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东热电二号汽轮机低压缸“零出力”供热技术应用介绍

发表时间:2020/5/6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23期   作者:王智明
[导读] 摘要:介绍了低压缸“零出力”改造技术的背景及意义,分析了低压缸“零出力”改造技术投入的主要步骤及安全措施。
        (辽宁大唐国际沈东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沈阳  110000)
        摘要:介绍了低压缸“零出力”改造技术的背景及意义,分析了低压缸“零出力”改造技术投入的主要步骤及安全措施。以沈东热电350MW超临界供热机组为例,分析了应用低压缸“零出力”技术投入应用,参与供暖期深度调峰时灵活调整全厂机组负荷,使两台机组均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低压缸“零出力”技术的应用对北方热电联产机组而言既提高了机组的供热能力,同时又提高了机组冬季深度调峰的能力。
        关键词:低压缸“零出力”;深度调峰;供热机组;灵活性
        一、低压缸“零出力”技术改造背景及意义
        随着风电、光伏、核电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可再生能源消纳力度加大,由于电力产能过剩导致电网调峰问题十分突出。辽宁地区由于热电机组占火电机组中近70%,再加上传统的“以热定电”模式导致采暖期调峰尤为困难。因此,对于供热机组来说,提高机组深度调峰能力,实现热电解耦,是关系到电厂生存及发展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为实现热电解耦的方法有很多,如增加自动同步离合器、低压更换光轴转子、对机组进行高背压改造,以及对低压缸进行“零出力”改造等。不同的供热改造方案,其改造的成本,改造的难易程度及改造后机组的经济性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低压缸“零出力”改造方案因其改造成本低、改造周期短、热电耦合性可被大幅度削弱等诸多优点,沈东热电2号机组采用了此方案对低压缸进行了改造。
        在未进行低压缸“零出力”改造前,机组由于受到低压缸最小通流量限制和最小运行功率限制,在供暖期深度调峰期间机组最低负荷仅可降低至105MW。在次寒期和严寒期,由于供热蒸汽流量大,机组发电功率甚至无法降至120MW以下,因此机组深度调峰能力较差。 进行低压缸“零出力”改造后,通过完善低压缸运行监视测点、末级叶片金属喷涂、设置低压通流冷却蒸汽系统以及维持低压缸高真空等技术措施,机组在保证对外供热负荷不变的条件下,发电功率均可降至70MW以下,使发电机有功功率下降约50MW,使机组的深度调峰能力大大加强,并可以获得更多的深度调峰补贴。与相同供热条件下改造前相比,机组负荷率降低了14.3%,根据《东北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试行)》政策规定:深度调 峰 期间机组负荷率降为40%~50%时,调峰电量的补偿电价上限为0.4 元/(KW•h);负荷率降为40%以下,调峰电量的补偿电价上限为1.0元/(KW•h)。采在电网低谷深度调峰期间公司每小时可多获得调峰补偿5万元,在满足供热、调峰的同时还降低机组发电煤耗约20g/(KW•h),极大的降低了公司的运营成本,增加公司利润。
 
 
        汽轮机低压缸零出力切缸改造原理图
        二、低压缸“零出力”技术介绍及安全措施
        (一)低压缸“零出力”技术介绍
        低压缸“零出力”系统运行,是低压缸在高真空运行条件下,采用可完全密封的液压蝶阀切除低压缸原进汽管道进汽,通过新增旁路管道通入少量的冷却蒸汽,用于带走低压缸“零出力”改造后低压转子转动产生的鼓风热量,实现低压缸“零出力”运行。低压缸“零出力”运行时关闭连通管蝶阀,切断了低压缸进汽,汽轮机中压缸排汽全部送入热网加热器,有效减少了低压缸冷端余热损失,实现对外供热,降低机组发电煤耗,提高机组供热能力、电调峰能力,在满足对外供热负荷要求的情况下降低机组发电功率,同时满足对外供热和供电的需要,提高热电联产机组的灵活性。
        (二)低压缸“零出力”安全措施
        1.采用低压缸“零出力”方式运行后,低压缸进汽被供热蝶阀完全切断。为了带走低压转子转动产生的鼓风热量,需要通入少量的冷却蒸汽。新增加的低压缸通流部分冷却蒸汽系统汽源取自中压缸排汽,接入点为低压缸进汽口(中低压连通管上供热蝶阀后适当位置)。冷却蒸汽系统相应设置蒸汽压力、温度、流量测点,且相关测点均接入机组 DCS,并参与相关控制,以加强对排汽缸温度的控制。
        2.采用低压缸“零出力”方式运行后,低压缸末两级处于鼓风工况运行,导致末两级后温度和低压排汽缸温度升高,为避免由于温度升高引起的汽缸变形,进而引起动静部件中心线不一致而产生摩擦、振动等问题,需降低低压缸排汽缸温度,持续投入喷水减温,维持低压缸排汽缸温度在安全范围内。因此,对低压缸末级叶片还应实施金属耐磨层喷涂处理。
