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施工技术管理研究 徐长华

发表时间:2020/5/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   作者:徐长华
[导读] 摘要:在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是影响工程施工质量与效果的关键。
        浙江奇豪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6
        摘要:在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是影响工程施工质量与效果的关键。因此作为施工企业需要高度的重视施工技术的掌握与创新。但是在具体的施工中由于工作人员的技术问题、施工安全性与耐久性等问题,导致工程安全隐患的不断出现,这就需要技术人员提高自身的技术标准,对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的控制。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问题;技术管理
        1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安全性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是工程质量的底线,是衡量建筑工程质量是否符合国家建筑规范要求的重要标准,同时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及安全性,在施工技术方面就要不断的优化及创新施工技术,使施工技术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但在目前实际建筑行业发展中,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近况并不理想,主要是由于建筑工程施工中所应用的施工技术不够先进,落后的施工技术无法满足建筑行业实际发展的需求,导致建筑施工技术的安全性得不到有效提高,使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受到阻碍。而此问题主要体现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对施工技术水平的应用未提出统一的标准要求;另一方面是因为建筑材料及施工方案等问题,导致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无法充分发挥出来,对建筑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1.2施工技术人员综合素质欠缺
        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属于重要的影响因素。其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技术人员缺少丰富的施工经验,在应对突发事件的时候不会及时的处理问题,导致施工现场混乱的情况发生。[1]另外一些施工企业为了压缩工程施工周期还会忽视施工的质量与效率,导致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的增加,从而降低了工作的水平,这些都会对工程的使用产生不良的影响。
        1.3施工管理体系不完善
        建立和完善建设项目施工管理体系是保证建设项目质量的重要基础。有了完整的施工管理制度,施工人员可以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然而,一些施工单位对项目的施工管理重视不够,领导和项目管理人员对施工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清。还有一些施工单位没有制订任何施工管理规章制度,或者对行为准则、施工质量标准等没有详细的规定。一些建筑工程单位已经制订了详细的施工管理规定,但无法执行,这将导致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严重阻碍项目施工进度,影响建设项目的质量。
        2建筑施工过程中提高施工技术管理对策
        2.1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及水平
        为实现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及科学性,施工单位在招收管理人员方面需要加强对其管理能力及专业技能的考察,必须具备相应工作岗位的资质才能正式上岗工作。而在部分工程项目中有的项目管理人员是由施工单位中的领导负责担任的,对其施工技术水平及管理技能方面同样要进行考察,只有施工专业技能及水平达到施工需求,才能担任此职能。[2]在选定符合施工管理人选后,对其进行专业管理能力和技能的培训,以此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水平,进而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所以,施工管理人员要真正的认识和理解现场施工管理和施工技术的意义,从中找到能够有效开展现场施工管理的方法。
        2.2明确施工责任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要明确技术负责人员的责任,据责任范围进行具体的划分和明确,确保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的各项技术问题能够及时的得到解决。工程建设施工期间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技术负责人要对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进行负责。

为此,施工技术人员应该详细了解项目的设计情况和业主的需求,切实的参与到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加强对材料、半成品的验收等,确保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
        2.3完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系
        ①对于目前建筑工程单位管理存在的问题,应该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使各项管理工作顺利地进行,做到有法可依。②在施工管理环节,管理人员要与时俱进地转变自己的思想和观念,要不断地引进新的管理方法,结合单位具体情况来建立更加高效的管理体系,同时需要组建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合理配置人员,实现全面化管理,将各种管理措施都能够落实到具体工作中。③要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重要作用,确保各项工作都能够在有效的监督管理之下,合理地使用施工材料、设备,促进项目顺利进行。
        2.4严格把控施工管理前的工作准备
        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不仅需要高度重视施工整体过程,还需要严格把控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设计单位的施工图纸没有综合考虑实际施工中的因素,很多设计做法难以在施工过程中实施;施工单位的施工计划重复且不够周全,难以提高整体施工的效率,项目部的施工管理人员岗位职责不明确,管理人员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在项目施工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遇到事情互相推诿,消极怠工,拖延整个建筑工程的进度。所以,施工前,项目技术部应带领项目施工人员认真查看图纸,有条件的可以利用BIM技术建立施工模型,综合考虑图纸设计的可行性,从考虑提高施工质量、节约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周期等因素出发,有针对性地找出图纸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在图纸会审时提出可行建议。
        2.5加强对施工材料和设备的监督及使用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和设备是顺利开展施工的必备条件。所以,在施工现场要对施工材料和设备做好严格的监督和防护,如果对其缺乏监督和防护,会严重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在工程施工期间,对所有进场材料必须进行复试检测,只有达到施工要求及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材料才准许进场使用,同时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施工材料进行管理和统计,对于即将消耗完的材料进行及时的补充,以免影响施工的进度。对于施工设备要进行定期的查验,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检修,进而保障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转,避免因施工设备问题而影响整个施工的进展。
        2.6增强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
        监理单位的选择也影响着房屋整体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开发商应该积极选择有实力的监理单位合作。监理单位配备专业的监理人员,可以提前指出施工图纸、施工计划、施工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然而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有些监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专业能力不强,难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监理的建设项目大多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的机制,在实际施工监理的过程中,会出现监理单位选用监理人员全权负责项目质量监管措施的情况,难以有效开展监理工作[3]。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增强监理单位的选用控制,认真选择专业素质强、责任心强、能力突出的监理单位,杜绝一般监理人员替代监理工程师的情况发生,充分保障房屋建筑物的整体质量。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带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激烈竞争。因此,施工企业为了投得更多的工程项目,需要对自身的施工技术水平及技能进行不断的提高及优化,从而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征兵.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探析[J].门窗,2017(12):155+157.
        [2]刘清云.探析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J].河南建材,2017(06):105-106.
        [3]洪海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问题及优化方案浅析[J].居舍,2017(23):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