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黑龙江牡丹江供电公司 信息通信分公司 157000)
摘要:电力通信行业是目前我国一类领先于世界的先进技术,随着社会经济的普遍发展,电力信息通信行业的市场前景更加广阔,并且我国有着丰富优质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配合地区经济建设发展和国家总体规划来进行不断的拓展,近些年我国的电子信息通信行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电力信息通信技术也衍生出很多相关行业,每年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有目共睹的贡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通信数据收集工作的对象规模越来越庞大,采用原先的数据收集方式已经无法快速有效的进行信息数据的收集整合,因此需要更多新技术和更新管理运营模式的加持,本文就电力信息通信数据智能维护运营技术进行介绍和分析,希望让更多的从业人员能够了解到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前景和内容。
关键词:电力信息; 数据;管理
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电力信息通信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我国经济实力的发展。但是现在我国电力信息通信数据智能运维技术在使用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阻碍了我国电力信息通信行业的发展,但是也给电力信息通信数据智能运维技术提供很多发展的空间。
1.电力信息系统运维技术的特点
该技术主要面临的操作对象是变电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为其提供准确的操作,使得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自动化程度提升,操作效率增强,实时按照调度需求来进行电路精准控制,减少系统延迟和资源浪费[1]。是一种具有多种适用范围和场景的功能形式,由于该系统组成成分复杂,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很深,因此在日常运行过程中会伴随着复杂电压和电流变化,这也使得电力信息技术发展面临着很多已知和未知的影响,从目前从事相关运维技术的人员总结的经验来看电力信息过程的技术显示出以下特点。首先是其工作设备有待检查和检修的规模总量很大,且彼此的专业要求区分性很明显,换而言之就是相关人员对其进行检查和维修时需要面临的对象种类很多,其次是在进行操作时,一些特殊的操作环境持续工作会使得工作人员产生疲惫感,长时间工作容易出现技术动作变形。再次是由于系统的技术要求很高,专业性导致能够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应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过硬的操作技能,并且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以及时判断当前的情况。
2.电力信息系统运维技术发展受阻的影响
2.1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是造成电力信息系统工作过程中出现故障的一个主要来源,根据其实际情况又可以分为三部分,首先是电力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如果相关从业人员缺乏安全管理意识或专业技能,就会导致在操作过程中违反技术规范,做出一些会降低最终安装建设质量的行为,这些由于操作失误所造成的故障会一直遗留在系统内,伴随着系统投产运行,并在特定的机制下被激发,导致系统运行崩溃或受阻[2]。其次是相关管理部门在日常的监视工作中未把工作做到位,缺乏责任意识和安全管理意识,造成一些关键数据的遗漏,没有及早的进行正确的形式判断和干预措施。
2.2电力信息的行为由于客观因素而造成技术建设不高
电力信息设备一旦投入使用,只要不出现意外故障,一般不会下线,所以其一直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其内部的构建会出现基建老化磨损的情况,一旦磨损程度达到一个临界点,就会对设备的使用效能和性能造成明显的影响。
考虑到当前我国城市化进展还在不断加速,每年有数百万新增城市人口城市规模不断加剧,工业生产和其他行业发展对于电力的需求量每日俱增,所以电力设备与线路的连接,需要相对较大的负荷,而又因为日常的系统管理工作没有做到位,所以很多能够提前发现的老化磨损情况不能被及时发现,持续影响着系统的运行效果[3]。最终导致达到某临界点之后,系统的故障率开始增多,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受到了影响。
3.电力信息系统运维技术的方法
3.1处理系统的开关跳闸事故
一旦系统出现电路开关跳闸就会导致信息系统在后期运维技术受到限制,且后期最佳的运维成本会不断增高,使得企业的经济收益空间被不断压缩,而且长时间积累的事故无法得到及时的排查,一方面会加大相关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使其无法在既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造成工作内容的积压,另一方面会使得实际工作使得效率和效果受到影响。所以系统运行时,企业应该根据系统的实际操作模式和逻辑来制定配套的管理体制。根据技术使用需求设置定期检查的工作任务分区域节点,重要性分配相应的工作人员定期对其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在系统中出现的磨损老化情况及早进行干预控制,减少这些情况对于技术实施过程所造成的影响,并对相关故障出现的地点发现时间,产生原因和故障的解除方式进行记录,以便后期进行资料整理和经验总结。
3.2提高技术配套的信息化水平
现在各个行业都在原有的工作模式中,有意识的增加自动化处理系统,自动化系统最大的优势在于其能够长时间保持同样的工作状态,并且借由相关设备,及时有效地将故障信息和异常数据传送给相关责任部门,减少了责任部门对故障的反应时间,为其提供更加真实准确有效,且更新频率很快的数据信息,让其能够对整个技术嵌入系统的运行状态,有更加准确全面的了解,有助于其做出准确的判断。
3.3提高管理制度的实施效力
制度建设的目的就是规范普通员工的日常工作工作行为,使其操作内容能够符合行业和相关制度的规定,减少由于误操作而导致的工作失误。而很多企业在建立相关制度时,未能考虑到实际情况。陷入到思维惯性的圈子中,未能对实际情况进行考察,草率的制定了相关规范制度,导致其中的内容与现实操作相距甚远,缺乏指导价值和意义,无法让从业人员信服。同时企业管理人员自制度建立以后,应主动发挥带头作用,按照制度内容来规范自身操作,其所有的操作应依照制度内容来进行,进一步提升制度在相关作业人员心目中的地位。
4小结
当前电力信息通信发展迅速,有广阔的市场信息数据的运维体系构建是支持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工作内容的规范。
参考文献:
[1]王菲菲.电力信息通信数据智能运维技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7):1901.
[2]刘俊斌.电力信息通信数据智能运维技术[J].数码设计(上),2019,(11):197-198.
[3]蔡翔,李周,杨清萍, 等.电力信息通信数据智能运维技术研究[J].通讯世界,2019,26(4):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