        3.采用低压缸“零出力”方式运行之所以具备可行性,是由于低压缸在高真空状态下,低压缸进汽量小,使进入低压缸的蒸汽密度远远小于传统运行值,鼓风影响不至于危及机组运行安全。因此,为确保机组的高真空是实现此改造方案的先决条件。为保证低压缸高真空状态运行,在保留原有2台环式真空泵的基础上增加了1台罗茨真空泵,确保机组运行时排汽压力不高于5KPa。
        三、低压缸“零出力”投入主要操作及注意事项
        (一)以机跟随方式进行减负荷,以供热抽汽流量340t/h为目标进行调整;提前切换低压缸减温水,提高机组真空-96KPa以上;
        (二)将6、7、8号低加汽侧切除,避免因温差过大导致5号低加振动,适当限制5号低加进汽蝶阀,控制凝结水温升<80℃;
        (三)先将两侧蝶阀开度降低至约15%,同步调整抽汽调节阀开度,保持中排压力(供热抽汽压力)控制在0.1MPa;待机组稳定运行10分钟,各参数无异常后将左、右侧中低压联通管汽蝶阀开度指令由15%直接设置为0,LV阀调整速率不低于30%/min,并同步开大抽汽调节阀,严密监视并保持中压缸排汽压力在0.2MPa左右,完成低压缸“零出力”投入,调整1、2号机组热网运行,保证温度变化率≤5℃/h;
        (四)调整2号机组冷却蒸汽调节阀开度,控制低压缸冷却蒸汽流量最大20t/h;
        (五)任一低压缸次末级温度(最大值)不得高于180℃。当次末级温度达到150℃时,通过增大冷却蒸汽调节阀开度或者降低冷却蒸汽温度;当次末级温度达到或者大于180℃时应立即退出低压缸“零出力”运行,以保证机组安全运行;低压缸冷却蒸汽减温水投入必须慎重,必须保证30℃以上过热度;
        (六)机组电负荷较低时,供热抽汽压力严格按照与调节级压力限制曲线控制,不得低于报警值,中压缸排汽温度不高于300℃,建议维持在280℃以下,再热汽温控制在530℃以下,保证热网加热器汽侧入口不超温;
        (七)当电负荷较高时,机组中排压力会随主蒸汽流量的增加而增加,中排压力不高于0.4MPa,同时保证中排温度不高于300℃。若中排压力或温度高,说明机组电-热负荷不匹配,应适当降低电负荷或者提高供热负荷,以保证机组安全运行。
        四、低压缸“零出力”技术改造应用
        (一)当电网负荷率高于50%时,利用直流炉快速响应的优势,争取向调度争取发电量,多带负荷,此时两台机组可分别按照调度AGC指令,达到每台机组均带经济负荷,提高机组效率。
        (二)当电网负荷率低于50%,进入一档深调时,根据负荷曲线,若只是短时间进入深调,此时两台机组仍分别按照调度AGC指令带负荷;若将长时间进入深调,并有进入二档深调的可能性,此时可控制全厂总出力不超过350MW,逐步降低2号机组负荷,投入低压缸“零出力”运行,同时升高1号机组负荷。在保证全厂深调的情况下,使1号机组带上经济负荷。
        (三)当电网负荷率低于40%,进入二档深调时,电网要求全厂出力降至最低时,2号机组已投入低压缸“零出力”运行,此时按照保证热网温度情况下降低1号机组负荷,此时应额外注意热网加热器出水温度及热网循环水温度,保证供热参数达标;根据环境温度情况加强对循环水温度的监视,可通过挡风板、挡风帘配合调整,控制机组凝汽器入口循环水温度不低于5℃,以防水塔结冻,造成前池滤网堵塞,威胁机组安全。若长时间进入深调,2号机组需要长时间投入低压缸“零出力”运行时,可将循环水运行方式切换为“双机一塔”运行,即通过循环水供水和循环水回水联络门使2台机组使用烟塔运行,运行1A、1B循环水泵运行,2A、2B循环水泵停用备用。
        若经过实践证明,通过降低锅炉稳定燃烧负荷,加上氧量指标的有效控制,能够保证低压缸近零出力运行后氮氧化物排放不超标。沈东热电2号机组在低压缸“零出力”技术投入后,在深度调峰期间,保证供热抽汽流量条件下,350MW汽轮发电机组功率最低可降至65MW,机组调峰负荷大幅度降低,使全厂总负荷进一步降低,增加深调收入;此外,在保持全厂总负荷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让2号机组通过低压缸“零出力”进入深调带供热,1号机组带上经济负荷,提高机组效率,降低机组供电煤耗,灵活性显著增强。当电网负荷率上升后,机组可快速恢复正常运行工况,按汽轮机设计的负荷升速率增加电负荷,可满足电网冬季供暖期间“能增能减”的调度要求。
        参考文献:
        陈建国,谢争先,付怀仁,等.300MW机组汽轮机低压缸零出力技术[J].热力发电,2018,47(5):106-110.
        王漪,薛永峰,邓楠.供热机组以热定电调峰范围的研究[J].中国电力,2013,46(3):59-62.
        柳磊.火电汽轮机组热电解耦技术研究[J].宁夏电力,2017(6):62- 66
        叶向东. 一种切除低压缸进汽的供热系统:201720604399.3[P]. 2018-0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