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的院前急救

发表时间:2020/5/6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6期   作者:岳芳艳
[导读] 在临床中,心肌梗死,即心梗是一种常见病症,多见于老年人群,具有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等特点
        在临床中,心肌梗死,即心梗是一种常见病症,多见于老年人群,具有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等特点,患者往往会并发心律失常,从而就极有可能引发心衰等严重症状的出现,所以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有相关医学研究显示,针对急性心血管疾病而言,在其发病后的1至4小时内实施救治,其出现死亡的几率较低,尤其是院前急救最为关键,直接影响着救治的成功率。
        院前急救措施
        1、将抢救药品、仪器等准备好,做好随时出诊的在准备,在接到急救电话后,相关医务人员需告知在现场的家属或身旁者,帮助患者取就地平卧位,指导其开展家庭急救,强调不可随意的搬动患者,这主要是因为轻微的活动会直接增加心肌工作量,从而促进患者心肌氧耗量的增加,其心肌缺血症状就会加剧,最终导致心律失常的持续,情况严重者还会造成患者猝死。对于在家发病的患者,询问家属有无急救药物,之后正确指导家属操作,如常见的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对于条件允许的家庭,可指导其实施吸氧处理,这可以为患者提供心肌需氧量,有利于预防心肌损伤的加重,在减少梗死面积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意义。
        2、医院人员到达患者发病现场后,要立即对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进行监测,包括患者的血压、脉搏、意识、心电图等,及时给予吸氧指出,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病理性Q波、ST-T改变,询问身旁者或患者家属,患者的病情表现,之后结合检测结果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判断。针对剧烈疼痛的患者,需根据其实际情况给予吗啡等镇痛药物,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将导管固定稳妥。

针对有心室颤动的患者,需对其实施除颤处理,亦或是给予拳击心前区处理,以到达除颤的目的;针对心室早搏的患者,可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利多卡因,合理控制滴速,每分钟的药剂量在2至3mg范围内;针对心跳骤停的患者,需立即对其实施气管插管、除颤等心肺复苏抢救;针对心源性休克,心率每分钟60以下并合并低血压的患者,可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多巴胺,在基于患者血压变化情况的前提下,合理的控制滴速;针对符合溶栓条件的患者,可在现场对其实施溶栓药物治疗,但前提是医生务必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同时,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救治的过程中,还需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消除其恐惧或焦虑等等方面心理,待患者经针对性急救病情得到稳定后,急救医务人员就需快速的将患者转送至医院进行下一步的系统救治。
        3、在对患者进行搬运前,需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相关内容,包括疾病可能出现的变化、不良预后等,争取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搬运时将患者固定好,尽可能的让患者的身体处于平稳状态,规避摔伤、碰伤等意外实际的出现,搬抬者要注意保持步调的一致性和平稳性,在转运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密切留意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需不断采用积极的语言进行鼓励、安慰,嘱保持平静形态的重要性,同时将患者的情况告知医院,让医院做好接诊的准备。
        4、在患者到院后,要开通绿色通道,实施先救治、后挂后等,立即把患者推入抢救时,在此过程中,也需给予急救处理,快速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做出正确的判断。值得注意的是,术前除了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外,还需将手术的目的、重要性等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有利于提高人员的依从性。
        此外,在对患者实施救治后,想要有效提高抢救效果,相关护理人员就需合理评估患者病情,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一系列的科学护理措施,以降低或规避死亡现象的出现,改善患者的预后,促进患者恢复。具体如下:嘱其绝对卧床休息,不可让人探视,告知患者保持轻松心态,以达到降低心肌耗氧的目的,如若没有观察到患者有并发症现象,且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24小时后就可鼓励患者做一些适当的床上锻炼,如轻微肢体活,待其血压水平恢复正常72小时后,可让患者在病房缓慢行走;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将患者口腔、气道内的分泌物清理干净,规避误吸现象的出现,针对神志清醒的患者,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正确咳嗽,以促进患者痰液的排出,针对无法自主咳嗽的患者,可对其实施吸痰处理,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保持动作轻柔,积极争取患者配合,以免损伤患者的呼吸道粘膜,在患者吸痰前,要给予高流量吸氧,规避低氧血症的出现。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