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贵阳 550000
摘要:新时期,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可对建筑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对于混凝土常出现的质量问题,施工时要做好各个环节的准备,完善混凝土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提高建筑质量。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混凝土结构是主要的结构类型,在施工过程中,为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有关施工人员需从混凝土施工的各个环节加以控制,尤其是要把控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的应用效果,保障混凝土施工的规范性,避免混凝土施工技术不当引发的混凝土裂缝等质量缺陷,促进建筑工程经济与社会效益等的实现。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筑施工
1.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概述
1.1混凝土结构含义
混凝土结构主要包含了水、水泥、石子、砂等多种材料。当前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种类通常包含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类型。作为建筑工程结构的主体,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直接决定着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须保障施工的规范性。
1.2混凝土结构特性
混凝土结构在当前建筑工程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主要是由于其具有极强的耐火性能、抗腐蚀性、整体性、可塑性等优势。整体性主要指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建筑工程的结构类型与特点,浇筑成为整体性结构。可塑性表明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有关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进行几何结构形式等的科学设计。再加上混凝土原材料获取方便、整体造价较低,能有效实现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这就使得混凝土技术在工程领域应用极为广泛。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2.1混凝土施工准备
在建筑工程领域,良好的施工准备工作是确保工程顺利施工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质量进度,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建筑企业应依照标准流程展开对招标企业的考核,对其实际的技术水平、参与竞标的价格、企业的信誉等方面进行考核,选择合适的中标企业。施工方可按照自身实际情况,在投标数据中将自身掌握的重点施工技术详细列出,特别是混凝土施工技术,提高中标率。在建筑的图纸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建筑结构的不同部位来设计混凝土结构的厚度以及强度。当前,在图纸的设计环节,常出现与真实情况不相符的情况。所以,在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交接图纸的过程中,应完善施工技术的交底工作,当发现问题时,要立即采取相关措施予以解决,提高施工质量。
2.2混凝土施工材料
施工材料无疑是对现浇混凝土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而考虑到当前建材市场的发展情况,应该重视对于施工材料的准备工作。对于材料的存放,应该分类进行,避免出现相互混杂的现象。在对材料进行选择时,应由采购部门进行统一采购,并对水泥、砂石等材料的检验工作,保障建筑施工使用的材料统一进行采购。水泥的选择要严格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标准,水泥生产和提供的厂家要有相关水泥品质报告,同时要对水泥进行现场的检验工作。
钢筋选择过程中,既要符合建筑的设计诉求,也要对钢筋规格进行明确计算和确定,然后对供应厂家进行择优选取。当施工过程出现材料短缺的问题,应及时和采购部门进行协调和沟通,确保所有缺少的建材统一采购,降低施工过程由于材料的质量不达标对工程造成的影响。当选材环节结束后,要仔细检查混凝土的质量,确保其能达到施工要求,对材料展开质量测试,当出现问题时,及时采取解决措施。对混凝土的材料进行科学控制,是保障其质量达标的重要前提,为混凝土施工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2.3混凝土施工配比
钢筋混凝土在制作过程中的比例分配是比较重要的问题,合理适当的比例,将会大大提高钢筋混凝土的质量。想要将钢筋混凝土的配合比的工作控制好,就需要在实际使用之前,进行反复的试验,同时与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需要相结合,制定一个最佳的配合比的方案。控制好钢筋混凝土的配合比,优化选择低水热化的水泥和不易被腐蚀的钢筋,这样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的配合比工作时,就比较容易进行。在实际混凝土的配制过程中,应将具体问题考虑其中,对其中的配比合理调整,向混凝土当中添加定量减水剂,降低水泥在配置环节的用量,在混凝土塑性满足要求时,可缩短施工后期的凝固时间。良好的配比利于材料的施工,同时延长初凝时间,防止凝结过快影响施工,提高结构抗压强度,有效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因此,在配比过程中,要科学选择配比方案,不断提高混凝土材料的强度,缩短工程施工期限,促进工程效益的增加。
2.4混凝土施工搅拌
(1)一次投料法。在搅拌机内部一次性直接投入搅拌机可以容纳的原材料。(2)二次投料法。应用此种投料方式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的使用量,有效节约混凝土施工的成本。(3)两次加水法。将粗骨料投放于搅拌机内,加入总水量的0.7倍,搅拌15s以后投放水泥,继续进行30s的搅拌,一次性搅拌剩下的水,随后维持1min左右的搅拌时间。
2.5混凝土施工浇筑
(1)结合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成型设备、成型工艺、配筋情况等,确定混凝土的浇筑工艺。在浇筑开始之前,为保障后期浇筑的规范性,必须要对相关施工人员的岗位职责权限等加以科学划分。(2)结合浇筑的具体要求,准备好后期施工中所需的机械设备,比如振捣棒等。(3)检查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等,保证模板、支架、钢筋等的数量与质量等都符合工程要求,方能开始浇筑作业。浇筑开始之前,及时清理模板与钢筋,做好模板缝隙的处理。如果混凝土是地基上的浇筑作业,需提前清理地基的淤泥与杂物,做好排水设施的规划与布置。
2.6混凝土施工振捣
(1)如果在混凝土振捣中使用的是插入式振捣,其混凝土捣实移动间距,需在振捣半径的1.5倍以下,而轻骨料混凝土捣实移动间距,需小于其振捣半径。振捣器与模板之间的距离需要维持在振捣半径的0.5倍以内,在振捣过程中,要避免振捣不当所引发的与钢筋、模板等的碰撞。(2)如果应用表面振捣器,其移动间距的确定,需保障其振动器覆盖于振捣部位的边缘位置。(3)如果应用附着式振捣器,需根据相关的试验结果设定间距,并将其与模板做好连接处理。(4)如果建筑工程项目中,混凝土为干硬性混凝土与轻骨料混凝土,需在振捣过程中应用加压振动的方式。
2.7混凝土施工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对于其最终质量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养护不当,可能会出现早期裂缝,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稳定和安全。通常来讲,混凝土浇筑完成12h后,其强度达到一定数值,就应该及时进行洒水养护工作,洒水的量和次数应该结合混凝土的实际情况确定,保证混凝土表面不干燥。在合适的温度、湿度下,科学的养护能控制混凝土的水分、散热、表面温差等,防止结构发生裂缝。常用草帘覆盖浇筑完成的混凝土结构,防止混凝土中水分快速蒸发,导致结构出现裂缝。同时,养护时还应按照季节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养护方式。因此,为保证混凝土结构质量,应做好浇筑后的养护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需与工程建设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以使地基施工技术、防水施工技术以及预制桩施工技术等运用效果充分发挥出来。事实证明,只有这样,才能使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作用性能与工程建设要求保持一致,进而满足用户对工程建设的基本功能需求。
参考文献
[1]蔡保龙.谈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的技术处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3):224-225-228.
[2]赵洋.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1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