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疾病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具有传染性,会危害自己,也会危害他人。因为肺结核患者对着你大声说话、咳嗽或者打喷嚏时,就会将病毒传染给你。为此,下文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肺结核疾病知识,以提升我们对此传染病的了解度。
一、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
(1)肺结核又被称作是“痨病”,是因结核杆菌导致的,此病菌侵袭肺部,进而引起肺结核疾病。
(2)我国法定报告上记载肺结核疾病在甲乙类传染病中死亡率和发病率都非常高,位居第二位。
(3)患上肺结核疾病时,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不仅会引起呼吸衰竭,甚至还会引起死亡。除此之外,还有可能给家庭或者其他人带来危害。
二、肺结核属于呼吸道传播类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1)肺结核属于呼吸道传染病,非常容易传染给他人。
.png)
(2)肺结核患者咳痰、咳嗽、打喷嚏、大声讲话时都有可能将自身所带病菌传染给他人,让吸入这些病菌的健康人感染肺结核疾病。
(3)健康人和肺结核患者同居、同室学习、同室工作时也有可能被感染上肺结核,除此之外,和患有肺结核疾病的患者密切接触时,也有可能被感染。为此当知晓自己接触肺结核病人时一定要第一时间去医院筛查。
(4)易感肺结核的群体有:免疫力弱人群(肿瘤患者、糖尿病患者、艾滋病患者、服用皮质激素人群、矽肺患者)、尘肺患者、艾滋病感染人群、糖尿病患者、老年人、婴幼儿等。为此,这些肺结核高发人群每年要定期去医院检查,以知晓自身健康状况。
三、咳痰、咳嗽持续两周以上者,应警惕肺结核疾病,要及时去医院检查身体
(1)患上肺结核疾病时,主要临床症状为咳痰、咳嗽等,若这些临床症状持续出现两周以上,则要警惕自己患上了肺结核疾病,要及时去医院检查身体。
(2)肺结核患者还会出现低烧、午后发热、痰中带血、疲乏无力、呼吸困难、夜间出汗、体重减轻、胸痛等临床症状。
(3)疑似自己患上肺结核疾病时,要到本地结核病定点机构检查就诊。因为县级区域、省级区域、地市级区域等都有结核病治疗机构。
四、肺结核患者要自律,不给社会、他人带来麻烦
(1)肺结核患者打喷嚏或者咳嗽时要使用纸巾掩住口鼻,并避开他人,以免将病菌传染给他人。
(2)肺结核患者避免随地吐痰,要将痰液吐在带盖痰盂内,且内部要放置消毒液,以杀灭病菌,以免病毒扩散。不方便将痰液吐在痰盂里时,可将其吐在密封痰袋内或者是消毒湿纸巾上。
(3)肺结核患者日常尽量不去人口众多的公共场所,若必须去此区域,也要做好防护措施,例如戴上医用口罩。
(4)肺结核患者在家治疗时,要和家人分开居住,活动时要带上口罩,并定期开窗通风,以免将肺结核疾病传染给家人。
(5)患上肺结核疾病时也不必过于紧张恐惧,此病可防可治,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规范治疗,一般情况下,治疗6至8个月即可,耐药肺结核疾病治疗期为18个月至24个月。若不规范治疗,则易产生耐药性,也会降低治愈率,提升医疗费用,最终危害社会和家人。除此之外,治疗期间也要增加营养供给,以提升身体抵抗力,促进疾病康复。同时增加身体锻炼,以提升机体的抗病能力,进而促进身体健康。但注意也不可过度劳累,锻炼以感觉不到疲劳为宜,以免出现反作用。
五、肺结核的危害
(1)肺结核患者若不积极治疗,会增强传染性,易出现迁延难愈现象。且传染期延长时,会将肺结核疾病传染给更多人。为此,要积极治疗肺结核,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若不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不仅会损伤自身健康,还会损伤他人健康,危害较大。
(2)若不规范治疗肺结核,还会发展成耐药肺结核。有些患者因长期治疗支付出大量医疗费用,在病情没有完全稳定后就要出院,这种做法不仅会让肺结核反复发作,还易引起耐药性肺结核,后期再次入院治疗时,不仅会增加治疗难度,还会支付出更多的医疗费用,对家庭和社会都是沉重的负担。为此,肺结核患者在治疗期间要积极配合医生规范治疗,不可出现中断服药、间断服药、提前停止治疗等现象,以免提升复发率和治疗失败率。
(3)不规范治疗肺结核疾病,私自停止用药治疗,不仅不会治愈肺结核,还会让其他脏器受到结核菌的侵袭,进而引起多种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随着病情的逐渐恶化,引起的并发症也会越来越严重,甚至有可能引起肺癌疾病。
上述即是肺结核疾病相关内容,有肺结核发病时的临床症状,以及肺结核患者的日常防范等知识,你都了解吗?同时提醒广大读者,不小心患者肺结核疾病时不要怨天尤人,自怨自艾,要及时去医院寻求帮助,配合医生进行规范治疗。除此之外,也不可敌视肺结核患者,因为规范治疗2至3周后,肺结核传染性就会逐渐降低。且不是所有肺结核疾病都具有传染性,肺外结核则不具有传染性。要正确对待肺结核,无论是他人患上肺结核,还是自己患上肺结核,都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以促进社会和谐。