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地方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本文对配电工程电缆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文章从阐述配电工程配电电缆设计要求入手,进一步分析了应用电缆敷设技术的关键点,最后对几种主要的配电电缆施工技术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配电工程;电缆施工技术;设计要求;关键点;技术类型
前言
配电工程的顺利运行,对现代社会电力资源的顺利供应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为确保用电稳定,就需要做好配电工程的建设以及与之相关的配电电缆施工工作。工作人员需要就配电电缆施工的前期准备、中期管理等做好全面统筹优化总体设计方案、加强线路路径设计、科学选择电缆型号、合理计算电缆截面,进而确保配电电缆质量总体达标。
1电力工程配电电缆设计要求
1.1配电线路总体设计方案
在电力系统内,配电电缆的牵涉范围广、施工作业流程复杂,因此必须在施工前对其设计方案进行科学编制与全面优化,以免在后期出现配电电缆秩序混乱、互相干扰等问题。具体来说,有关施工单位要首先对配电工程电缆的施工方案进行全面统筹,要求设计工作者秉承总体性设计的要求,结合整个配电工程的实际状况以及行业对电缆施工的基本规范,对配电电缆的线路布局、路径设置、工程规划等加以协调,处理好其彼此之间的关系,进而确保施工作业顺利进行。在完成设计方案的前期规划后,要组织参与设计与施工的员工就方案加以深入研究与共同探讨,指出方案中存在的不科学之处并提出对应的修订意见,保证整个配电线路设计方案的科学性。
1.2线路路径设计
在对配电工程电缆的路径加以细化设计的过程中,为了提升设计效率与质量,必须遵从有关行业规范的指导,首先初步明确路径设计的全长,随后以交通路线——如公路、铁路等为依据,对路径长度做进一步的准确的界定,以保证路径达到现实工程建设的需要。再者,对于电缆经过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必须进行全面的调研,明确其地质结构、水文特征、地下管道铺设状况等信息,进而对其做全面的信息采集与数据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电缆铺设方案,使其与周边客观环境相协调,以免新的工程建设破坏原有设施体系甚至破坏自然环境。在完成路径方案的设计工作后,应该对不同的配电工程电缆规划方案加以比较、分析,最终选用弯曲最少的电缆路径方案。
2.应用电缆敷设技术的关键点
2.1选择电缆型号
全面发挥电缆敷设技术优势的一个基本提前是要首先合理选择电缆的型号。结合国内配电工程的施工普遍情况看,常见的电缆型号包括了聚乙烯电缆、橡胶绝缘电缆、交联聚乙烯电缆等,这几种电缆的导电性更为可观、经济效益更为突出,且能为配电工程的安全运行创造良好条件。在对电缆型号进行选择前,技术人员要对工程类别加以区分;采购人员则要对市场行情加以把握,与具有一定经济实力、技术水平与市场信誉的电缆生产厂商合作,审查其提供的产品检测资料与数据报表,确保电缆产品的质量达到有关标准,从源头上控制质量风险。
2.2计算电缆截面
在配电电缆的选择与利用方面,还要对其横截面大小进行研究。如果电缆横截面太小,会使得电缆运用实效难以达到目标供电需求;而其横截面过大,又会带来材料采购上的资金浪费,因此要对其进行折中处理,在确保电缆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合理控制资金成本,对施工横截面做科学的选择与控制。总体来说,施工单位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横截面选定事宜,以此达到良好的工程效益、企业经济效益。
3.电力工程中配电电缆施工技术
3.1直埋式电缆敷设技术
当前,在对变配电电缆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许多施工单位纷纷选择了直埋式电缆敷设技术。在利用该技术时,必须将其与工程建设实际高度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工程建设的现实需要。就电缆敷设方案的层面来说,要关注场地周边的地质信息、水文特征等,据此合理设置电路线缆的走线方向,则在施工作业的同时完成电缆实际长度的测算。此时,值得重视的是,测量时必须保持一定余留空间,一般会将余量长度控制在5%~10%范围内。在确定长度时,电缆沟的宽度、深度等同样不容忽视,工作人员可以用画白线的办法来明确电缆敷设路径,以免在后期遇到其他因素的意外干扰。
3.2排管式敷设技术
直排式电缆施工技术作为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同样常用的一种技术,具有操作便捷的优势,但也有相当明显的劣势——例如,在需要敷设大量的电缆时,就会给施工造成一定的挑战,为解决这一电缆敷设量太大的难题,许多施工单位选择引入排管式敷设方式加以辅助的办法。一般来说,在运用排管技术对电力工程进行建设时,会把排管埋设到地表之下约70cm处,若排管位于交通线路中的人行道周边,则可适当减少埋设深度,将其设置在约50cm的水平。当然,在铺设电缆时,还必须注意各排管彼此之间的间隔,可将此间隔设为20mm的大小,如此能够为电缆正常运行提供良好的散热条件。除此之外,在变配电施工环节,还必须确保管道沟底部有相当的倾斜度,将坡度设置在大于0.55%的水平,并且在排管沟的下部增设排水装置,便于水流的顺利排出。
3.3桥架电缆的敷设施工
无论是电缆井架,中支架还是桥架,都需要对其进行接地处理,并控制好电缆桥架的转弯半径,垂直电缆应当沿着墙或柱进行敷设,并于每层间设置防火隔板。在敷设施工前,需要对电缆的敷设路径和走向进行严格检查,还要检查电缆桥架有没有问题。敷设过程中,对于截面面积大的电源干线,应适当预留得长一点,如果电缆截面面积较小,长度也很短,则应做好标识工作,以免出现交叉弄混不清的问题。在电缆的敷设过程中,不应当使电缆的开头或结尾相互交叉,使电缆的后期维修与替换电缆更加便利。在完成电缆敷设施工后,还要做好固定工作,如果电缆是横向敷设,则应稳定的重点是开头、转弯和结尾处,间隔5~10m进行固定。如果电缆属于倾斜敷设,那么固定电缆的间隔应改为2m,并设置密实耐火板。
3.4电缆布置技术
由于许多配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都存在线路敷设不科学的问题,此时就要对其铺设路径加以深入分析,确定适当的运行路线,在了解当地自然、人文环境背景前提下,对电缆进行合理布置,降低其对环境要素、居民日常的干扰。在整个输电线路的路径选择与线路铺设中,工作人员要因地制宜选择针对性的电缆排列技术,确保电缆三相排列的高效实现。对某些地区跨度较大的线路,可以考虑等边三角形排列的思路,对线路加以布置——将电缆设置在高位一侧,以挠性布置的形式确保刚性固定效率,对电缆支架的质量进行严格检验,以免材料质量不达标引起严重安全事故。此外,要对电缆线路的铺设流程进行全面实时监测,对工作中以及电缆运行中出现的意外问题做及时的处理,比如在与架空线路连接时,对其进行合理固定,排除意外天气对其造成的干扰。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配电工程电缆的施工技术相关问题的探讨,意义重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配电电缆设计要求以及电缆敷设技术关键点,在此基础上对几种主要的配电电缆施工技术展开更为深入的研究,把握直埋式电缆敷设技术、排管式敷设技术、桥架电缆的敷设施工技术、电缆布置技术 等的要点并发挥其优势。
参考文献:
[1]樊培琴.谈低压供配电系统电缆敷设出现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山西建筑,2018,44(16):90-91.
[2]张勇.10kV配电室电气安装施工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9):7.
[3]张卫朝.中低压变配电工程电缆敷设关键技术与问题[J].电工技术,2018(12):57-58.
[4]王培培,戚琳.浅谈电力配电工程中电缆敷设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