景欣.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7,7(17):156-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