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黑龙江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国土资源局
摘要:土地工程科技的创新,是推动土地工程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当今社会市场化趋势下,重视土地工程科技发展中存在问题,并对土地工程科技不断创新,推动土地工程产业高速稳定发展。本文通过对土地工程科技内涵进行辨析,并根据我国土地工程发展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比如缺乏国家平台,缺少高科技创新人才等。对存在问题分析基础上提供了对土地工程科技体系创新的几点措施,希望可以为实现土地工程科技的不断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
关键词:土地工程科技;主要问题,创新
前言:土地工程科技的不断发展,可以加快土地工程产业的快速发展。土地工程科技如何创新发展,加大土地工程科技成果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更好的加快土地工程科技发展,需要对高层次创新专业人才不断进行培养。国家也要提供平台依托,为土地工程科技发展提供保证。在对我国国情与复杂土地问题实际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制定出适合我国土地工程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
一、土地工程科技的内涵辨析
科技包括科学与技术的,科学为科技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技术是实现科技的方法。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各方面都越来越依赖高科技带来的便利,引领性技术越来越需要现代工程技术转变成实践行动[1]。在资源不断减少的今天,生态系统的负载运转,人类与土地资源之间问题愈发凸显,这些问题都需要土地工程创新技术支撑,同时也需要经济管理手段干预。
二、土地工程科技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设置与需要不符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很多产业为适应经济发展,正面临产业转型,生态系统失衡等一系列挑战。土地工程科技快速发展,不仅需要专业的管理人才,还需要高端的科技创新人才。当今社会快速发展,让土地工程科技对与人才需求越发迫切。但现在高等院校在土地工程学科设置不完善,土地工程专业课偏少,甚至没有土地工程这一学科。没有高校对土地工程科技专业人才培养,就无法对土地工程科技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二)缺乏高层次创新人才
土地工程科技产业快速发展,需要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引领。我国在土地工程科技发展产业在高层次创新人才方面依然存在问题,首先是土地工程科技专业人才,在我国数量很少。我国在高校为设置土地工程学科中,关于土地工程科技专业课缺乏,导致学生毕业以后从事土地工程科技行业人员不多[2]。其次,缺乏高层次创新科技人员。在我国之前对从事土地工程科技行业专业人才统计,硕士以上学历人员仅仅2.6%。最后是缺乏掌握专业知识的普通员工。
(三)缺乏国家级平台依托
当前社会,我国国家级土地科学研究院,尚未有土地工程科学的位置。在土地领域方面。没有国家级实验室,没有专属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的支持,不利于我国土地工程科技发展。我国土地工程科技发展中,在大方面上缺乏国家级平台依托,在小方面又缺少基础技术人才,土地工程科技无法做到在土地领域稳定快速发展。
三、土地工程科技体系创新
(一)建立土地核心科技体系
土地核心科技体系,可以将科技成果应用与现实土地管理中复杂多功能的系统。土地工程科技快递发展,就必须要建立土地核心科技体系。把信息技术作为基础,系统科学的对土地资源管理中信息进行感知,分析土地工程科技发展中所能涉及的科学技术。根据土地,环境,经济等因素,开展土地利用活动,改善土地利用条件,进而实现土地工程科技的可持续发展。
(二)重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在高校设置土地工程科技的专业课程,对高校学生重点培养,为以后土地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打下基础。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完善对高层次创新人才从事土地工程科技激励体制。对土地工程科学研究建立专业实验室,推动土地工程快速发展[3]。土地工程科技发展,要不断培养高科技技术人才,也要重点构建以技术研发为目标的科技创新体系。
(三)建立国家工程科技平台
土地工程科技发展必须要建立国家工程科技平台。国家级土地工程平台建立,可以对土地领域内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加快土地工程科技发展。也可以加强对高校与科研所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有利于创建土地工程创新科技科研团队。高端创新人才的加入,国家级平台的建立,有助于土地工程科技创新成果的突破,加快土地发展与研究成果转化应用。
结论: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改变了当下社会人们对土地的使用方式与管理模式。为实现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性需求,对我国土地问题进行研究与发展,也成为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土地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缺少国家的大力支持,对土地工程科技发展形成了制约。加快土地工程科技发展,必须大力培养高端创新人才,同时建立国家级平台。通过各项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整体建设效果,使其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白中科,师学义,王金满.土地工程类本科新设课程建设探索——以“土地整治勘察”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9,28(01):71-75.
[2]胡振琪,王晓彤,张冰松.2018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9年展望——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分报告[J].中国土地科学,2019,33(02):102-110.
[3]王庆日,朱道林,胡振琪.2018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9年展望[J].中国土地科学,2019,33(01):8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