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 陈小东

发表时间:2020/5/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   作者:陈小东
[导读]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我国综合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就包含有建筑行业的发展。
        德州市城市建设发展服务中心  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我国综合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就包含有建筑行业的发展。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裂缝是主要的问题之一,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需要格外重视。原因方面,导致建筑工程施工期间混凝土出现裂纹的原因不外乎混凝土质量、施工区域环境的变化等。措施方面,细化对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工作,优化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定期维护工作等,都能够有效降低混凝土裂缝出现的概率。本文主要就建筑工程施工期间,造成混凝土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以及防治措施做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防治措施
        1.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缝形式
        1.1荷载裂缝
        此裂缝又称为建筑结构应力裂缝,是由于建筑结构受到荷载作用而形成的,在实际中主要表现为受力不均匀或者部分受力严重的位置,其裂缝形态表现为较为明显的规律性,多数情况下,能够计算和分析出较为准确的结论。有以下几种常见的形态:简支梁受力裂缝;钢筋混凝土柱的轴心在受压荷载下出现的裂缝,形态表现为沿着柱轴呈纵向不均匀分布,中间部位稍微密集;牛腿受力裂缝;大偏心受压柱裂缝;转角阳台裂缝;屋面板张拉裂缝;现浇楼盖裂缝。
        1.2温度裂缝
        此种裂缝是因为物质热胀冷缩的原因所造成,一般情况下难以完全控制不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验算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变形和裂缝宽度,来降低影响混凝土结构中的构件因热胀冷缩而发生结构温度变形,如果此时又有各种约束的作用,便会形成温度应力,结构在温度应力作用下,超过了抗裂强度范围,裂缝自然就不可避免了。
        1.3干缩裂缝
        此裂缝主要是指在混凝土结硬过程中,如果早期未能及时进行养护,致使混凝土的表面过快的干燥,就会产生干缩裂缝。由于混凝土中存在多余水分,水分蒸发促进水泥的水化作用,进而促使水泥骨架不断地紧密,直接造成体积的减少,这一现象被称之为干缩,也叫收缩。
        2.产生混凝土裂缝的原因
        2.1水泥水化热
        众所周知,水泥在遇水之后内部会散发出热量,并且水泥发散的热量较多且速度较快,如果施工人员没有及时的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散热,就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结构之间形成一种比较明显的温度差。混凝土会因内部温度较高而产生一种拉应力,外部温度较低而产生一种拉应力,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就与这两种力以及混凝土的拉抗力有关。假如这两种力联合在一起大于混凝土的拉抗力,混凝土就极有可能会产生裂缝。
        2.2温度的影响
        在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在施工时所承受的外界温度会有不同。在一天当中,外界的温度是不断变化的,混凝土也会因为这种温度的变化产生不同程度上的裂缝。混凝土在浇筑时,内部使用的材料会散发热量,若混凝土内部散发的热量的温度大于外部的温度,混凝土内外部就会形成一种温差,内部温度高就会发生膨胀,外部温度低就会发生收缩,在内外部不同作用力的影响下,混凝土就会产生裂缝。外界温度的不断变化与混凝土内部产生一定的温差,使混凝土承受不同作用力的影响,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2.3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不合理行为
        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的施工方式不准确也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现象的发生。首先是施工人员对混凝土的配置比例不合理,混凝土在配置前对水泥、砂、石等其他添加剂是有一定的比例要求的,如果施工人员忽视比例要求,将会导致混凝土内部材料比例不准确,在混凝土硬化后内部会产生一些裂缝和空隙。其次是在振捣过程中没有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一些振捣器械速度太快或者漏振可能使得混凝土内部材料中的粗骨料出现沉降,一些体积较小的材料就会位于混凝土的表面,当混凝土散热硬化时上下层的配料收缩力不均匀,就会使混凝土内部开裂。


        2.4收缩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收缩的主要类型有塑性收缩、化学收缩、干燥收缩与自收缩。一般来说,影响混凝土收缩的主要原因为使用水泥的质量、振捣的方式以及水灰之间的比率等。
        2.5材料质量问题
        一些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混凝土材料运送时没有对材料进行检查,也没有查看其配置材料是否符合要求。例如,一些水泥是否符合国家生产使用标准,一些骨料的尺寸是否符合混凝土的配置要求。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也会造成混凝土裂缝。
        3.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3.1温度控制
        温度控制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混凝土温度的控制可以从内部温度和外部温度两个方面出发。对于内部温度,为解决水泥水化热而导致内部温度升高的问题,通常情况下会采用一些能够降低水化热的粉煤灰水泥、矿渣水泥等其它水泥。同时,也可以通过降低水灰之间的比例,掺入一些其它的外加剂来降低温度。除此之外,还可以减小混凝土的体积,体积较小的混凝土内部集中的热量较少,且散热的速度较快,能够快速降低与外界的温差。对于外部温度,其主要原因是外部温度变化较大,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易受外界温度的影响。在夏季,外部温度较高,可采用冷却水浇在混凝土上,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在冬季,外部温度较低,为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可在混凝土上盖上遮挡物,减小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3.2施工技术与方法的改变
        施工技术与方法的不合理也是产生混凝土裂缝的重要因素之一,为降低这一病害问题的发生,需要改变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与方法。对施工方法的改变需要从以下三点出发。第一,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材料配置时比例要准确,在添加其他外加剂时其用量符合比例要求,施工人员不能随意主观确定掺和比例。第二应当加强混凝土的浇灌与振捣。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加强对混凝土的浇灌与振捣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密度,只有混凝土的密度提高了,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混凝土的强度,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3.3对收缩裂缝的技术控制
        对收缩裂缝的技术控制主要是针对混凝土内部湿度变化的控制。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刚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内部结构不稳定,极易受外力的破坏,施工人员要利用土工布、草袋或者浇洒冷水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在外界温度较高时,能够及时保证混凝土内部的湿度。另外,可以通过增强混凝土的抗拉性来降低混凝土的收缩性。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可加入一定比例的砂、石和水泥,其中尤其要注意水灰的比例。
        3.4对应力裂缝的技术控制
        针对应力裂缝技术问题的控制,其解决措施是控制混凝土材料的配比、钢筋的质量、混凝土的振捣等。施工人员通过合理的混凝土材料配置比率能够降低混凝土内部的应力,提高钢筋的质量有利于约束裂缝开展,采用高效率的混凝土振捣能够使材料搅拌均匀,从而降低混凝土裂缝发生的频率。
        3.5保证材料的质量
        采购人员在采购混凝土材料时,要查看水泥的有效日期以及水泥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及要求,对骨料的选取也要符合相应的质量要求。材料是混凝土的最基础部分,在建筑施工中必须予以重视。
        结语
        总之,裂缝问题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最为常见的问题,很好地解决裂缝问题不但能保证房屋的使用性能,还能减少建筑材料的浪费,对建筑的使用性能及用户的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对房建工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从而更好的防止裂缝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罗嘉.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预防措施[J]. 建材与装饰, 2013(14):59-60.
        [2]刘德志. 浅析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预防[J]. 华章, 2012(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